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中国养老模式是“90+7+3”未来中国养老模式是“90+7+3”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23:18: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8:20:34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我国已经迈进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延长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如何让人活得更长、活得更好?“两会”期间,健康哥采访了部分医学专家和代表委员。
        医养结合的重点在社区
        “未来中国老人90%是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中国式养老模式是90+7+3。”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卫学院院长刘远立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说,在家庭养老基础上,社区提供互助式的帮扶。无论是社区养老还是居家养老,前提是基本社保托底、基本医疗覆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养老形式,应建立一套家庭、社会、机构养老的组合拳。
        “养老离不开医疗,‘医’和‘养’的需求巨大。”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国涛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总数接近1.5亿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
        “居家、社区、机构当中,一个关键点可能是社区。”刘远立说。很多重病在养老院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把病人送到医院。与其到了养老院再转到医院,不如直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完成转诊,医养结合的重点应该在社区。建立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专业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将医护服务辐射到家庭,还可提供转诊服务。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加起来
        医养结合不是纯的养,也不是纯的医,医养结合处于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的中间地带。这种长期照护的成本,让单个家庭长期来承受是很大的负担。
        “医养结合不是简单加起来,养老院办医院或者医院里开办一个养老床位,而是真正从学科专业上、人才上进行融合。”王国涛认为,在机构内应该是医和养之间完全的融合一体化的服务,在机构之间就是养老院和医院之间紧密合作一站式服务。
        老年人没发病之前谁负责、发了病谁负责、照料护理谁负责,需要建立起一个全程的管理体系。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彪看来,打通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要调动医护照料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全程医疗管理体系,一是要解决医生的独立执业分级诊疗问题;二是要解决医护照料的联动问题。
        陈彪说,首先是解决医生独立执业分级诊疗,解放医生。其次是解决报销问题。目前,医生到养老院查房,去家庭病床查房,收的钱不是医疗费,费用不能报销。因此,医养结合必须破除“两层皮”。
        王国涛认为,提高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应该做好“两个整合”,即整合评估和整合照料;做好“四个统一”,即统一管理部门、统一配套政策、统一服务标准及评估和统一信息化平台。
        “保障牢不牢,关键看助老,这是检验社会保障体系的试金石。只有构建养老、敬老、孝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才能加快老年健康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刘远立说。
        从发病前到发病全程控制
        “老年疾病重在预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副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预防和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孔晴宇认为,如果将钱投在老年人得病之后的治疗上,或者投在手术本身,不如将预防和康复纳入医保。看似是多投钱,却能节省医药费支出,不仅病人受益,对于整个国家也有利。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慢病之一。短短3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10多倍,发展的趋势还没有看到拐点,仍然存在爆发性增长的趋势。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肖新华说,真正受过很好的糖尿病培训的医生医护人员很少,不到2万人,面对这么大的庞大人群,医生不堪重负。慢病管理尤其是老年性慢病管理重在基层,把慢病“截”下来,规范诊疗流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
        减少糖尿病发展态势,预防是根本。肖新华说,糖尿病前期非常庞大,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住,将出现恶性循环。第一级预防是控制糖尿病后备军;第二级预防是尽早发现糖尿病,发现之后及时正确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第三级预防减少并发症发展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致残致死的风险。
        老年人最容易患的疾病是老年痴呆和帕金森。据保守估计,我国老年痴呆患者有800—1000万人,帕金森大概300万人,但帕金森确诊数据不到50万人。
        不少人觉得人老了,动作慢、思维慢属于正常,根本想不起来去看神经内科。帕金森没有症状,必须从预防入手,在临床前期找出来,早发现、早预防、早管理。
        延缓疾病,减少痛苦,健康老龄化做起来并不容易。病人没有症状不会来医院,而得病后整天痛苦,恨不得天天来看医生。陈彪说,最重要的是全程管理,从发病前到发病全程控制,不让患者进入中后期,核心是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把病带到棺材里。
        老人心脏骤停从按胸到压腹
        在老年人所患的慢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排在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心脏骤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王立祥表示,心脏呼吸骤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应推广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法。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以往的抢救方法是压胸,也被称为“胸外按压”。但是,由于老年人钙流失严重,骨质疏松,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很容易出现胸肋骨骨折,不但无法保证按压的力度,还会因为骨折刺破临近器官带来负作用,使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王立祥团队发明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可以通过仪器改变腹内压力,进而改变胸腔内压力,产生循环和呼吸。目前,全国已建立了近500个腹部心肺复苏基地,一大批老年患者通过使用腹部提压的方法,成功获得救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王君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01:49 , Processed in 0.0085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