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长征诗所想到毛泽东对“诗不宜注”的理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16:48: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代风采水墨 2018-02-09 20:51:36

毛泽东在延安讲话

毛泽东一向不赞成对他的作品作统一的注解。毛泽东一句话说得好:“《诗经》,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诗歌,后来做注释,时代已经变了,意义也不一样。百把年以后,对我们的这些诗都不懂了。”这道出了毛主席为什么不愿意别人为他的诗词作注解。
1963年《毛主席诗词》出版后,郭沫若曾经问他:是否要出一本主席诗词的解释本?毛泽东回答:没有必要。唐诗三百首,流传多少代都没有统一的解释,我的诗词也让别人去理解吧。
1964年,周世钊打算撰写评论文章,连写两封信向毛泽东请教对诗集中一些作品作何理解。
毛泽东回复:“拙作解释,不尽相同,兄可以意为之。”
1966年,在胡乔木主持下,一些人编了一本《毛主席诗词》的注释本,送到毛泽东那里,依然被否定了。
毛泽东的理由是: “诗不宜注,古来注杜诗的很多,少有注得好的,不要注了。”
然而,对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注解,诗人也并非全不在意。他曾经有过一次主动的注释。
1958年12月,在广州的小岛宾馆翻阅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时,毛泽东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的几首歪诗,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因而写了下面的一些字,谢注家,兼谢读者。”
毛泽东为诗集中的12首作品写了说明性的批注。这些注解当时没有公开,实际上成了诗人对自己的创作心境的“个人回忆”。1973年7月,在中南海游泳池那间卧室兼书房里,毛泽东和来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有过一次别有深意的对话——
杨振宁:“我读到主席的《长征》那首诗,很受鼓舞。”
毛泽东: “长征是我们同蒋介石作斗争,那首诗是我们长征快结束的时候写的。”
杨振宁: “毛主席的诗我都念了,起头不懂,看到注释后,懂得多一点。”
毛泽东: “有些注释不大对头。就像《诗经》,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诗歌,后来做注释,时代已经变了,意义也不一样。百把年以后,对我们的这些诗都不懂了。”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3月9日,毛泽东为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浩执绋。

48、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42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度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9、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42岁)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50、六言诗:致彭德怀同志
(1935年10月,42岁)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51、沁园春:雪
(1936年2月,43岁)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52、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1936年,43岁)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53、四言诗:懦夫奋臂
(1936年,43岁)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暴虎入门,
懦夫奋臂。
54、四言诗:祭黄帝陵
(1937年4月6日,44岁)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55、四言诗:为《八路军军政杂志》题词
(1939年1月25日,46岁)
一面战斗,一面学习,
百折不回,再接再厉。
56、四言诗: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题词
(1939年3月1日,46岁)
一面学习,一面生产,
克服困难,敌人丧胆。
57、四言诗:戏改江淹《别赋》
(1939年7月9日,46岁)
春草碧色,
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
快如之何。
58、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1939年,46岁)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
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
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59、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1942年秋,49岁)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60、七律:忆重庆谈判
(1945年,52岁)
有田有地吾为主,
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
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
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
61、五律:张冠道中
(1947年,54岁)
朝雾弥琼宇,
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
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
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
恍若塞上行。
62、五律:喜闻捷报
(1947年,54岁)
1947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
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
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
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
凯歌奏边城。
63、五言诗:为《中国青年》复刊题词
(1948年4月,55岁)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64、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56岁)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65、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56岁)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66、打油诗:二乔
(1949年底,56岁)
古有大小二乔,
今有南北二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19:55 , Processed in 0.01203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