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大梨树 英雄史诗(之三十五) 华 舒
今天不是昨天,明天也不会是今天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那天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民主革命斗争,努力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努力推翻剥削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是成功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这场历时将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这场革命斗争中,中国的农民付出的代价最大,因而取得的成果也最大: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贵的生产资料——土地。这是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农民梦寐以求的。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和建设的力度不能说不大,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迅速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何况,作为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榜样苏联,也遇到了极大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惑。结果,错误路线干扰了我党的进步和发展,滞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中国历史一度陷入迷茫之中。这时期的我国农民受到的干扰最大。他们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阶层。许多革命是针对作为小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的中国农民的。农民们把通过流血牺牲的民主革命得到的土地,不得不表面上心甘情愿地交还给社会主义的集体。他们在新的生产关系中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主人,一变而成为普通劳动者,成为单纯依靠出卖体力而获取菲薄报酬的劳动者。中国的几亿农民,他们实际上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而那时侯的农村则成为惩罚有罪行或被认为有问题的城市人的流放地。我这个当时只有26岁的年轻人,也被以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向贫下中农学习,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的名义,遣送到农村劳动锻炼。 幸好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错误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虽然晚了一些,但毕竟挽救了我们的党,挽救了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挽救了中华民族。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把中国从迷雾中引向了正确的发展道路。要知道,我们党和中国人民在建国后苦苦探索了30年尚且没有弄明白,而且其中还有10年陷入了沉痛的苦难之中。改革开放的最初受益者就是中国的农民,因为他们过去付出的太多,受到的伤害最大。种田的人到了这个时候才不为填饱肚子发愁。也是在这之后,中国农民的积极性才真正地被调动起来,发挥了极大的创造力。中国农村,中国农业的面貌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发展。如果回过头去看,中国几千年来的农村、农业、农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展,这样兴旺,这样顺畅。中国广大的农村,中国经济基础的农业,中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民,迎来了空前繁盛的局面。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地处辽东偏僻山区的,原来非常不起眼的,小小的大梨树村,在毛丰美的带领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搭上了创业、改革、发展这班特快列车,因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梨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又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建设做出了榜样。 承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直接,最科学,最本质地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与时俱进的典范和表率。关于党的奋斗目标,思想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的认识和阐述都与时代同步前进了。大梨树村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不是过去所谓的反对资本主义,反对修正主义,限制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利用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让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是当前一切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大梨树村挺进城市发展商贸经济,改造荒山建设果园,开发生态旅游业,发展五味子种植产业,开办工业企业,把一个贫穷得连村干部的工资都得从村民手中收取的山沟村庄,建设成了至少是辽东地区的第一富裕村。生产发展,村民富裕,是大梨树村坚持不懈的奋斗方向,实践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汲取了古今中外一切先进思想文化的精髓,把它作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因而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以及先进性,具有更普遍的适应性。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而向前发展。大梨树村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进步,一直努力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村民,让村民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地提高村民的素质,让每一个村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农民。干字精神是大梨树村独创的思想文化营养,它将哺育一代又一代大梨树人。大梨树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为提高大梨树人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思想理论基础,明确了自己的阶级基础。阶级基础的进一步明确,摈弃了教条机械的阶级理论,代之以科学的与时俱进了的阶级学说,在明确中国工人阶级是自己的阶级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都是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样,党的阶级基础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范围上完全一致了,完全统一起来了。大梨树村创造的把领导与管理寓于为村民的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领导与管理,完全与我党的这一指导思想相一致,是创造性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 在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面前,我们党又及时地提出了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这不是权益性的措施,而是长期的指导方针,是我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大梨树村这个艰苦创业和勇于改革的先进典型能够不断地进取,在近十年的奋斗中又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就,建成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究其原因,就是大梨树村坚持并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他们坚持并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体会是: 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世界观的高度,把握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科学发展既体现了创新与发展的时代精神,更是我们完成历史使命和履行时代责任的基本途径。完全彻底地坚持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自觉地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成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应有的作用与实际的效应。 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民生建设的高度,安排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期的完美体现。因此,必须在民生建设的高度上来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的核心。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用民众福祉的提高来促进社会的发展,用社会的发展来进一步提高民众的福祉,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平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社会载体。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协调、平衡社会各个层面的矛盾关系,必须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地落实在实际的社会矛盾运动之中,发挥科学发展观的导向作用,化解各种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步。 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执政党建设的高度,履行我们肩负的神圣职责。我们党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职责,只有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执政水平和能力,才能胜利地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执政水平能力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途径。只有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地发挥我们党的领导作用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是我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之后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指导思想,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说明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坚定了,对如何建设中国的小康社会更明确了,因而表明我党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遭遇重大挫折之后更加成熟了。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维,新方针,新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改革由重点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转向重点解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暴露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起来以后,原有的上层建筑明显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新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改进、建设,发挥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作用,保证经济基础健康顺利地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改革由事务层面向制度体制层面提升。这种提升并非改革内容的变化,而是改革方针的变化,展现出改革的本质意义。改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作为手段来运用,而是作为纲领来执行。把改革推向现代国家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系统地改革,整体的改革,协调地改革,调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创造社会财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发展到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性是,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而不是哪一个方面或哪几个方面的改革,是涉及全社会的改革,或者说是全社会同步动作的改革;改革是统筹进行的改革,突出改革的整体性、关联性、协调性;正是由于这些改革的全面性和统筹性,因而是在原来意义上升华了的改革。这种升华了的改革,作用的范围是全面的,作用的程度是深远的,作用的时间是长期并持续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是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标志着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区。深水区,就是改革进入了更复杂、更敏感的阶段,要在制度体制的领域进行;攻坚区,就是改革进入了更艰巨、更关键的时期,要同固化的利益进行斗争。旧体制造就的固化利益已经成为改革的绊脚石,必须进行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的层面要广泛得多,涉及的程度要深刻得多,涉及的问题要敏感得多。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取得关键性的、决定性的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高峰。 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标志着国家运行机制、社会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主要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摒弃人治,坚持法治,慎管理,重治理,以法治来保障创造法治秩序和坚持法治秩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面前,大梨树村把自己的建设和发展链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动车组上,既承受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同时也享受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大梨树村将以新的勇气,新的信心,新的努力,新的姿态,继续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高速铁路上,建设现代的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干出一片更新的天地。 在历史的链条上,每一段时光都是历史——曾经的历史或者未来的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明天,将是未来的历史。但每一段时光都在历史上有它独特的色彩,明亮的色彩,或者暗淡的色彩。在每一段历史中,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都居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因为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就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华民族这恢弘、浩繁、辉煌的历史。 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卷中,有一个小小的光点,那就是大梨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