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0后那些不老的回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06:0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涵语荟萃 2017-12-23 15:09:36
出生在70年代,成长在80年代,毕业在90年代的人,回想在成长经历的路途中,还有哪些值得我们留恋的呢?
当我看到现在的生活,想起那时一家人为了一日三餐忙碌的操劳,感到无比的幸福。祖国强大了,人们不再忍受贫穷和饥饿。但是,出生在70年代的人,也有许多美好的曾经,遗憾的是当时的许多事物在当今的生活中已逐渐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事物所替代,但回忆却永远无法磨灭。
那时候,人们住的是泥巴砌成的房子,盖的是泥巴烧制的瓦片,连地面也是泥巴的。

那时候,家家烧的是柴火灶,吃的是大锅饭。

那时候,晚上点的是煤油灯,出门提的是马灯。


那时候,一家人围着四方桌吃饭,坐的是长板凳。

那时候,烧火用的是烧火棍,遇上火小了还有吹火筒。

那时候,家里用的是井水,储水的是水缸,担水的是木桶。

那时候,家里还很少有椅子,即便有一两把竹椅子,家人都是让给老人坐。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鸡,当小鸡长到几个月后,除了留一只公鸡做种,其它的公鸡就逃不过阉割的命运。大人说,阉鸡过年杀来吃,又大又肥。

那时候,扫地用的是高粱扫把。

那时候,我们院子里会有一副石磨,大家用来磨粉磨豆子,直到现在老人们常说,石磨磨出来的豆腐最好吃。

那时候,很多家庭都有风车,稻子熟了,割下去穗晒干,就用风车去秕谷。

那时候,人们都很勤劳,到处开荒种地,高处的田地没水了,便用水车灌。

那时候,人们很辛苦,出门都用双脚和肩背,或挑或扛,箩筐是家里的必需品。

那时候,也有条件好的人家,出门就用上板车,看着好羡慕。

那时候,很多人都穿草鞋,经济又舒适,其实,不但买双些很贵,而且还不容易买到。

那时候,下雨天出门,就像古代的大侠一样,顶个竹片做的斗篷披件棕毛做的蓑衣。

那时候,人们都很节俭,一件衣服,大的穿了小的穿,一口锅烂了补了又补。

那时候,人们使用的工具都是自己或请人做的,街头大大小小都是加工铺,大的铺子收一两个徒弟,小的一家人上阵。

那时候,房顶盖的瓦是经过师傅们和泥、打胚、晾干、烧制而成的,这样的瓦盖在房上,冬暖而夏凉。


那时候,人们计算重量用的是钩子称,一边挂上物品,一边看刻度,一颗小星代表一两。


那时候,公路上常见的就是拖拉机,东风牌汽车都比现在的高铁还稀少。

那时候,富裕的家庭才会有录音机,装上大号电池,“咔擦”一按,便会有人唱歌,很稀奇。

那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给家里的鸡箘子、鸭箘子(鸡、鸭胃里那层黄色的皮)、牙膏皮子收集起来去方货摊子(走家串户的货郎)那里换纸包糖。

那时候,孩子们放学后就在院子里打陀螺。

那时候,孩子们也喜欢滚铁环。

那时候,孩子们还会拿出自己做的水枪打水战。

那时候,孩子们最向往的就是来了卖麦芽糖的人。

那时候,孩子们最开心的是见到卖爆米花的人,不但有得吃,还可以美美的欣赏一番。

那时候,孩子们都盼着过年,过年不但能吃糖吃肉,还能看舞龙耍狮子放鞭炮,最重要的是能穿新衣裳和有压岁钱。

那时候,让人们都开心的就是村里面放电影,老老少少,搬的搬凳,或站或坐,比过年还热闹。

那时候,还有很多很美好的事情,而最值得怀念的是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烦恼,没有欺诈,淳朴、善良而真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2-25 06:03:32 |只看该作者
永远回不去的童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12-25 06:05:12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记忆,儿时的怀念,我们的童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04:28 , Processed in 0.0158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