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中国的几条北方防线你知道吗?此国直接让中国北方无险可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08:47: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惜晖 于 2018-6-13 08:49 编辑

    历史上中国的几条北方防线你知道吗?此国直接让中国北方无险可依                                         

2018-06-13 00:30                                                   

相信大家都清楚这一点:在中国的几千历史上,我们每次受到的外敌入侵,几乎都是从北方而来,而从南方来的却是很少。像汉朝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瓦刺,清朝的沙俄,甚至民国时期的日本侵华也都是从东北开始的。所以,北方防线变得与海防一样,尤为重要,而这条北方防线,基本是以蒙古高原为主。

蒙古高原在广义上是东亚的地理中心,而蒙古对于中国核心区来说,它是华北平原的正面屏障。中国的核心区就是传统的汉地十八省,从古至今,中原政权面对北方势力有三道传统地理防线:
第一条是最差劲的北方防线,西起河西走廊,经过黄河以及前后套——即内蒙古高原南线,沿着阴山,东终止于燕山:这条线是最不利于中原政权的地理分隔线,公元1000年以后只有北宋使用这条线,而且还丢失了燕山屏障。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中国处于守势,北方处于攻势甚至绝对优势,当位于这条线时,中原政权危在旦夕。

第二条防线适中,西起阿尔泰山脉,经过内蒙古高原北线——即蒙古高原南线,沿着大兴安岭,东止于黑龙江:这条线是中原和北方都能够接受的地理分隔线,历史上明朝使用了部分这条线,我国现在用的也是这条线。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双方处于均势,古代中方略占上风,现代由于机械化部队的存在,中方下风。

第三条是最好的防线, 西起巴尔喀什湖(外西北),经过东西萨彦岭——即蒙古高原北线,跨过贝尔加湖,东终止与外兴安岭(外东北):这条线是最有利于中国防御北方政权的地理分隔线,历史上汉朝,盛唐,清和蒙古独立前的民国都是这条国境线。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中国处于攻势,北方处于守势,无论古今都是中方优势。

而让我们从第三防线变成第二防线的国家想必大家都已知道,那就是俄罗斯。在清俄《尼布楚条约》中,属于布里亚特蒙古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被康熙皇帝划归俄罗斯帝国,在雍正皇帝时期,与沙俄划分了清俄中段边界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于是贝加尔湖极其以北的西伯利亚归俄国所有,从此中国最终与贝加尔湖彻底隔离。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夺取了外东北这片相当于中国十分之一面积的土地,俄国因此也取得了冬季亦可通航的优良天然海港海参崴。接着俄国又趁着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迫使清朝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同治三年,1864年1)和《伊犁条约》(光绪七年,1881年)不平等条约,分别割占的七河流域、楚河流域、塔拉斯河流域以及“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之地(现分属蒙古、俄罗斯图瓦共和国)。总计70多万平方公里。此地区大多是乾隆时期清军西征准噶尔所得。

1945年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在商讨对日作战问题时,斯大林提出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是“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斯大林的要求得到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同意。他们并就此签订了一个秘密的协定,世称“雅尔塔协定”。斯大林所说的“现状”就是指的蒙古必须独立建国。在严酷的既成事实面前和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无可奈何的蒋介石只得指令宋子文接受苏方条件,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公民投票”(记名投票)独立。

至此,我国的领土丧失了近400万平方公里,北方防线也由第三防线变成第二防线,导致中原大地直接暴露在了俄罗斯的“钢铁洪流”之下,无险可依。(若加上康雍两帝割让的领土,其失去的领土则会更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17:01 , Processed in 0.0069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