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物回流:是一个“大陷阱” 2017-10-20 19:45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1 05:42: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惊闻海外回流文物交易市場启动、公告称流落海外有超过1000万件,历经境外筛选后要回流,称“文物”要归国、“来源不明”要收留,並且要展售、交易、拍卖。

“文物”的概念是:经政府专业机构认证的、具有明确的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准器物。
不能因“境外”古玩而贴上“文物”和“传承有序“的标签误导市场。境外拍卖公司鼓吹“唯一”“传有序”的“文物”是反科学的阴谋!

这也倒逼政府必须加快建立“多点指向式”科检、人文解读鉴评和量化价值评估三方独立的鉴证规范流程。
现实是留藏于国内民间的一些文化艺术品比出境再回流的旧货更精美、新显的精品肯定也比在市場流转的旧货更稀珍。所以更需要建设独立第三方鉴证机构,完善“多点指向式”科检比对鉴定、人文解读鉴评、量化价值评估三方独立鉴证体系。此事关系国家诚信。

例如:
一、境外的一只鸡纹小酒杯(民间质疑是康熙仿品)假设博物院有相类“文物”而流失国内资金2.8亿元、1000万件要流失资金……万亿?!
二、国内有亿万件民藏“文物”,那回流1000万件市场在那里?继续以“来源不明”否认国内的民藏文化艺术品?
三、苏富比不是服务性机构,而是境外金融大鳄,鼓吹国外才有“唯一”“传承有序”的“文物”是反科学的骗局!二三流的旧货天价回购,这是境内外利益集团恶意操弄,以迎合西方势力企图改变中华文化基因的图谋。造成了数百亿资本流岀、同時流失文物遗存、流失市场、流失税收。

四、文化产业关健还是金融监管问题,把文化产业变为回购境外古玩是一个能让巨量资金失控外流的通道。回流不是产业,而是一个明显的大陷阱,必须慎重。
从九十年代以来,为什么文博机构几乎没有在民间再征集和收购过一件“文物”,每年数百亿的国家专项资金在文物“回流”中流失境外。民藏珍宝海量存在,为什么文物部门不在民间征集而偏偏要到海外花巨资搞回流。
五、鉴定必须基于传统和科检解读为依据。建设独立第三方鉴证机构,落实“多点指向式”传统科检比对鉴定、人文解读鉴评、量化评估与价值保險,规范鉴证科学体系是文化金融的当务之急。
建议继续发掦光大解放初期的鼓励社会考古学政策,收纳“民间文化艺术品”,实行优胜劣汰自然退出机制、一般等级不高的民间旧货还宜留在当地继续中华文明宣传,因为文化振兴、艺术金融还需要更多国内艺术品有序走向国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延伸阅读:
一件古代优秀艺术品,对文物部门来说就是文物,因为它有文化保护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古董,因为它有增值价值;对收藏家来说就是古玩艺术品,因为它有艺术鉴赏价值。国家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对于非国宝级的文物,鼓励“藏宝于民”,并且允许民间依法流通,这为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和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集中地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古,具有历史重负的沧桑感,往往这些东西,是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最好见证;一点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正是因为古玩作为商品的这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决定了在古玩某一领域淘金的专门人才,有可能在庞杂的良莠不齐的古玩市场中,赢它个罐满钵盈。

大致来说,比较值钱的古董往往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古董的艺术价值。好的古董往往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有些甚至是今天的人望尘莫及的。它的艺术感染力带给人的愉悦,甚至金钱都难以换得。
二、古董的历史文化价值。古董是古代的东西,今天的人可以从中比较直观地了解古人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与史书互相印证,让人们更真切地“看”到历史。
三、古董的稀缺性。“物以稀为贵”是最通俗的经济规律,金子和钻石的贵重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优异品质,同时还因为它们的稀缺性。中国有几百个县出产玛瑙和水晶,所以虽然它们是那么美丽,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异品质,可是价格并不是特别贵。古董也是一样,价格特别高的古董,一定是难得一见的。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4:59 , Processed in 0.0073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