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操来过的地方,留下一首诗,毛主席来后,也写了一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4:09: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曹操来过的地方,留下一首诗,毛主席来后,也写了一首!                                         2018-08-14 01:50                                                   

  秦皇岛北戴河,在两千年历史长河里,先后有三位重量级人物到来:秦始皇、曹操、毛泽东。秦始皇留下了求药的传说,曹操留下了《观沧海》,毛泽东则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词作于1954年,彼时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大大增强,如词所说,换了人间。

上片着眼于眼前之景,写了风翻浪涌中北戴河的壮阔无极,诗人激动兴奋之余,并没有忘记出海的渔民: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他们都靠岸了吗?安全吗?诗人爱这样的壮阔,同样也牵挂渔民的安危。

下片追古思今,词人想到了曹操,可能还想到了秦始皇,但一切都过去了,现在的世界是崭新的世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种流淌的自信,俨然“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来看看曹操的: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同样大气莽莽,吞吐古今,而前者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以及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而诗人也比曹操有更广博的历史使命感,更崇高的人民情怀,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8-15 05:43:41 |只看该作者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07:13 , Processed in 0.0079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