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最顺溜的东北话,做最优雅的东北银 2018-11-03 07:05
作者 :潘舒怡 本文来源于上流UpFlow(ID:heyupflow) ▼ 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一种可乐叫做 「东北人民一开口,我就可劲儿想乐」 这家伙,东北人可坐不住了: 虽然俺们那旮个个都是段子手 讲话粗犷又狂放 但实际上俺们东北话精致着呢! 在东北人心里,东北话就像是一锅东北乱炖 外人以为这是一道粗鄙乡土菜,无需技巧 但行家自然知道这里头名堂大着呢 从选材起锅到下筷的情绪,每一步都很讲究 东北话也是如此 /来源:微博截图/ 于是,在说东北话的道路上 遇到懂行的东北人,他只会撂下一句: 俺们那旮的优雅,你不懂! /除了优雅,还有魔性 / ▼ /不是大碴子味,是节奏感!/ 优雅的东北人说话,自带律动 话里埋上一些精哏儿,说话带弯儿 恰到好处的儿化音,活泼的叠词 搭配上有灵气的轻声 常常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东北方言总是自带音效: 你咋地啦? 打出遛滑儿把跛了盖 卡秃了皮了,闹心! 你能干点家务活不? 总整的屋里屋外皮儿片儿的 墙上也魂儿画儿的! 不懂行的外省人 总是觉得东北话有股大碴子味 是锻炼笑肌的一等一好材料 对此,东北人嗤之以鼻: 拿东北话当笑话,那是因为 你对「大碴子」的神秘力量一无所知 我们东北话一出,全国方言跟后边跑 /来源:微博截图/ 但你要以为东北话毫无门槛可就错了 东北话的内涵在于不经意的流露 只有把细微之处掌握了才能领略优雅的精髓 声母、韵母、音调、句调、重音、停顿 一处不对,那就变了味儿 东北话的优越根植于东北的黑土地 如果你想迅速提升东北话口语等级 建议在零下的东北户外练习 保准能由衷体会到东北话发音的真谛 连读和省略 是东北话省时省力的两大诀窍 这大概是优雅的东北人 在长年累月的天寒地冻中 琢磨出了最优雅的说话方式 ——当你已经冻到脸蛋发麻舌头打结 发音简单节省时间的东北话 依旧不影响交流的准确性 普通话:在做什么呀?东北话:噶哈呢?(gàá né) 普通话:那谁知道呀?东北话:谁道?(séi dào) 普通话:寻(xún)思 东北话:寻(xín )思普通话:我妈不让(ràng)早恋 东北话:管她样不样(yàng)! 总之,能一个字儿的咱不废俩 能连读的咱不分家 能扁口说的咱绝不张口 东北话,绝对优雅! ▼ /东北话,气势第一!/ 在东北话里,有一个字占据核心地位 那就是「整」 /东北话十级选手福原爱 深谙东北话核心—「整」 (来源:微博截图)/ 据说把你认识的动词都换成「整」 你就会了一半东北话了 一个「整」字带出的是东北话的气势与境界 带出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阔 普通话:我给你打个车吧! 东北话:我给你整个车吧! 普通话:吃点啥啊? 东北话:整点啥啊? 普通话:这事儿归我管。 东北话:这四儿我来整! 类似于「整」这种的集合词 在东北话里有不少,比如「瞅」 「瞅」字一出 相信全国人民都会会心一笑 「你瞅啥?」「瞅你咋地!」 东北话的气势不言自明 再看音调,东北话里许多二声词发四声 「你biè整没用的!」 「让你biè说你hài说!」 一张口,气势值唰唰上升 能动手绝不吵吵 即使吵吵也得是有气势的吵吵! 这,就是东北式的优雅信条 ▼ /最精致的 是东北话的特有名词/ 要想跟上东北话的节奏不是难事 hold住东北话的气势也不难 难的是掌握东北话的精髓 东北人在讲话这件事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以至于东北话有大量其他官话方言中 没有的词汇、俗语、俏皮话 这些就是东北话的精髓 要想学起来 只能拉着东北人多唠嗑,别无他法 在优雅的东北人看来 万物有灵,有灵就得有名儿 普通话的名字太普通,有板有眼忒乏味 既然号称「优雅」 不用上个比喻夸张借代象征 哪里算是优雅呢? 于是,在东北 万物都有了形象又别致的花名 一大早,东北姑娘们若是摆弄头发 总会翘起兰花指拈起一缕刘海 娇羞道上一句: 「哎呀,今天这头帘儿咋整好看捏?」 额头上的帘儿,那可不就头帘儿呗 形象传神好理解,没毛病! /《爸爸去哪儿》 小山竹给邓伦普及「头帘儿」的用法/ 骂人,自然也有优雅的骂法 对各类畜生习性了如指掌的东北人 最喜欢指桑骂槐 给厌恶之人起花名 一个个的,溜到飞起 ——土豹子、猫驴子、白眼狼 傻狍子、兔崽子、黄皮子 熊瞎子、大马猴子、王八犊子…… 东北人取花名,除了讲究传神 在传承中淘洗出来的那一层沧桑感 也是不可或缺 历史的厚重感,为优雅代言 在历史长河中,东北人民曾与 俄罗斯人、日本人共处长达半世纪之久 再加上东北原是蒙族、满族 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 东北话自是兼容并包 成为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 肉和油变质在满语里头称「哈喇」 东北人就把口水称作「哈拉子」 「咔咔地」也和满语里 形容果断的「kas kis」相似 下小上大的水桶是「畏大罗」 面包叫「列巴」,这些都是出自俄语 这些用最简单的字 组合杂糅而成的东北新词汇 俨然赋予了万物更加璀璨的灵魂 ▼ /东北话里,从没有随便二字 / 不要以为东北话自带幽默技能点 就把它归进不入流的行列 江浙人:我们家乡话你们听不懂,上流 东北人:说实话,我们家乡话 你以为懂了也不一定真懂,真·上流 不信看看这些你都知道吗: 破马张飞、武武铉铉、磕了吧碜 杨了二正、鸡头白脸、提溜算卦 五脊六兽、五迷三道 二虎吧唧、稀里马哈…… /一首《我们都爱东北话》 囊括了丰富的东北四字词语/ 在东北,说话不撂四字词语 都属于没文化 东北话讲究的就是「齐整」 说话的时候,若要讲出 「少扯犊子多办事,废话多了没有味」 「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这种押韵的语句要求太高 至少也得能冒出几个四字成语来体面体面 东北人能轻轻松松把任何 一字二字三字词语统统扩展成四字 这里面诀窍有仨 一靠重复,二靠衬词,三靠数字 /来源:微博截图/ 要是哪个小伙子看上东北姑娘不好意思说 反倒是咱东北姑娘直接: 瞅你一天天假假估估,扭扭捏捏 唧唧歪歪,吭哧瘪肚的,是不是稀罕俺? 你瞅瞅这可不就是借着「反复」的神功 于细微处现大优雅 把东北人立立整整的优雅劲儿 体现得淋漓尽致吗? 东北人对衬词的喜爱 如同鱼之于水、鸟之于风、人之于饭菜 加了衬词后缀,讲起话来如高山流水 抑扬顿挫,优雅立现 你可以说这饭很软、很馊、很酸 可东北人不,他们偏要说 这饭是软了吧唧、馊了吧唧、酸了吧唧 你这人说话忒不讲究了吧唧 当然除了「吧唧」 他们还有咣唧、嘎叽、八叉 嘎登、当啷、咕咚等一串儿衬词 东北的肥宅们从不直呼「好无聊啊」 他们往往小啜一口快乐肥宅水 摸一摸浑圆的肚皮,感慨道: 「在家呆得我五脊六兽的,闹停死了」 遇上马马虎虎的闺蜜 东北人总会数落一句 「天天二虎八鸡、五迷三道的 钱包丢了都不知道 毛楞三光得让人不放心」 觉得晕头转向吗?那可就是不上道了 东北话里的这些词可是大有来头 「五脊六兽」指的是 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的瑞兽 吉祥、装饰、保护建筑,三重功效傍身 但想想人若是像屋顶上的神兽一样 整天闲呆着啥也不干 可不就是闲得难受、无聊至极吗! /故宫的五脊六兽/ 「二虎八鸡」 还被明明白白记载在《说文解字》里头 鸡,为「知时畜也」,能报时 虎,山獸之君,山林的兽中之王 拆开来看都不错,可惜二分虎加上八分鸡 混合一起就成了个「傻乎乎」的四不像 丢三落四,没头没脑 再看看埋了八汰(脏) 七拧八挣(不整洁) 杨了二正(不干正事)这些词儿 你会发现,在东北话里从没有随便二字 一如利利亮亮的东北人,从不随随便便 优雅,才是东北人的最佳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