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5日 15:29:54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供图) 之所以取名大明寺,是因为该寺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位于大雄宝殿之后,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和尚坐像从日本回国巡展所建。唐天宝二载,鉴真大师为了兴隆佛教,弘法东洋,他接受日本僧人邀请,欣然率领众僧东渡扶桑。大师东渡弘法是义无反顾的。鉴真大师不畏艰险,五次东渡失败,却毫不灰心,决不退缩,终于在天宝十二年,以双目失明之66岁高龄成功抵达日本,实现夙愿。(扬州大明寺供图)
大明寺的历史,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唐会昌三年的时候栖灵塔遭大火焚毁。会昌五年,“会昌法难”大明寺未能免于此难而遭毁坏。唐末吴王杨行密兴修殿宇,并更名为“秤平”。宋景德年间,僧人可政化缘募捐。集资建塔七级,名“多宝”,真宗赐名“普惠”。但寺庙直至至明初仍沿称”大明寺”。明英宗天顺五年,僧人智沧溟决心重建庙宇,经师徒三代经营,规模渐复;后经变乱,塔寺又再度变为荒丘。万历年间郡守吴秀建寺复垲。崇祯年间巡漕御史杨仁愿又重建寺庙。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维扬,寺庙不断增建,规模逐步宏大,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费力颇多,大明寺遂成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雍正帝曾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乾隆帝曾题额“蜀冈慧照”,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清廷因讳“大明”二字,曾沿称“栖灵寺”。(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供图)
乾隆三十年,当高宗第四次巡游扬州时,御笔题书“敕题法净寺”。咸丰三年,法净寺毁于太平军与清军之兵燹。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重建。民国二十三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邑人王柏龄(字茂如)一度重修寺庙。民国三十三年,大明寺住持昌泉禅师与程帧祥募集资金,由王靖和董理工程,重修庙宇佛像。1951年修建寺庙。1957年8月,法净寺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又重修寺庙。(扬州大明寺供图)
寺内的卧佛殿,每天会有实景演出《鉴真东渡》,介绍大师不平凡的一生。(扬州大明寺供图)
大明寺栖灵塔,该塔共九层,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唐代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蒋涣、陈润、刘禹锡、白居易均曾登临,并留下千古绝唱,反映了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的栖灵塔气势磅礴、高耸云天的雄伟气概。这个塔是整个瘦西湖景区内最高的建筑,登临塔顶可将瘦西湖美景一网打尽。(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供图)
从塔顶往下看,可饱览瘦西湖美景。(扬州大明寺供图)
扬州大明寺素食礼盒(扬州大明寺供图)
素火腿——素火腿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生成工艺和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文化和饮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主要食材是豆腐衣。因形似而得名。成品红白相间,香甜细嫩,色形逼真,并有益肺固肾,行气和胃之功效。(扬州大明寺供图)
素鸭——大明寺素鸭出自大明寺的素宴,是其中的一道经典代表作,以“素有荤名、素有荤味、素有荤形”为其特色,给素食料理带来全方位的享受体验。从取名到展示都体现了淮扬菜的古老底蕴, 展现淮扬菜古韵。(扬州大明寺供图)
素狮子头——素狮子头含有大量的大豆营养,低热量,低卡路里,健康营养,富有嚼感,口感Q弹劲爽,精选原料,入口多汁,素净鲜美,软嫩饱满。(扬州大明寺供图)
素熏鱼——素熏鱼是指一种具有类似于熏鱼的风味和组织口感的素食,通常以植物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小麦面筋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包括挤压蒸煮等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在内的热加工形成类似于熏鱼的组织口感,形成类似于熏鱼的风味。(扬州大明寺供图)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