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水 于 2018-8-14 20:25 编辑
诗词别论:杜甫,你这个可爱的老家伙! 2018-08-14 07:54
李白是天上的仙,汪洋恣肆着大唐的荣耀,眼里闪烁着“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光华;王维是世间的佛,风自八方来他如如不动,一心向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与淡然;陶渊明是世外的士,若为自由故,名利皆可抛,他爱着的是“田里锄把草,风里打个滚”的无拘无束。但杜甫,就在我们中间,平凡如芥,却生就一颗悲悯之心,眷爱着万物苍生。
有时候觉得,他就像一个天真的小老头,多情善感,常常握着别人的手,未语泪先流……1. 这个悲催的官二代
杜甫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早年时,他跟所有富家公子哥一样,在老爸的资助下到处旅旅游写写诗,体验人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弘志;24岁第一次科举落榜,对他来说不过“天空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转身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然而,命运却从来没有打算眷顾他。晃荡了十多年后,奔四的杜甫终于下定决心好好考试,却偏遇到了权相李林甫导演的“野无遗贤”闹剧,再度落榜。杜甫不甘心,客居长安,开始了奔走拜谒,可惜此路亦不通。这时,杜甫的老爸早就去世了,没有了经济支援的他,只能靠“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为生,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凄苦生活。
公元755年,44岁的杜甫终于等来了一个看守兵器库的小官职。眼看生活有了点转机,回家省亲时却发现小儿子饿死了。也就在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太平日子已经远去。怀才不遇、幺儿早逝、民不聊生——若是李白经历这些,大约会咒骂一番,继续流连山水酒肆;若是陶渊明,定会潇洒转身,高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但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面对人生最困顿的境遇,他不逃避,也不消极,反而由一己之痛念及众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变得更加慈悲与柔软。2. 哪怕君负我,我定不负君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家本已去避难,却时刻关注着朝廷的消息。一听说新皇肃宗即位,杜甫马上只身一人去投奔,想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可惜半路被叛军抓住,困在了长安。春天来了,长安城中满目疮痍,再不见往日繁华,他涕泪横流,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终于见到皇帝,却因言辞不合时宜而不受待见,被贬又被贬。但他仍旧一片丹心向阳开,千方百计献计献策。后来他流落成都,好不容易建起来的草房被狂风掀了顶,还被小孩子们欺负。他却更加同情广大人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公元763年的春天,杜甫得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他当即欣喜若狂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人求一己之名,有人追一己之利,但杜甫这个人,心里除了国家命运、人民悲苦,几乎没有自己。
3. 老杜,你真的很可爱
战乱中,杜甫与妻子离散,“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兄弟们也不知道散落何处,“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自顾不暇之际,他仍关心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陌生人,他同情织造绸帛的贫寒妇女,“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他心疼天寒织网的渔夫,“渔父天寒网罟冻”,他为底层人民鸣不平,“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甚至身边的鸡鸭马雁,他都不忍心它们受苦。为避战乱,杜甫曾徙住夔州西阁。当时他家里养了很多鸡,因为不忍鸡失去自由,他家的鸡都是放养的,可以在院子里自由走动。但是有一天杜甫发现他爱怜的鸡们,吃起小虫和蚂蚁来竟然毫不留情!
小虫和蚂蚁也是生命啊,鸡怎么可以这样呢?为了保护庭院里的虫蚁,杜甫决定把鸡卖了。但又想到这些鸡被卖后会遭到宰杀,实在于心不忍,杜甫又赶快命仆人把鸡放了,“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他也为自己的老马感到伤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和家人逃难到秦州,他乘坐多年的老马累得病倒了。杜甫非常伤心,也很感激它能一路陪伴自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即使是庭院中的小草,杜甫也是百般爱怜。“步履宜轻过”,经过它们的时候,脚步一定要轻轻,不要随意践踏。他还为决明草生存的艰辛而泪下:“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在杜甫的诗作里,随处可见这般天真的悲悯心肠。想象着这个老头忙前忙后,为这个担忧那个伤感,常常笑着笑着就哭了。弘一法师圆寂前,曾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他们都一样,对世间万物都怀着一颗慈爱之心,对所有生命怀着怜悯与敬畏。爱,同情,悲悯,是人性中最闪耀最可贵的品质。梭罗曾在他的《悲悯情怀》中讲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节。“诗圣”虽只有一人。但我们却可常怀悲悯之心,思齐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