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州剑池下的千年迷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9 06:0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IPPO看世界

2017-12-18 18:40:50


银杏渐渐金黄,空气中泛起白果壳的臭气,湖水褪去了夏日的流光,静静吸入秋日的华彩。被苏东坡称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坐拥中国的“比萨斜塔”,更有着颇为神秘的历史色彩。

虎丘剑池名姑苏虎丘宝塔下有个深水池,池畔山石叠嶂,飞泉流瀑,池内流水不断,幽深莫测。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剑池”景点。
传说剑池不是天然造化之物,而是靠人工斧凿而成。剑池深不见底的湖面下,藏着吴王阖闾的墓葬,站在别有洞天的小桥上向山中望去,一柄宝剑样式的湖水呈现在眼前,根据山体上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和剑池与周边泉水相互贯通的巧妙设计,在二千多年前,能够有这样制造能力的,非吴王阖闾莫属。


历代传言人人诉这个发现源于一个几千年来的传说。第一个试图证实传说的,是一代天骄秦始皇。始皇称帝后,为了找到吴王阖闾的墓穴,霸占墓中珍宝和传说中吴王收藏的利剑,不远千里由咸阳派兵苏州安营扎寨,军兵们四处打听,八方挖掘,最终一无所获郁闷而归。
楚霸王项羽也曾来此一试,凭借着闻名于世的盗墓本领大肆开掘,但毋说是珍宝利剑,连墓室的大门也未曾找到。三国时期,新的吴王孙权并没有念昔日前辈的旧情,亲自带兵开挖,仍然毫无所获。其后,晋代又有不甘心者继续执着,但这些人的智慧终究没有胜过老祖宗阖闾,老人家在剑池之下倒也落得安心。
宋代之后,鲜有好奇之人故地重游,直言了当的推翻了之前的传说,判定剑池下面一无所有,使这场悬疑之剧安静了千年之久。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系列的科普调查,可以确定的说,虎丘剑池绝不是天然造物,肯定是人工所建,只是它造得精妙,巧夺天工。科学家的推断看起来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但要想查实虎丘剑池的真面貌,还需要实地掘它来证明。

池底古墓见天日1955年,在苏州政府的支持下,借清淤之际,剑池的水被抽干,祖辈们历尽千辛未得一见的剑池湖底终于暴露在阳光下,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三角形的洞口,从建筑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是墓室的入口,但是凭着当年的科学水平和施工能力,无法实施考古探测,一旦剑池山体发生坍塌,虎丘宝塔便可能毁于一旦。
2008年,由于别有洞天景区年久失修,出现安全隐患,景区不得不又一次抽干剑池湖水进行维修。和之前的清淤不同,这次并没有封闭剑池景区,允许游客在别有洞天的小桥上参观。这让部分好奇的历史爱好者有了极为珍贵的一次与吴王疑冢面对面的机会。

传世文物需保护如果出于对历史和古代陵墓的文化研究价值,很多地方政府或者考古学者都积极渴望开掘剑池湖底,这既是考古研究的发现,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这与考古界一直争论的关于秦皇陵以及武则天乾陵是否挖掘的争论,其历史地位远高于吴王阖闾的陵墓,但这个近30年的争议仍旧被国家文物局否定。
这里借用一位考古专家的见闻来告诫考古爱好者,“定陵出土的龙袍和丝织品美轮美奂,色彩斑斓,但现在谁也不敢动,一碰就变成了粉末;法门寺震惊世界的佛教文物,现在只能存在冰箱里,不敢示人;马王堆汉墓发现时泡在水里,保存很好,水面上漂浮着一片藕,很是漂亮,被取出后见到阳光便化了,像鼻涕一样。”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文物出土时五彩缤纷,但人们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风化却毫无办法。既然我们无法用足够安全和高超的技能保护文物,索性向历史缴械,继续好奇下去吧。
虎丘剑池的湖水静静地看着桥上众人们投来的好奇的目光,与此同时,她也向湖底沉睡千年的阖闾微笑着。2500年,历史的风云席卷着中华文明更新换代,沧海桑田,曾经雄霸一时的吴国如今已经成为富贾一方苏州新城。吴王阖闾也终于可以在剑池之下畅想天伦之乐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2-19 06:09:55 |只看该作者
古代衣物出土时用洞油加菜油泡一下就可以保存完好了,民间手艺传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05:55 , Processed in 0.00823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