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东坡:淡看生活顺逆境,也无风雨也无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9:3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安芮娴 2018-03-16 20:11:00


人生如天气。有艳阳高照,也有风雨潇潇。有春风徐徐,也有冬雪飘摇。
脚下的路,平坦与坎坷相随,人生之旅,顺逆境相交。
有歌曲唱,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处于顺境,你可能是那团麻的主人,可以结根麻线、搓条麻绳,还可以扎一朵麻花。
陷于逆境,烦心的事、闹心的人、纠结的梗,遭遇的失意与挫折就像一个个结横亘在你面前,如果心中不开解、不豁达、不释怀,或许这些生活中的结就会成为心中的死疙瘩。
唯有释怀,才能开出智慧的花。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一生屡遭政治陷害和排挤,但他依然活得开解、洒脱、怡然自得。
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东坡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表示感激和谦逊。不料这一封谢表中极富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被朝中排挤他的人拿来大作文章,说他妄自尊大、包藏祸心,一时朝中倒苏声一片。
苏东坡上任还没三个月,就被下大狱103天,险些丢掉性命。之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寄情山水,与家人开荒种地,帮补生计。在那期间,他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来,司马光被重启为相,苏东坡得以召还回朝,但不久后他又遭陷害,既不能容于新党,也不能见谅于旧党,便申请外调。这一次,苏东坡去了杭州,他整治了淤堵的西湖,开除葑田,筑起长堤,在西湖水最深的地方立起三潭为标志。
从此,杭州的百姓有水灌溉,农业复苏,苏东坡被当地百姓热烈拥戴。三潭印月和苏堤直到现在还被人们铭记和乐道。
可是,好景不长,1094年,年仅六旬的苏东坡又被贬广东惠州,三年之后已是62岁高龄的苏东坡再次被贬往更偏远荒凉的海南岛儋州,当时被贬海南是宋朝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

但是,苏东坡并没一蹶不振,反而是把海南当作第二故乡,在那里大办学堂,大兴学风,培养人才,一举打破了儋州在宋朝连续100多年没有乡人中进士的历史。
从此后,人们把苏东坡看着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在儋州到处流传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的故事和传说,甚至还连种语言叫“东坡话”。
读过苏东坡词的人都知道,他的词风与晚唐和五代仅仅描写小我的生活场景不同,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向内对心灵世界的观照,也有朝外对世界、自然的描摹。不仅丰富了词的感情与内涵、外延,还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
人不豪放,心不宽大,是写不出那种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句子的。虽遭失意,屡被贬损,苏东坡却一直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豁达、乐观,不减对生活的热情,流放中依旧体恤民情、体察民苦,活成自己。
该乐活的时候乐活,该写诗的时候写诗,寄情山水、不为遭遇所困。

苏东坡还有一个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有一次,被贬官的苏东坡和友人出游,被大雨淋湿。大家都觉得狼狈不堪,连连抱怨不期而遇的大雨。唯独苏东坡泰然自若,还兴致高昂地吟诵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意思是,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人生的顺逆有如天气的阴晴,要来的就让他来吧,坦然以对,要去的就随他去,尽力就好。
淡然释怀,泰然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像苏东坡一样,淡看生活的顺逆境,也无风雨也无晴。

讲温馨的故事,写安暖的文字,传播美好与正能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0 17:20 , Processed in 0.0067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