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高于生活?让《水浒传》告诉你 2018-11-19 17:59
编者按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两件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二、千万不要得罪作者。
1
镇关西没人打,屠夫却有人捅 作为《水浒传》中第一个高潮剧情中的出场人物,鲁智深这个人是虚构的,但原型却能找到,而且还作为正史载入了史册。
正史的版本叫——后周太祖刀捅悍屠夫。
后周太祖,就是郭威。
剧情其实相当类似:
却说那一日,军中小校郭威闲来无事,就到集市上闲逛,集市中有户杀猪宰狗的人家,为首的屠夫强悍野蛮,宰得一手好猪,剁得一手好肉,却也仗势欺人,平日里欺压邻里。
郭威听说其人,有心前去戏弄一番。
军营打扮的郭威在屠夫摊前大吵大嚷,点名要为首的屠夫给自己切肉。那厮见郭威孔武有力,又是军营中人,心里不免怯了三分,只好满脸赔笑,给郭威切肉。
当然,郭威倒是没要肥肉、瘦肉各十斤,而是在屠夫切肉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无情嘲讽,说什么肥肉太多了,刀法太糙了,无良商家卖注水猪肉等等,言语甚是难听。
屠夫平日奉承话听多了,哪里受得了这般羞辱。切着切着,突然把刀砍在案板上,袒露出肚子对郭威叫道:你这厮是什么鸟人,敢在老子的地盘撒野,有种就往大爷这儿捅!不捅不是好汉!
话还没说完,屠夫就被郭威一刀捅翻,血流如注,片刻间一命呜呼。
这就是小说的原型,很刺激,也很精彩。
2
一百零八将,最爱是林冲 梁山好汉中,豹子头林冲虽然不是武艺最高、排位最高,却是施耐庵最爱的一个人物。
先插一嘴,梁山好汉的故事并非施耐庵杜撰出来的,在施耐庵之前,就有很多故事在民间流传。
施耐庵最早接触与梁山好汉有关的素材,就是沿街窜巷的说书人讲述的《大宋宣和遗事》。
为什么说施耐庵最爱林冲?以下几件事可以证实。
首先,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可不是从开篇“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写起,而是从“林教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大闹野猪林”、“风雪山神庙”这几个剧情写起。
其次,施耐庵刻画林冲这位性格隐忍,饱受陷害,最后无奈爆发的悲剧人物时,一个“逼”字就花了他好几个月的时间。写林冲,施耐庵花的时间最多,写的最慢,写的最用心,每每写到感慨处,施耐庵都要不住地叹息:官逼民反,不得不为啊!
第三,为了表现出对林冲的热爱,施耐庵还刻意改变了林冲的结局。在他最初听到的梁山好汉结局中,宋江在钱塘县与方腊血战,林冲一马当先,正面与方腊交锋,却因年老体衰,几个回合就马失前蹄,被乱刀砍死。
这样的结局显然是施耐庵不愿接受的,他特意在《水浒传》中安排林冲征讨方腊后,病逝于六合禅院。
说林冲才是施耐庵的最爱,其实毫不过分。
3
陌生人,你只能姓张 在小说中,有些非常有趣的细节,其实是施耐庵有意埋下的伏笔。
比如,一般想隐藏真实身份的好汉,都要姓张。
第二回中,史家庄庄主问带着老娘跑路的王进:你们是哪里来?为何昏暗到此?
王进答:小人姓张。
第十一回中,那汉道:你不是豹子头林冲?
林冲道:我自姓张。
第五十四回,官府贴出告示捉拿梁山贼寇,正要去接老娘上山的李逵恰巧路过。
李逵不认字,还在人群中凑热闹,旱地忽律朱贵见李逵很有可能暴露,上前一把拦腰抱住,当着众人的面故意叫道:张大哥,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逵一脸懵逼,对朱贵抱怨说:娘的,谁是你张大哥!
张三、李四、王五,哪个不能叫,施耐庵却偏偏喜欢别人冒姓张,这其实并不是胡乱叫的。
施耐庵喜欢别人姓张,只因他亲身参与过元末张士诚起义的队伍,而且他一生都很支持张士诚起义,痛惜张士诚惨败于朱元璋。
原因,正在于此。
4
两大淫妇,你俩只能姓潘 潘金莲、潘巧云,一个被武松割了头颅,先快递给西门大官人,后又在武大灵前祭拜;一个被石秀剖腹挖心,还把五脏掏了出来,活脱一惊悚恐怖剧。
姓什么不行,为啥两大淫妇都要姓潘?结局还被整得如此悲惨?
原因只有一个字,恨。
有两种说法:
一、被绿说。据传施耐庵年轻时,爱上了叫金莲莲的女孩,可惜莲莲的老妈是个财迷,必须让女儿嫁入豪门,莲莲也不能为爱情牺牲一切。最终,爱情输给了金钱。
施耐庵很受伤。
多年以后,施耐庵又遇到了名叫潘巧巧的姑娘。坠入情网的施耐庵可没少在她身上花银子。可惜,巧巧比莲莲更过分,背着施耐庵又爱上了小白脸,最终,巧巧不告而别,卷上施耐庵的钱跟小白脸远走高飞。
施耐庵更受伤。
金莲莲、潘巧巧,潘金莲、潘巧云,相似程度有多大,肯定能脑补出来。
二、大义说。施耐庵参与过张士诚农民起义军,对张士诚有很深的情义。在朱元璋和张士诚的最终决战中,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和其兄潘元明二人,在拉锯战的关键时刻,率众投降了朱元璋,直接导致张士诚溃败。
当然,无论是被绿还是大义,施耐庵对潘姓都会怀有深深的恨意,表现在小说中,就是罪大恶极的淫妇,只能姓潘。
5
王伦,得罪过作者只能被写死 王伦,绝对是《水浒传》中被作者生生写死的一类人。
其实,王伦死的很憋屈,不就是嫉贤妒能了点,可毕竟人家才是山寨之主,让谁留不让谁留,肯定能做得了主,再说人家又没陷害晁盖,临走还送钱送物,林冲一刀剁了大哥,晁盖一伙暗中使坏,其实做得相当不地道。
王伦,一样不是施耐庵虚构的人物,在施耐庵生命的某个阶段,确实有个叫王伦的过客,括弧,还是仇人。
是仇人,在小说中就不可能有好的结局。
现实中,王伦不是贼寇,反倒是个本本分分的客栈掌柜。他的店址,在江阴祝塘镇的十字坝,也就是小说中十字坡的由来。
在祝塘镇隐居时,施耐庵生活很拮据,他想去王伦的客栈打工。只不过文人素来相轻,曾进士落第的王伦对才华横溢的施耐庵很是嫉妒,故意把他奚落了一顿,生生将其赶出了店门。
店内食客一阵大笑,搞得施耐庵很没面子,他终生再没去过十字坝,而且对王伦恨之入骨。
后来,小说中就多了个嫉贤妒能、口是心非被林冲一刀捅死的梁山初代头目王伦。
6
武松打虎,现实有点Low 在小说中,干掉老虎的好汉不少,比如解珍、解宝就是猎杀大虫的猎户,李逵更是端了老虎全家。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只有武松一人。
当然,只要是正常人,打死老虎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
大老虎打不死,虐虐大黄狗还是很有可能的。
于是,武松打虎的剧情,在现实中变得有点Low。
还是祝塘镇,施耐庵的旧居后面,有条土岗叫后阳岗(景阳冈的原型)。一天饭后,施耐庵正在午睡,却被岗上一阵狗吠吵醒。
原来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在与一条大黄狗搏斗。
那黄狗虽然上窜下跳,气势汹汹,青年也不是吃素的,他个子不占优势,拳头却很有力气,他一会跳上狗背猛锤,一会拉着狗尾巴牵制,不一会儿就把黄狗KO了。
不得不承认,作家的脑洞很大,以一场分分钟见结果的人狗搏斗,就能酝酿出一场精彩纷呈的人虎死磕,这就是作家和普通人的区别。
7
梁山好汉是陆地上的反贼,绝非水寇 据正史记载,北宋末年起义军队伍中,确实有宋江这一票人。只不过宋江等人从没啸聚梁山水泊,而是横行于河北大地。
史书中对宋江起义的记载很有限,绝不像小说中描写得那么牛X,只简单提到宋江三十六人横行河朔,战斗力很强,朝廷动用数万兵力都对付不了。
宋江等在河北一带连战连捷,攻占十个郡县,将战火烧到山东、江苏境内。
在山东、江苏转战期间,宋江是从沐阳向海州发展,在此之前,几乎从来没打过水战,和水泊梁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和方腊起义沾不上边,更别提日后全伙招安、征讨方腊了。
8
招安是不可能的,剿灭是肯定要灭的 史书记载,宋江攻占沐沭阳后,全力向张叔夜镇守的海州进犯。
悲催的是,在小说中梁山好汉的恩人张叔夜,恰恰是正史中宋江起义的终结者。
进攻前,宋江特意在海边劫掠了十几艘战船,准备玩一把水战。只不过小说中梁山好汉赖以成名的水战功夫,恰恰是现实中最弱的一环。
张叔夜挑选一千余名勇士,在海边埋伏,另派一支小部队引诱宋江。宋江等人不知是计,被张叔夜的伏兵断了后路,烧了战船。
在这种状况下,宋江等人的结局不是投降,就是被彻底剿灭。坊间有一种说法可以参考,宋江一伙宁死不降,最终被张叔夜全部斩杀,尸首被埋在了白虎山下。
有诗为证:
白壁虎山阴,坟垒草木青。 问是谁家墓,梁山好汉茔。 9
吃牛肉,不存在的 小说中,英雄好汉吃饭前总是会说:切二斤熟牛肉。
电视剧《水浒传》中,几乎场场宴席都有一大盘牛肉摆在桌上。
这现实吗?
其实很不现实。
现实情况是,根本没那么多牛让你杀,就算有牛,你也不舍得杀。
作为农耕文明的最主要劳动力,吃牛肉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不仅是宋代,就是到了明清时期,牛都不是随便想吃就吃的。
编订于北宋初年的《宋刑统》中,有“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的法条。
也就是说,私自杀牛,违法,要进去的。
既然牛肉产量很低,那梁山好汉想吃牛肉的可能性就很小,一些小店能供应牛肉的可能性就更低。
施耐庵此举,无非就是想借吃牛肉表现好汉们敢于挑战、反叛不羁的性格。当然,若是哪位好汉进店大声嚷嚷:小二,切二斤熟狗肉,再上一碗羊肉汤!
可别笑,这才是北宋时期真实出现的场景。
10
酒,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 没有酒,《水浒传》绝对要褪去三分光芒。
整部小说中,饮酒的场面共有一百二十次,全书共出现六十四处酒家,正面展开醉态描写的有近三十回(武松和鲁智深贡献的次数较多)。
酒,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否则,以下诸多情节基本上就废了。
简单说说鲁智深、林冲这条线。
没有酒,鲁智深就没法大闹文殊院,就不会去东京大相国寺,就没有倒拔垂杨柳,也就不会结识林冲。
刺配沧州后,林冲若不是想喝点酒暖暖身子,估计就不会出窝,不出窝妥妥被烧死,烧死后就没法逼上梁山。
没有酒,生辰纲怎么智取?火并王伦怎么并?武松怎么打虎?怎么醉打蒋门神?十字坡、梁山泊各大客栈该怎么开展黑店工作?
没有酒,结局怎么定?宋江怎么死?卢俊义怎么坠河?李逵怎么被坑?
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字“酒”。
有酒,就有精彩的故事,就有合理的剧情。
参考资料:
1.《旧五代史·后周太祖纪一》
2.《草泽英雄梦——施耐庵传》
3.《宋史·张叔夜传》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