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其华 于 2018-11-9 12:56 编辑
·连载· 大梨树 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之二十七) 张 其 华
探索之四:乡土文化的建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的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作为一个乡村,也需要重视文化建设,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 在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下,利益开始成为人们精神的主导内容和力量,出现“利治天下”的错误认识。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实现“文化天下”。这里的“化”是动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能量来抵消利益负作用的影响,来建设中华的小康社会。 农村的文化建设,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需要有自己的特殊内容和特殊的方式,这就是乡土文化的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乡村,它的兴盛建立在经济实力上,但最终表现为文化的兴盛。经济是骨架,文化是肌肤;经济是体力,文化是智力;经济是体魄,文化是素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既要构建物质的家园,也要构建精神的家园。现在,在某些领导者的心中,全是经济的发展,整天想的是如何增加财富,而对文化建设想的甚少,甚至在他那里根本排不上号。 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转型的动荡时期,需要相应的文化来解除人们的困惑,指出人们前进、努力的方向和途径,需要 振奋人们的精神。这是文化的使命。同样,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必然体现在在文化的繁荣上。 毋庸讳言,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与现代资本逻辑存在着冲突,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也存在相悖之处。这不仅是观念的问题,也是体制、制度的问题。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因此在本质上并无矛盾。 社会的进步也决定了人们文化需求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文化需求开始由单纯的娱乐性,向娱乐与教育相结合发展,为农民素质的提高服务。广大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求发展、奔小康是他们基本的愿望。生产技能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成为他们重要的文化需求。这样,提升文化素质,增强生产技能是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即使娱乐性质的活动,也要以振奋精神,提高思想文化品位为基本目的,克服和抵制庸俗的文化娱乐活动,乡土文化的建设摆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乡土文化是充满地域传统和特征的文化,是地域人性的写照,是地域发展的标尺,是地域发展理想的展示和发展历史的追思,是地域情感的表述。小地方,大文化,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其影响绝不止于地域之内。 乡土文化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建设是重点。建设有两个内涵:一是发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二是学习、有选择地引进外来的文化影响,使之与地域的传统文化融合,形成新的文化。新的乡土文化应该具有地域性、时代性、进步性。乡土文化的价值在于地域特色。 大梨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主动地创建了大梨树文化。这是大梨树村发展建设的成就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梨树文化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通过“干”字精神的倡导,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地抵制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第二、在文化的意义上对大梨树村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概括,尤其关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运作方式,把经济建设的探索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来认识,有相当的指导价值。 第三、明确了大梨树村的奋斗发展方向,这就是满足村民的物质精神需求,把大梨树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不过,大梨树文化仅是个雏形,还在发展探索中。 大梨树村在乡土文化的构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 一、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具备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乡土文化的建设已经具备雏形,只需进一步地规划、构想和实践。 三、村领导和村民对于乡土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只需更加科学化,更加自觉地进行。 大梨树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建设有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大梨树村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比如,传统的满族文化,传统的民俗、民风,积淀雄厚的辽东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 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奋斗、发展、建设实践,已经开始升华为新的文化特色或文化内容。比如,极具创新内涵的大梨树“干”字精神,极具时代特色的大梨树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运作方式等。 另外,一些新的文化影响已经开始融入大梨树村乡土文化的建设之中,比如生态文化已经成为大梨树村乡土文化特色,中医药养生文化开始成为大梨树村乡土文化的内容之一,村民广泛参与的影视创作也开始成为大梨树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等。 大梨树村的乡土文化建设正处于发展的关节点上,只要全面长远地规划,认真地落实,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