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作者,被遗忘的美术大师! 2018-06-19 17:10
![]()
当年张光宇的名字是我常念的经,他妈狗杂种真神人也。
——黄永玉 张光宇 “孩儿们,操练起来!” 伴随着孙悟空的一声令下, 一群小猴子们欢呼雀跃,舞刀弄棒, 场面好不热闹。 ![]()
1962年,《大闹天宫》一上映, 就出现了万人空巷壮观场面, 都跑到电影院里一睹大圣风姿。 ![]()
这种景象是制作团队料想不到的, 媒体对万氏兄弟 和上海美术电影制作厂广泛报道, ![]()
然而万氏却对另一个人特意致谢: “《大闹天宫》创作者中,你才是最重要的人物”。 那个人就是孙悟空的缔造者 ——张光宇。 ![]()
他勾勒出孙悟空的形象, 从此,别人不管怎样画, 都脱离不出他的创作。 ![]()
张光宇1900年生于无锡。 亲证了20世纪初那个特殊时期的中国, 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 ![]()
小时候 在跟着祖母剪纸的时候, 才感觉到自在快乐。 ![]()
在上海上小学时, 他常常跑到戏院的化妆室, 看着演员们画花脸。 回家后照着看过的脸谱, 一笔一画地画在本子上。 ![]()
小学毕业后,“新舞台”戏院置景主任看张光宇是个苗子, 就让他进入“新舞台”, 跟着自己画起了舞台背景。 ![]()
这个小少年每天就提着大桶颜料, 穿梭在戏院舞台前后, 挥汗如雨。 ![]()
这股热爱之火, 就这样在胸中燃烧着, 一直护着他走过跌宕的岁月。 ![]()
两年后,在老师的介绍下, 张光宇进入了先生美术公司, 担任起《世界画报》主编丁悚先生的助手。 ![]()
张光宇与同时代画家不一样, 他关注社会百态,面向公众生活, 创造了许多具有广告性、时效性的作品。 ![]()
这种“社会效益”是纯粹艺术所不齿的, 但这却是一杆新鲜的艺术旗帜, 自由地飘扬在十里洋场上。 ![]()
广告、电影画报等是张光宇的主力创作, 同时,他也痛快地画着, 具有讽刺意味的画作。 ![]()
在当时异常紧张的政治环境中,张光宇却不畏权贵, 用一幅《政圣图》, 直接揭露了政府的丑陋面貌。 ![]()
那时,中国漫画尚未起步, 这种被称为“谐画”的画种, 就是漫画的前生。 ![]()
1918年,张光宇开始创作了大量谐画, 后来才随日语, 称其为“漫画”。 ![]()
张光宇是这个领域开拓者,甚至早于日本。 日本的漫画大家手冢治虫,宫崎骏等, 都曾受到他的影响,很是崇拜他。 ![]()
张光宇有意思的创作还不止于此。 1930年张光宇自导了这组自拍照, 比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自拍照早了三十多年。 ![]()
更有50年代设计的家具作品, 早在60年前, 就已经充满现代感。 ![]()
当时的张光宇, 等同于美术界的梅兰芳。 ![]()
张光宇对于美术界的贡献卓然可见, 然而中国美术史的一大漏洞, 就是忽略了这一方面的艺术家。 ![]()
张光宇和梅兰芳等合影 正统艺术和艺术家们, 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总能占据史话的一大篇幅; 这些杂志画家, 却始终进入不了艺术史的视野。 ![]()
20世纪初的上海, 古老中国与西方工业文明碰撞, 进步青年们创办新报刊传播新思想。 ![]()
张光宇自然也受到这些外来文明的影响, 他在京剧、剪纸、年画中加入波斯,墨西哥元素, 初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
这种不拘泥的艺术风格, 成就了张光宇以后在多领域的造诣。 ![]()
他对艺术的至真至性, 在1936年出版的《民间情歌》中, 得以淋漓极致地表达。 ![]()
新打大船出大荡,大荡河里好风光; 船要风光双支橹,姐要风光结识两个郎! ![]()
后来叶浅予评价它: “透露着德国画家的严谨精神 和墨西哥画家的夸张手段, 达到造型纯熟之境。” ![]()
后来张光宇与林语堂、叶浅予等创业, 成立了时代图书公司, 做起他最熟悉的出版事业。 ![]()
张光宇、邵洵美、叶浅予等人合办时代图书公司 张光宇总是担任着“老大哥”的角色, 常常给予后辈们帮助和提携。 ![]()
19岁的叶浅予于一次投稿中得到张光宇的欣赏, 从此被委以重任。 后来还跟他一起创办了《上海漫画》。 ![]()
张仃出狱后,身无分文,是张光宇的赏识, 把他的漫画发表出来, 从此张仃在漫画界一炮而红。 ![]()
刚从香港到上海闯荡的黄苗子, 因为喜欢陈老莲的作品, 张光宇就把他带到朋友家去看收藏。 ![]()
重情重义,诚恳待人, 身为艺术家, 却全然没有“艺术家脾气”。 ![]()
黄永玉、张仃、丁聪这些老艺术家们, 一生都在为张光宇呐喊。 只可惜,回应的声音寥寥无几。 ![]()
张光宇设计的唱片 抗战爆发后, 颠肺流离的生活, 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不少影响。 ![]()
《西游漫记》就是在此时完成构思, 张光宇借用西游师徒西天取经之事, 抨击了当时民国政府的种种。 ![]()
张光宇在逃难期间, 用最简陋的工具, 完成了《大闹天宫》的基础创作。 ![]()
新中国成立之后, 张光宇担任了中央工艺美院教授。 ![]()
还参加设计了不少邮票,徽章, 而国徽上面采用天安门形象, 就是张光宇提出的。 ![]()
![]()
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开始筹拍《大闹天宫》, 请来张光宇做美术设计。 ![]()
那时张光宇已经生病, 但为着这个任务, 他还是亲自研究了人物造型和舞美设计。 ![]()
在为其设计了20多个形象之后, 他中风病倒了。 ![]()
《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 皆得力于张光宇多年的艺术积累。 ![]()
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大闹天宫》, 说它可以与圣经故事以及希腊传说媲美; ![]()
《世界报》说, 它做到了迪士尼作品的美感, 同时艺术造型又是迪士尼所做不到的。 ![]()
张光宇把艺术与现实结合, 贯通古今,融汇中西, 不拘一格的创作。 ![]()
陈丹青评价张光宇说, “毕加索加城隍庙”, 简言扼要地点出了要点。 ![]()
过去已然过去, 不可深究, 也不再颠覆。 ![]()
还好张光宇夫人一直把作品带在身边, 即使几经动乱, 我们仍得以欣赏到它们。 ![]()
去世前的两年, 张光宇还在画着孙悟空。 ![]()
1965年, 张光宇旧病复发, 才64岁,就与世长辞。 ![]()
孙悟空是张光宇生命的延续。 ![]()
他把一生对于美好的追求, 都倾注在孙悟空身上, 陪伴我们成长,打怪,升级。 ![]()
“如果你心中, 有一个孙悟空, ![]()
那你心中, 也应该有一个张光宇。” ——齐白石 这些都是我们的服务项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