![]() 俗语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你知道这个“英雄”是谁吗?本期跟您聊聊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放送名家绘“螃蟹”让您饱饱眼福。 ![]()
在中国,第一个吃蟹黄出名的人,叫刘承勋。此人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小儿子。一见到螃蟹,他就捡圆壳胖蟹掰开吃蟹黄。就有人问他,蟹黄好吃吗?大家不都吃蟹螯吗?刘承勋吃得满嘴流油,回答道:“十万个蟹螯,也顶不上一个蟹黄。”这句话让蟹黄走红了,刘承勋也得了个外号,叫“黄大”。 ![]() 秋景 李苦禅
月下独酌 李白 蟹鳌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 李苦禅 蕉竹双蟹图 1980年 68x68cm
![]() 插了梅花便过年 李苦禅
咏蟹 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 ![]() ![]() 白石老人作品 最早古人吃蟹,是最看重蟹螯的。晋朝大酒鬼毕卓就说过:“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文学家李渔也曾经赞叹道,蟹螯这个东西,直到终身,一天都不能忘怀。 ![]() ![]() 【明】陈淳 《花卉册 蟹》
![]() 丁公默送蝤蛑 苏轼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困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 【明】徐渭 黄甲图 ![]() 白石老人作品 谢何十三送蟹 黄庭坚 形模虽入妇女笑,风味可解壮士颜。 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舆生江山。
![]() 李苦禅 芋叶螃蟹 镜心
![]() 张大拙 稻穗蟹肥图
![]() 亚明 丙子(1996)年作 酒蟹图
偶得长鱼巨蟹命酒小饮盖久无此举也 宋陆游 老生日日困盐齑,异味棕鱼与楮鸡。 敢望槎头分缩项,况当霜后得团脐。 堪怜妄出缘香饵,尚想横行向草泥。 东崦夜来梅已动,一樽芳酝径须携。 ![]() 亚明 佐卮 ![]() 螃蟹诗 李自成 一身甲胄肆横行,满腹元黄未易评。 惯向秋畦私窃谷,偏於夜簖暗偷营。
双螯恰似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
只怕钓鳌人设饵,捉将沸釜送残生。
![]() ![]() ![]() 齐良迟(齐白石第四子)先生作品 题蟹 郑板桥 八爪横行四野惊,双鳌舞动威风凌。 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 ![]() 螃蟹咏二首 曹雪芹 一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二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王雪涛 秋味图 ![]() 朱屺瞻 作品 螃蟹浑身甲胄 蜘蛛满腹经纶 ![]() 1984年作 菊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营私借壳蔽法海 履责舞锤挡悟空 ![]() 朱屺瞻作品 直走三尺难信步 探戈千里可横行 ![]() ![]() 文人们对螃蟹可是情有独钟的,写螃蟹的诗歌,自《楚辞》开始,随便就能找个几十上百首。要说的是元朝大画家倪瓒,他写了本《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专门讲了煮毛蟹和蜜酿蝤蛑(海蟹)的方法。前者是用生姜桂皮紫苏和盐同煮,水一开就翻个,再一开,就能吃了。他特别强调,一个人顶多煮两只,要是不够吃,就再煮。特别忌讳煮了好多吃不了,放柴了,就糟蹋了。至于蜜酿蝤蛑,则要先煮,海蟹一旦变色就捞出来,取出蟹脚和蟹身里的肉,蟹黄蟹膏也取出,单放。先把蟹肉码在蟹壳里,鸡蛋黄和蜂蜜搅拌后撒上,上面再铺蟹黄蟹膏,上屉略蒸,鸡蛋一凝固,取出就吃,非常鲜美。 但要是比起李渔来,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据说李渔一顿,能吃掉二三十个螃蟹。这种吃法甚至给他造成了经济压力,一到夏天,他就开始攒钱——这笔钱是专门用来买蟹的,被他称作“买命钱”。李渔对螃蟹之痴狂,无以复加,他称秋天为“蟹秋”,还要备下“蟹瓮”和“蟹酿”,来腌制“蟹糟”——大概就是醉螃蟹吧,是冬天吃的。而操办这一切的小丫鬟,则被他称为“蟹奴”。他夸赞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是色香味三者的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后人能与李渔比肩的,可能就是画家徐悲鸿了,徐悲鸿说过:“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见了冤家不要命。” ![]() 唐云作品 ![]() 王天池作品 ![]() ![]() 娄师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