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上郡春恒晚,高楼年易催。织书偏有意,教逐锦文回。这首诗来自于《乐府诗集》,这本书记录了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的精华作品。从这首诗的体式来看,五言八句,讲究平仄四声,应该是南北朝齐永明以后不标准的格律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怪不得南宋文学家周紫芝说 :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
春砌落芳梅,飘零上凤台。拂妆疑粉散,逐溜似萍开。
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佳人早插髻,试立且裴徊 。在南北朝后期已经有了大量的格律诗,不过这些诗中”失黏“现象比比皆是,像陈叔宝这种标准的五言律极为少见。注:佳人早插髻,三仄尾在唐格律诗中也是常见的变格。从《题破山寺后禅院 说起 唐诗中竟然有这么多的三仄尾。》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这首初唐五律仍旧有失黏现象,2、3句,6、7句两处失黏,这是初唐格律诗比较常见的现象。甚至到盛唐时,李白、韦应物的近体诗也偶有失黏的情况。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古诗中梅和雪的意象常常一起出现相互衬托,如唐代张谓七绝诗《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同是雪和梅,杜甫的咏梅诗就沉郁深刻得多, 诗中不仅仅咏梅,而是借咏梅暗藏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其中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用了前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想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第二首《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这两首词都押入声韵,第二首还好,这几个入声字韵脚今天韵母还相似:宿、独、屋等;第一首用普通话读起来有点奇怪:摘、笔、得,就不太押韵。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范成大读后击节赞赏, 一兴奋就把自己的一个歌女小红赠给姜夔。今天的人创作歌曲最多得个稿费,白石道人却得了一个美女,怪不得词是宋朝一代之文学。这一趟打秋风收获满满,得意的姜白石携小红归湖州,大雪之中过垂虹桥写了一首诗:
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陆游也喜欢林逋的疏影,不过这里用的是幽香而不是暗香。《再赋梅花》:
老来爱酒剩狂颠,况复梅花到眼边。不怕幽香妨静观,正须疏影伴癯仙。
松筠共叹冰霜晚,桃李从教雨露偏。此去西湖八千里,破愁一笑得无缘。陆游以梅为题的诗至少有200多首,寻梅、探梅、观梅、折梅......众多的咏梅诗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这两首,一首是《梅花绝句六首 其三》: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另一首是脍炙人口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就与众不同了,明写梅花,暗写是个人的怀抱,和姜夔的《暗香》《疏影》类似。但是这首词意境不同于姜夔的幽独与哀怨,而有一种孤高自洁的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即使是零落成尘,依然有暗香留下,精神永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时的梅花,通篇展现一种坚强向上的精神: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诗人也不再写梅花”辗作尘“的落寞,在历经了飞雪和百丈冰的艰苦岁月以后,留在大家脑海中永远是美丽而坚强的形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家洗研池边树,朵朵花开澹墨痕。不要人誇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李贽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他有一首《湖上红白梅盛开戏题》颇有情趣:
始知春意属闲身,红白相将入望频。才到开时君又去,看花不是种花人。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种遭遇,一直盼望着的一件事,等到了万事俱备马上成功的那一刻,我们却不得不离开。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题梅花》末句有力: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再录一首纳兰性德的《眼儿媚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王国维曾经评价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梅香不染冰心在 ,冰心尽是真真爱。奇秀自然痴 ,百花独一枝。
相思无可籍, 雁字谁人写。 风落好文章 ,可怜春叶黄。
松门小院少芳华,为种新梅未破芽。偏是东风急不待,满空吹雪作梨花。
人人都道踏花回,酒罢歌阑鼓更催。 我惜春深零落尽,牵风绕过数枝梅。
淡淡疏梅夜未央,三分好月一分凉。 归来暗觅囊中句,漏入春风数点香。另,老街日更校对不及,常有笔误,欢迎诗友不吝指正,谢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