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回首已是七百年:中国凭什么回归世界中心 2017-10-05 21:13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03:58: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7-10-8 04:00 编辑

这是中华文明由盛而衰的拐点。
公元1276年元月十八日,西湖结冻。北风呼啸声里,征服者的马蹄从混着血污的土地上踏过。

临安城内,谢太后下令大开城门,派使臣带着历朝皇帝的玉玺,连同降表一起送到城外15里的元军大营。
南宋一个世纪的国祚,全都在那扇铁叶子门的吱咔声里,跌落尘埃。
一同跌落的还有曾引领世界一千余年的东方文明。从那天起,中国告别了世界的中心,走上一条被加速超越的下坡路,也再难赢得世界充满艳羡的惊叹。绝大多数时候,它只是随波逐流般地被动地参与着决定自己命运的进程……

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把这个加速的结果称为“奇点”,一旦超越了奇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方式都将被改变。


罗马帝国时期海陆交通图,近两千年间,欧洲、北非主要的互动就在这个范围内。

距今三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启了第二次浪潮。不过,连续两次工业革命也没能彻底征服巨大的地理障碍(比如跨太平洋)与与社会阶层的鸿沟(比如阶级斗争),连接在很多空间层面长期低效。第二次浪潮中心先英国,继而是美国。

1850年欧洲铁路网,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1916年美国的铁路网,以内燃机、电话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

欧美两个中心初期的连接是由铁壳轮船以及有限的越洋通信来实现的,今天的人已经很难想象它的简陋。
第三次浪潮始于二战末期的美国,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在连接方面,计算机与互联网50年时间就提供了看似彻底的解决方案。它更突出的功能是在工具性方面,它給以前的技术成果插上了翅膀,地理障碍已可忽略,阶层分化也不再那么赤裸。
信息革命塑造的人类社会的连接是这样的——

图中黑线是全球运营的铁路系统


图中浅绿色线是全球空运航线


图中红色线是全球海运路线

这三张网,网住了全世界,在网络技术的提升下,连接的效率、宽度、广度及深度让人以为人类社会今后相当长时间都不会有质的提升了。
然而,人工智能瞬间杀到,智能和数据成为核心。于是,一个新奇点就这样出现在面前,第四次浪潮触手可及。
Google不生产手机,但它通过开放安卓系统源代码,让全球40亿部手机互联互通;

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但它连接了全球400多座城市、几千万名司机以及以十亿计数的乘客;

阿里巴巴自己不卖货,但连接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数以十亿计的用户,并催生了eWTP的畅想;

支付宝没有一家线下网点,但他连接并改变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8亿人的支付方式;
……

和当年八个离经叛道的年轻人拿着前东家的技术,跑到美西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开了一家叫仙童的的半导体公司,无意中掀开硅谷传奇序幕一样,中国的故事里也不乏类似的逻辑。比如电子商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18:39 , Processed in 0.0079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