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误会了,中式审美不等于中老年审美……文盲快被消灭了,美盲呢?
2018-11-30 08:00
美育为立教之本, 审美为立人之本。 蔡元培先生说, 一个不懂审美的民族, 是不知善恶的。 但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人 一听到“中式审美”就怕了。 中式审美? 不是家族群广泛流传的“高山流水”吗? ![]() 中式审美? 不是大红大绿金灿灿吗? ![]() 中式审美? 不是坐落在湖光山色中的大铜钱吗? ![]() 乃至于一听说爸妈 要把房子装修成“中式”, 吓得连连摆手。 一听说婚礼要办“中式”, 愁得头疼三天。 ![]() 挑衣服净是 “日系、韩范、法式、美式”, 整容要整成 “高鼻梁、锥子脸、大双宽”。 ![]() 外国设计师不懂中国风情有可原, 中式审美太需要“底蕴”。 一味堆砌牡丹、汉字、龙凤, 每每弄巧成拙。 ![]() D&G爱中国系列大片 可是中国的年轻人, 也视中式为“落后低俗”, 也许是对中式审美误解太深。 ![]() 真正的中国风, 有无上风华。 ![]()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精致。 只是穿个三重衣, 延伸出多种装饰的法子。 通经断纬叫“缂丝”, 通经通纬叫“织锦”, 用针线为织物做花, 就是“刺绣”。 ![]() 王金山 缂丝《牡丹》1972年周恩来作为国礼送给尼克松 ![]() 陈英华刺绣作品 有平面图案还不满足, “立体浮雕”更添一分生动, 这就是一盘一结的“盘扣”。 小小的盘扣却有20多道工序, 越细微的地方, 中国人越不马虎。 ![]() ![]() ![]() 晔如雨后云霞映日, 晴空散彩虹。 中国服装中的“云肩”, 是华美的符号艺术。 ![]() ![]() ![]() 《延禧攻略》中多次使用云肩 为了固定霞帔, 以金玉做坠子点缀在身前。 你说精不精致、美不美。 ![]() ![]() 浙江新昌南宋乾道五年季氏墓出土玉帔坠 有了霞帔,再说凤冠。 这顶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任何顶尖的现代工艺都无法复制。 怎样灵巧的双手, 才能把花丝镶嵌打造得如此极致。 ![]()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不是生硬的华丽, 线条的流动和趋势, 真的把沉重的金属, 雕琢出羽翼般的轻盈。 ![]() “中式审美”对金的运用, 是精妙到极致的。 一味堆砌金色,却会一不小心 变成大酒店墙纸,艳俗空洞。 ![]() 精致的中国人尚金玉。 小小的香囊, 也要用玉雕出花鸟山水。 比织物做的香囊更添灵气。 ![]()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 杨贵妃的纹金香囊, 无论多晃香料都不会洒下一点。 在美之上, 实用的工艺依然让人赞叹。 ![]() 摄影:动脉影 中式审美的精华在于“精”, 精致、精美、精细。 无论是织一匹布, 还是雕一朵花, 顶尖的工艺意味着耗费大量的时间。 ![]()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这些工艺品真的不美了吗? 还是快速发展的浮躁时代, 生养不了一生忠一事的工匠? 从前慢,人心静。 ![]() 中国人雅致。 中式审美的“雅”, 在瓷器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懂得把月光和雨后天空的颜色 融到瓷器里。 做工一丝不苟,堪称完美。 ![]() 大气稳重, 偶尔辅以蝉翼的花纹, 或是故意留白、留旧, 竟也别有风味。 ![]() 摄影:动脉影 优雅的中国人, 连痒痒挠都要用玉做, 还雅趣地称它为:如意。 ![]() 手炉也不能放过, 寥寥几笔, 就是极具古典色彩的龙飞凤舞。 ![]() 器物雅,住处更雅。 中式真的不是 水晶灯+电视墙+小射灯。 看看东方建筑的斗拱吧, 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 连林徽因都极尽溢美: “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 ![]() 只学了雕梁画栋, 却学不来这种让坡屋轻如羽翼, 灵动美观有韵味的设计。 斗拱不仅有遮光、 缓解雨水冲击的实用, 更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 在一片酱肉色假红木伪中式猖獗的今天, 是否还有人记得, 中国人对美,有过独特的追求。 ![]() 好的园林, 更是最高级的中式审美之一。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中国园林有深沉的精神积淀。 用洞门取大景, 以漏窗借小景, 小小一方天地却有山水树木, 一步一景。 这便是天人合一之雅。 ![]() 拙政园 在这样的美景里, 雅士会吟着诗玩曲水流觞。 酒杯停在谁面前, 谁便举杯痛饮。 “下汤运匕”还能绘一幅水丹青, 在茶杯里作画, 原来中国千年前就有“咖啡拉花”。 ![]() 中式审美的“精”和“雅”, 依然影响着今时今日的手艺人。 那个做翻糖人偶, 拿下世界第一的糖王周毅, 也雕刻过极具中式审美的凤凰。 无论是木刻还是萝卜刻, 中国韵味里的灵动飘逸不变。 ![]() 设计师罗丹把甜点做成初荷, 在APEC上供各国第一夫人享用。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度 更懂这份食花之雅? ![]() 摄影师孙郡, 从传统和古典里汲取营养, 他镜头下的美人美景, 都像一幅古画。 ![]() 美学家张世英, 把审美称为最高境界, 凌驾于欲求、求知、道德三重境界之上。 我们的高级中式审美, 除了辣眼睛的“高山流水”, 也可以是几笔水墨描出漓江春雨。 ![]() 关山月《漓江春雨》 除了大红大绿, 也可以如烟如云。 ![]() 除了在城市放一个大铜钱, 也可以庭院深深深几许。 ![]() 别怕“中式装修”, 这份古朴和现代可以交融。 ![]() 法云安缦酒店 别怕“中式婚礼”, 一辈子就这一次, 穿戴锦绣嫁衣。 ![]() 我们也有曲线优美的旗袍, 盘扣里透着精致。 飘飘如仙的汉服, 曾被竞相模仿传承。 ![]() 图片来自装束复原 深眼窝高鼻梁窄脸很美, 一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在东方特色的扁平圆脸上, 也可以很美。 ![]() 陈晓旭版林黛玉 中式审美不被理解, 是因为理解它, 需要太多时间和底蕴。 ![]() 福州软木画 也许美盲并不比文盲更可怕, 但是当我们有了知识, 为何依然不思进取, 麻木于充斥着低俗审美的生活, 追求不可理喻的网红审美, 自蒙双眼, 看不见沉淀数千年的高级中式审美。 ![]() 只希望, 大家对“中式审美”宽容一点。 它向来不是 中老年审美的代名词。 它淡如茶,润如玉。 于细微处见山水, 在无形中知天地。 真正的中国风, 有无上风华。 图片综合整理自 网络、豆瓣@三水、 微博@中国书画诗词院 作者:RO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