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21:42: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3-26 21:43 编辑

    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

                                                      袁忠敏

      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广大知青以反哺回归,重返乡村,文艺演出,著书撰写历史,电影电视拍制,开办知青网站等各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情怀,也受到理论界,大专院校等历史学家和有关专家对这段历史研究的重视,尤其我们这些还活着的老知青们,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四十周年和建国60周年掀起了知青活动的热潮,各地知青活动大的几千人,小的也几十人,为纪念那段历史开展各种活动,这样的活动如此热烈,动力在何处呢?

      我们研究这段历史过程中,感觉到所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中国的青运史是连接紧密的,青年运动在历史中的作用是有推动作用的,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正是在青年运动推动下运动着的,它牵动着社会整体的运动,从新中国诞生后的1955年起,直至1979年结束。历时24年,经过初潮期、高潮期、落潮期的过程。总人数在2000多万,影响了社会的每个方面,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运动,这就需要我们正视这段历史,站在历史的角度和观点客观的看待和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我们撰写知青历史,发展知青文化,客观的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目的,是叫不了解的人和后来人正确认识这段历史。有利于客观的反映和撰写历史文本,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个合理的定位,也为留下历史文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全面客观的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首先要看它的历史背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要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要从新中国建立初期说起,才是客观的反映当时历史条件背景。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处在百业待兴,一穷二白贫穷落后的状态,却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台湾当局严重的破坏。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口巨增急需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对于诞生的新中国,内有众多吃饭的嘴,外有强力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面临严峻考验的中国新的领导层,如何使国家工农业生产走入常规。当时只有苏联在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国人靠着坚决拥护共产党的信念,按照毛泽东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号召,凭着建立新中国,穷人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全力奉献国家的一股大无畏精神,硬是靠两只手和有限的知识技术能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基本恢复了农业生产,解决了城市就业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中,用这样短的时间,管理这样多人口的大国,达到这个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新中国诞生,中国人管理国家的能力还处在初级和落后状态,不过是些泥腿子农民在管理,还不能很好的规划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如建国初期大批农民进城当工人,给城市经济压力过大,政府又没有控制人口出生率,导致人口巨增和经济发展不成比例,农村土地不够用,城市就业逐渐显现出来难度,同时又受到苏联撤走专家,工业下马等的危机,直接显现出来的矛盾还是就业和吃饭问题。

      1955年“国家一五”计划,国务院发出《关于垦荒问题的报告》要求实现3868万亩开荒任务,以解决粮食严重不足问题,共青团中央决定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组织青年志愿者垦荒队。

      以杨华为首的第一支垦荒队,奔赴黑龙江省萝北县创建“北京庄”,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年北京自愿组成垦荒队人数达1700多人,天津青年垦荒队远征北大荒,上海青年垦荒队在江西创建“共青社”。打响了向荒原要粮食的号角。

      1956年,国务院发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有计划的号召一些复员转业军人带头,城市初中,高小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当年全国有八万多青年下乡务农,为做好这项工作,当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前往萝北"北京庄",视察了萝北垦荒队。

      1958年后,邢燕子,董家耕,侯隽等一批青年立志回乡做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带动了大批青年下乡务农,使青年下乡又掀起了一轮高潮,这样的城市输援工作,一直延续到1965年,人数也在400多万。城市青年为主体的城市输援工作,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变化,为此国家成立了农垦专业管理机构,垦荒种地,设农场、林场、苇场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抵御国际对我国的经济压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被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称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潮史”。

      那时新中国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国家有了初步的管理系统,虽然也经历了不少像大跃进式的波折,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走向正规,而中国人民不受外强侵略,真正在世界的东方站立起来,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结构,城市工厂停产,学校停学,政府处于混乱瘫痪状态,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一直延续至1968年,城市食品供应已经威胁到人的生存问题,中国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国内经济危机,国际经济封锁,台湾当局加大了对大陆的破坏活动,威胁更大的是当时被称为修正主义苏联的军事行动,不断升级的边境事端,中华民族又处在了危险时刻。

      从中华民族近代历史清朝末期看,国力的衰败,政权的无为,内乱的状态下,八国联军外强才乘虚而入。民国的政府腐败无为,军阀的割据分裂,内乱的状态下,日本军国主义才有隙可钻侵略中国,屠杀两千多万中国人。

      中国文化革命内乱的状态下,又受到了外强的威胁,在这一关键时刻,毛泽东以他在人民心中的威望,于1968年12月22日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城市中聚集三届的大批高、初中毕业生(老三届)奔赴到祖国的各个地区,从而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稳定了社会环境,这个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因为数量之大,影响之广泛,遍布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时间延续了十年,形成了政治性运动,所以这个时期的知识青年下乡,才被称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就是专家们所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史。

它有如下几层意义:

      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当时战备状态下,疏散了城市人口,使混乱的社会稳定下来,工厂复工,学校复课,政府逐步恢复管理,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仅一年时间就缓解了城市粮食供应的困难,可耕地大面积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快速逐年增长。

      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战略上为国防储备了一支没有军费支出的预备役军队,以民兵编制随时为抵御外来侵略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4.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使我国恢复社会主义建设,上马大型工业项目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如:石油、化纤、化肥、钢铁、等大型国家项目源源不断从知识青年中安排就业。

      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文化上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缩小了城乡差别,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6. 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到农村,经过农村艰苦生活、劳动的锻炼,又源源不断分布到工厂、部队及各个领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奉献。到1979年知识青年下乡结束后的若干年中,那时的知识青年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从上所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中,不管你是否个人意愿,都是客观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代的知识青年用他们(她们)的青春、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谱写了一篇为祖国奉献的光辉篇章。

      国家利益至上,千百万知青担负起祖国危难时刻的重担,如同其它青年运动历史一样对国家的安危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一些地区农民不情愿下,一些地区甚至对知识青年采取迫害手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广大知青以坚强的意志,坚持上山下乡道路,不能说不可歌可泣,而知识青年道路的主流是为国家利益做了巨大奉献。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广大知识青年步入各个领域,继续以他们(她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诚以待人,团结互助的知青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

      如今的当年知识青年们,年岁已高,而回忆起那时如火如茶的知青生活,应该为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危难,最需要时的奉献精神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知识青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她)们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阶段留下的文化,如同其它中华民族文化可歌可泣一样,以它特有的知青精神特征,将被后代所存留和发扬下去。

      我们通过知青文化的研究,应该不断挖掘知青精神的精髓,将知青精神发扬光大,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和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3-3-30 09:15:18 |只看该作者
我为我曾是个知青而骄傲!谢谢袁老弟的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3-3-30 20:50:18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一段,但是通过您的这段介绍,自己增长了不少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3-4-4 09:23:21 |只看该作者
这篇稿子说的比较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2:51 , Processed in 0.0085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