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父母添麻烦,就是最好的孝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2 05:12: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给父母添麻烦,就是最好的孝顺                                                         2019-03-21 22:26                                                   
                  作者:凸鲁(富书专栏作者)
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生活时,他们能很好地了解到我们的圈子。
他们认识我们的同学,了解我们的朋友,他们也知道我们的爱好和最近的忙碌。
那时觉得,孝顺就是就是乖、懂事、不要让父母操心。
长大后与父母分居两地,他们对我们的烦恼和追求不甚了了。
我们和父母之间在情感上无法得到共鸣,然后生活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小。
父母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可那就是父母想要的晚年生活吗?
显然不是,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子女就是生活的大部分。
父母更想要的是“被需要感”,是多点帮子女解决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每逢节假日,大家陆续离开老家,手上拉着的那个“爱的行李箱”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父母虽然无法解决子女工作上的挫折,但希望可以让我们吃得开心一点。
其实,人都有一种“被需求”感,参加工作后,最好的孝顺莫过于继续给父母添麻烦,让父母觉得子女还需要自己。

01
让父母参与自己的生活
李诞在一档综艺节目上说过,父母给你打电话问你过得怎样时,他们想要的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目的是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参与感”。
有一次李诞搬家,他特地把他父亲从内蒙古叫过来帮忙。
明明雇个搬家公司就能很高效率解决的事情,他非要麻烦他爸在他家整理物品整整一个月。
最后他爸还觉得挺开心,认为自己优秀到连儿子都离不开自己。

除此之外,李诞还给他爸买相机,让他认真学习摄影,为了给李诞的网店拍照片。
“让父母觉得自己有用,还能帮上子女”是李诞认为在他那个年纪的孝道。
每个人尽孝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李诞眼里,给再多的钱都不如对父母表达我们对他们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智和应对麻烦的能力都会变得更成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以“麻烦父母”为耻。
与此同时,我们也让父母失去了在我们生活中的“参与感”。
久而久之,父母就会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我们与父母之间也会在不知不觉间隔上一道墙。
即使我们有能力独挡一面,也要不客气地麻烦父母。我们要做的是让父母觉得自己还有用,还可以被人需要。
特蕾莎修女说过:“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遮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百孝不如一顺,百顺不如一用。
作为子女,我们要主动给机会给父母为我们创造价值,让父母参与子女的生活。

02
邀请父母做有仪式感的事情
我前两年开始学摄影时,就有了每年年初一一起拍张全家福的想法。
第一年提出这个想法时,父母不是很情愿。因为他们都不喜欢拍照,而且拍照还要特地换正式的衣服,觉得好麻烦。
为了说服他们,我给他们补充了“全家福”的重要性,强调这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就差和他们说:“今天不拍,如果我明天去世了,你们会很后悔的。”
他们同意拍照后,却还想着做最后的挣扎。我妈嫌弃地说:“我拍完后还要换回睡衣去炒菜。我能直接穿睡衣拍吗?”
毕竟拍“全家福”越严肃,越显得有“仪式感”,也越显得这张“全家福”更有意义。
我毫不犹豫对她说:“当然不行,你还不如让我把摄影设备都收起来,直接用手机自拍合影得了。”
等到今年大年初一,已经是开始拍“全家福”的第三年了,事情已经朝我预料之外发展了。
我妈一大早就叫我起床吃早餐,理由竟然是“早一点拍,人看上去更精神一点。”
这一次拍的照片比以往都多,因为他们开始重视这次拍照,觉得自己姿势不好看或表情不自然,就要求我重拍。
我当初想拍“全家福”完全只是想记录生活,但从父母的状态来看,这件事还有额外的收获——父母很开心。
虽然麻烦了点,但父母能愉快地参与进来,也不枉费我当初的良苦用心了。
上观新闻做过一项调查:85.5%的受访者会选择在家里吃“年夜饭”,因为“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动手做饭然后一起吃,非常温馨。”
李思园在《生活需要仪式感》里面说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就是将普通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而邀请父母一起做有仪式感的事情,就是让父母的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希冀。

03
在小事上麻烦父母
当有了自立条件之后,也一样可以向家里要点零花钱。
我的堂哥是广州的一名企业高管,生活还算富裕。
虽然他平时管理几十个员工,但回到家里,他永远都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妈,给我钱我去买瓶白酒。”
“爸,给我二十块,我要和我儿子去买烟花。”
他明明可以手机支付,却总是带着各种理由去找父母要钱,并且乐此不疲。
他的父母也知道手机可以支付,但从来不戳破,并且乐在其中。
所以每一次他在家的时候,我大伯和伯母都不得不准备好零钱在口袋里。
如果家里没零钱了,他们还会偷偷特地跑到村外的超市去兑。
当别人问起为什么老是惯着儿子给他准备零钱时,他们表面上会无奈地回答:“没办法,他就是长不大,老是不带零钱。”
其实,心里特别享受着儿子对他们的依赖。毕竟,堂哥平时给二老的生活费不少,偶尔要点零花钱又何妨?
我知道这是堂哥生活的小情趣,他希望通过这样看似无理取闹的互动来让父母的得到“被需要感”,而父母明显也喜欢和习惯了他这样的“无理取闹”。

除了向父母要零钱之外,还可以向父母提不过分的要求。
回家之前想吃什么特产,要求父母买好放在家里;
叫父母铺好床铺给自己,回到家直接可以盖;
想吃什么菜,就让父母做;
快递到了,可以麻烦父母下楼取。
最好能让父母产生“子女没我们就不行”的错觉。
以前看《请回答1988》的时候,有一集正焕的妈妈要回娘家几天,离开前还特地嘱咐家里剩下的三个男人一些注意事项。
她走后,家里剩下的三个男人马上放飞自我,家里很快就被搞得乌烟瘴气。
后来突然得知妈妈已经到火车站了,三个男人又迅速把家里打扫干净,恢复成妈妈离开前的样子。
妈妈回到家,看到一切井井有条后,表情变得非常复杂,明显非常失落。
正焕对妈妈的表现感到疑惑,最后还是善宇告诉了他原因:“因为妈妈不在,家人还过得很好,这让妈妈觉得自己在家可有可无。”
于是,正焕回家后,直接把煤饼打碎,主动制造了一些麻烦,才让妈妈在一边抱怨一边忙碌中慢慢露出笑容。

当然,依赖父母仅限于生活上的小事。
我们的目的是让父母开心满足,不是让父母担心。在重要的事情上,还是要表现出一个成年人的决断和担当。
我们要让父母觉得我们永远是个幼稚且依赖父母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巨婴”。
这样,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们的父母才有底气大声告诉世界:我来人间走一遭,其实很值得。
04
给父母添麻烦也是一种孝顺
父母体谅儿女的不易,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不喜欢会说喜欢,不好也会说好。
但作为子女的我们,要随时随地给父母“添麻烦”,因为这是我们能给他们最好的爱。
过年的时候,我和父母一起在看电视。
妈妈问我:“你说你以后想做新媒体,你给我们说说这个行业,看我们能不能帮到你。”
我给他们概述了一下新媒体的类型,然后说:“你们可以去打听一下,谁是从事媒体行业的,介绍我认识。”
听完他们眉头紧锁,像在思考着什么。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妈妈神秘地和我说,她帮我要到了一个编辑的微信,是阿姨以前的学生,让我加一下微信探讨经验。
我听完瞪大眼睛对妈妈笑了一下,一边嚼着东西,一边开心地和她说:可以可以。
妈妈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其实我知道我缺的是能力,不是机会,很多时候我故意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想看到当他们还能帮到我时脸上那灿烂的笑容。
被孩子需要着,是父母莫大的渴望和幸福。

就像《请回答1988》中旁白说的那样:
  当我们到了可以安慰妈妈的年纪时,已经太懂事了,真不好意思说出我爱你妈妈。现在,想让妈妈开心,说一句我需要妈妈就足够了。
如果说中国式父母的爱,是不给子女添麻烦,那么作为子女的我们,时不时给父母添点小麻烦,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

作者简介:凸鲁,富书专栏作者,在校大学生。野生文字工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找到春天。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5 13:48 , Processed in 0.0225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