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关爱研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04:27: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心理关爱研究

一 :心理关爱——居家养老的灵魂

                                   

提到“养老”,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吃的、穿的。是的,没错。对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老人提供足够的食品衣物,使其冬温夏清衣食无忧,毫无疑义这是最基本的“养”。换句话说,这也是“养老”的“底线”。

然而,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不仅仅是反问子游,不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子人女的诘问吗?

   对于犬马,只要“养”之以食物,满足它们的生理需要就可以了。而作为万物灵长之首的人,大半生历尽人间春色的父母, 他们是有思想、有感受,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求温饱的低等动物。如果对他们仅仅停留在“物质供养”的层面上,而忽略了“精神慰藉”,这和饲养家畜有什么两样啊?

   就“赡养”一词而言,无论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道德的范畴来看,都包含三重含义: 其一:经济上供养。就是说,凡是具有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都必须为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提供足够的物质上的供给。这里的“物质”指的是父母住房、衣食、正常的生活用品等.......  ,这里的“足够”就是说,使父母的生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及子女本人的实际生活水平。 其二:生活上照料。在父母年老体弱、卧病在床.......,就是说在父母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子女必须给予生活上的照料与扶持。其三:精神上慰藉。给父母情感上的慰藉。就是说,要使父母感受到爱与敬的温馨,情感上得到满足。

   以上三点只是简而又简的概述,归纳起来:第一点是法律与道德的“强制性”要求,就是说,不管子女同意与否,都是无条件的,必须接受的,并且是 “终身的”——也就是说,直到父母善终为止。否则,除受到法律的严肃处理外,还将遭到社会公德的谴责。第二点虽然同样是法律与道德的要求,但法律有时就无法显得那么“强硬”。很大程度靠的是道德的力量去支撑。至于第三点, 虽然新《 [url=]老年人权益保障法[/url][url=] [/url]》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并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但笔者认为这只能表达国家对老人“精神关爱”的良苦用心,目的是为了对子女的“ [url=]督促[/url][url=] [/url]”与“引导”。假若真的将这一纯属天理人情、人伦道德层面上的东西硬要法律去强制执行,除非是发生较为严重的“家庭暴力”外,一般情况下,法律真的很无奈,因此也只有靠人伦道德与社会舆论去维护了。

我们谁都明白:法律与道德是互为依存,决非孤立存在的。我们谁也无法把它们截然分割开来。就“赡养”的通体内涵来说,对父母的“精神慰藉”“心理关爱”纵贯始末,涵盖全部。她是“赡养”的核心与灵魂。(分论点)如果抽掉了这一核心,“赡养”一词便成了两个空洞的文字符号;如果失去了这一灵魂,“赡养”一词便成了一具冰冷的僵尸。

      

        

      

       二: 心理关爱——对父母“内安其心”

                                   

   孔子在《孝经. 纪孝行章第十》中告诫我们“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就是说,真正有孝心的子女,在赡养父母的时候,除了尽其敬谨之心,冬温夏清,昏定晨省,精心照料父母的食衣起居之外 ,对父母更尽其和乐之心,在父母面前,一定要现出和悦的颜色,笑容承欢,尽量使父母开心、放心、安心。不仅仅是父母享受到“口体之奉”,更讲究使父母感受到“精神享受”。要明白:物质供养只能“外安其身”,心理关爱才能“内安其心”。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那时节,周家家道中落,他匆匆结束了天真烂漫的童年。为治父亲的病,在人们的冷眼中出入于当铺与药店之间,饱尝人情的冷暖,世事的艰难。他隐忍实情,不肯吐露半句,怕的是惹母亲伤心。在东渡日本求学期间,他违心接受了母亲强行为之安排的无爱的婚姻,怕的是惹母亲闹心。在周家修坟时,他拿出了本该由弟弟周作人分摊的那一份钱,为的是怕母亲生闲气。?他知道母亲喜欢看才子佳人小说,就特地去买了许多这样的书送给她看,为的是讨母亲欢心。

在反封的战场上,鲁迅是位勇猛的战士;但是在堂前,他又是温顺的孝子。他的一生,对敌人“横眉冷对”,“一个都不宽恕”;对母亲恭敬谦让,一点也不违忤。他的《呐喊》出版后,首先给母亲呈上一本请母亲指教。母亲看了之后,说到:“还可以,但没有什么意思。”鲁迅诺诺称是,毫不争辩,只是厚道地一笑了之。他在北京任职后。便马上将母亲从浙江绍兴接来供养。每月领到薪水,如数交给母亲;在外面买了水果、点心回家,首先请母亲挑拣品尝;母亲病了,他立即亲自求医问药, 煎汤调羹...... 鲁迅先生的孝行,实际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对父母老人“心理关爱” 的深层解读 。

   谈到对父母老人的“心理关爱”,西汉文帝时的郎中令石建实在值得令人敬佩。? 他和父亲太中大夫石奋及内史石庆等四个弟弟都是 “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当时石家也算是名门望族吧。身为长子的石建年事已高,忙完公务,每过五天就回家一次,拜见亲人之后便悄悄把父亲脱下的替换内衣拿走亲手洗涤,再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提起黄庭坚,④我们都不陌生。他进士及第,官至国子监教授、著作佐郎、元祐中为太史。按宋代的官制,高达四品,在就今天看来这至少也该相当于省部级别吧。黄庭坚的母亲特别喜欢洁净,他就坚持每晚都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懈怠。

   石建、黄庭坚毕竟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们不妨看看当代人的行为吧。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我想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翟俊杰 ,完全有能力为母亲买一处好宅,配辆车子,完全可以为母亲顾一个、两个、三个......保姆 ,使母亲在香车宝马,前呼后拥中“享清福”,自己去做自己的事业、赚大钱。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把失去老伴儿的妈妈带在身边 。给母亲洗澡,洗脚、剪脚指甲,从点点滴滴做起,身体力行。

石建、黄庭坚都身居高位,想来家中自然不乏侍女、佣人。但为父亲洗衣、为母亲洗涤溺器这又脏又累的粗活儿,为什么不吩咐下人去干,而何必自己亲自动手?翟俊杰也完全有能力顾保姆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何必事必躬亲?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做儿子与生俱来的天职与本份,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可以理解:同是一件衣服,别人洗的与自己儿子亲手洗的,父亲穿着的感受会一样吗?同是一只马桶,别人涮的与自己儿子亲手涮的,母亲用着的感受会一样吗? 同是洗洗脚,别人洗与自己儿子亲手来洗,老人的感觉会一样吗?当然不会!

古今贤达以实际行为告诉我们: 血,终究是血,水无法替代;亲情,终究是亲情,别人无法替代; 对父母老人的“心理关爱”,除了来之于社会、亲戚......之外,主要来源于儿女——就像幼儿园的阿姨再好也无法替代妈妈一样!明白了此番道理,就懂了:只有对父母老人多加心理关爱,才能“内安其心”(分论点)



           三:心理关爱——让人间惠风和畅


   孔子说:“夫善事父母,敬顺为本,意以承之,顺承颜色,无所不至。发一言,举一意,不敢忘父母;营一手,措一足,不敢忘父母。”n用我们今天的话来简单地说:给父母老人以“心理关爱” ,按父母的心愿去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照顾到父母的情绪。这也就是孔子在回答子夏时说的“色难”!o  

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已经历了大半生的人生旅途,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使之惆怅与感伤不仅油然而生,此乃人之常情。面对西风残照桑榆晚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后,难免又平添几许孤独与寂寞。

除了这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外,加之每位老人天赋秉性、人生际遇、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不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识修养、思维方式不同;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千姿百态”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千差万别。因为我们每位人子人女自身情况各不相同,面对的父母各不相同, 所以对父母的心理关爱的表现形式也就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

其实“心理关爱”只是一种道德观念支配下的心理意识。只要信奉这种道德观念,心存这种心理意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持下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谁说那不是对父母的“心理关爱”呢?

_____忙里偷闲,听老父侃搭侃搭当年的英武、听老母絮叨絮叨家常,父母便心快气畅,年轻十岁;外出超期不归,晚上一个平安电话,便让孤灯下的白发老母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一觉天亮。严冬到来,提醒老爸:“添件衣服,当心着凉。”会使老爸暖遍全身,心田里春光明媚;酷暑盛夏,父母热汗淋漓,一盆清水,两杯凉茶,父母便感到暑气顿消,透心清爽。病榻前,展展床单、掖掖被角,会使老父病好三分,早日康复;餐桌上,递过一双竹筷、盛上一碗稀粥,会让老母粗茶淡饭分外香。辛勤劳作,丰衣足食,勤俭持家,会使父母感到居家安泰;p  不骄不躁,上下和睦,左右亲善,会使父母感到平和吉祥 。q遵纪守法、内外和谐,珍惜自我、无病无灾,父母感受到的是无忧无虑,恬淡宁静;r忠于职守,奋发向上,捧得奖状、奖杯归,父母便感到无比自豪、无比荣光。s  

所有的这一切的一切......,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千差万别,其实质归于一句话___那就是父母老人的“心理关爱”!

  您也许会很惊讶地说:“这是很正常的呀!这是我们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着的呀!”是的,这些行为当然没有董存瑞拉响炸药包那一瞬间的惊天动地;没有黄继光扑向敌堡,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枪口的英勇悲壮;也没有夏明翰刑场上“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气吞山河!然而,不正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着的,这些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正在对老人的“心理关爱”做着最完美的注诠?正在演绎着对老人的“心理关爱”的丰富内涵吗?因为它朴实无华,无丝毫雕琢与粉饰,浑然天成,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见真情!

   我们的父母未必都是身居庙堂,位高权重;未必都是腰缠万贯,富甲一方;未必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未必都是身躯伟岸,仪表堂堂!恰恰相反:无情的岁月磨尽了他们昔日的风采,人生的历程耗尽了他们毕生的精华……。然而,正是这看似平庸无奇的人,也曾传承过民族美德,也曾是民族的脊梁!正是这看似羸弱不堪的人,为我们,像春蚕,吐尽最后一口丝,换来了我们的今天;为我们,像蜡炬,滴尽最后一滴泪,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为我们,像石子,焚身碎骨,筑就了我们通向成功彼岸的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如果把对父母老人的心理关爱比做一丝春风、一滴雨露、一缕彩霞、一束阳光,如果我们每个子女晚辈都能献出一点爱;那么,赤县神州再没有凄风苦雨、风刀霜剑;普天下的父母将沐着春风雨露,披着彩霞阳光,颐养天年!

  如果把对父母老人的心理关爱比做一朵鲜花、一片绿叶、一只鼓点、一个音符,如果我们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那么,举国上下再没有爱的荒漠、恨的角落;大江南北将花团锦簇,流光溢彩;长城内外和谐安定,欢歌荡漾,“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9-3-13 07:01:3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9-3-13 07:02:06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9-3-13 07:03:10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20-3-2 00:06:33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20-3-17 23:54:27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19 14:39 , Processed in 0.0121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