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献礼海军70周年:中国超级航母早期探索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11:13: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19-4-23 11:14 编辑

献礼海军70周年:中国超级航母早期探索篇

2019年04月22日 19:30:54
来源:军武次位面

时值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军武全新打造的短视频节目《军武速递》推出“中国超级航母”系列节目,第一集:早期探索篇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海军中的有识之士就提出了最早的建造设想。60年代初时任海军舰艇研究院院长的刘华清就开始考虑建造航空母舰,而国家层面的实质性规划还要从70年代开始。1970年5月16日刘华清主持完成了《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的报告,这是人民海军成立以来完成的第一份关于建造航母的论证报告,中国航母终于从设想进入高层决策视野。


▲刘华清上将(左一)
1980年5月15日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率领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访问美国,进行军事技术考察和技术性会谈。期间在美国国防部长布朗的安排下,刘华清首次参观了美国海军小鹰号和突击者号航母。在舰长的陪同下刘华清参观了该舰作战指挥中心、机库、飞机维护中心、升级平台、飞机弹射装置、拦阻装置、官兵生活舱、厨房餐厅、医疗病房等设施。

这是中国军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参观航空母舰这一海上巨无霸的庐山真面目,这次经历使得这位未来的海军司令更加坚定了建造航母的决心。1986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首次海军战略研讨会上,来自军内外的80多名专家学者一致呼吁尽快启动航空母舰的研制工作。

在军方高层进行航母发展研讨的同时,中国也从国外买到了第一艘废旧航母。1985年中国联合拆船公司从澳大利亚购得一艘退役的轻型航母墨尔本号,该舰原为英国巨人级轻型航母威严号,标准排水量1.4万吨,满载排水量2万吨。


▲墨尔本号航母
1982年该舰退役,并在拆除了一系列关键设备后于1985年出售给中国。1985年5月21日,墨尔本号被拖进广州黄埔船厂,海军立即组织了一个30人的专家团队,对墨尔本号进行了详细考察研究。为了减少船厂和工人的损失,专家顶着三伏天的湿热环境,打着手电筒昼夜加班加点,只花了30天就完成了全部的拍摄、取样和测绘工作。这个过程让中国海军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了解航母内部构造,为中国航母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第一批飞行员舰长班学员
与此同时,航母人才的培养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1987年2月在刘华清上将的指示下,海军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了第一期飞行员舰长班。从海军航空兵全部飞行员中挑选歼击机飞行小时数在500小时以上、职务在飞行中队长以上、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飞行员,最终百里挑一选出了包括李晓岩、王玉成、柏跃平、彭建林、王大忠、马业隆、李海龙、何虎、王仲才在内的共10名飞行员舰长班学员。他们将被培养为中国海军第一代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复合型海上指挥员。整整三年半的学业后,9名合格毕业学员成为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航母的一代精英。

▲基辅级航母
1991年苏联解体,由于俄罗斯经济困难,原隶属于苏联海军的多艘航母被拍卖出售,中国也趁此买到了2艘苏联基辅级航母。1995年俄罗斯以1300万美元的价格将基辅级航母的二号舰明斯克号卖给了韩国大宇集团,韩国本想在此基础上发展本国的航母。后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大宇集团以530万美元将该舰卖给了中国公司。几经易手,2000年明斯克号被改装成航母主题公园落户深圳。如今明斯克号已重新落户南通,成为新的航母主题公园。

▲明斯克号航母
1997年俄罗斯又将原基辅级航母首舰基辅号拍卖,在美国、印度等多个买家中,中国公司最终竞拍成功。在俄罗斯拆除了一系列动力、通讯、武器装备后,2000年抵达天津南疆码头,又经过3年多的改装于2003年被改装成国防教育基地。2011年5月又被改装为航母酒店,成为中国首家航母酒店。

▲停泊在天津的基辅号航母

▲坐在基辅号舰长席看舰首
而中国之所以没在这2艘基辅级航母基础上改建,主要还是因为基辅级航母先天的缺陷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当时已经从乌克兰买到了6万吨级的瓦良格号,这种能起降常规固定翼舰载机的大型航母的改建潜力远比基辅级这种4万吨级中型航母大的多,因此2艘基辅级自然无法进入中国海军的法眼。

▲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原属于苏联海军第三代常规动力航母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舰,该级航母标准排水量5.9万吨,满载排水量6.7万吨,是苏联海军第一代能起降常规固定翼舰载机的大型航母。为了能在没有弹射器的情况下起降苏33这种30吨级的重型舰载机,苏联开创性的在舰首安装了一个12度的滑跃起飞甲板(库兹涅佐夫号12度,瓦良格号14度),使得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成为世界上第一型同时拥有斜角飞行甲板和滑跃甲板的航母,实现了在没有弹射器的航母上起降常规固定翼舰载机。1991年苏联解体后库兹涅佐夫号划归俄罗斯所有,而当时只完工68%的瓦良格号被迫中断建造工程,一直被搁置在船台上。



▲停建时的瓦良格号
1997年乌克兰公开拍卖这艘航母,最终中国澳门创律旅游公司以2000万美元拍得瓦良格号。2000年当瓦良格号在拖船的牵引下准备经博斯普鲁斯海峡由黑海进地中海时,却遭到土耳其方面的拒绝。土耳其以瓦良格号舰体过大,无动力大型船只的拖运若发生意外有可能阻塞海峡为由拒绝瓦良格号通过。随后围绕这艘航母中国与土耳其展开了长达1年半的马拉松式谈判,最终在接受土耳其方面提出的包括16000马力大功率拖船等11艘各型船只辅助、缴纳10亿美元保证金(最终由希腊出面担保免去)等20个附加条件后,土耳其终于放行。


▲瓦良格号穿博斯普鲁斯海峡
2001年11月1日在离开造船厂500多天后瓦良格号终于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于11月2日穿过了狭长的达达尼尔海峡进入爱琴海。11月3日瓦良格号驶入爱琴海后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风暴,3艘拖船的拖缆相继被刮断,航母失控搁浅在希腊埃维亚岛,最终在经历重重困难后终于在11月7日进入地中海。原本可以穿越苏伊士运河,但瓦良格号又接到禁止通行的通知,无奈只能穿地中海进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再绕行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之后再穿马六甲海峡,最终于2002年3月3日抵达大连,结束了1万5千多海里耗时4个月的艰难远航。


▲瓦良格号回国状态
瓦良格号回到大连港后,海军工程人员上舰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勘测。瓦良格号当时的状态是:主船体和上层建筑基本完好,结构完整;对船体钢板进行了理化分析,钢板的腐蚀程度非常轻微,接近新船,再服役40到50年没有问题;主动力设备基本完好,仅一些管路未安装;作战系统的设备未安装,部分航空设备如机库转台、升降机已经安装。电力系统部分被破坏,主要是停建后被偷盗所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状况极差,舰上值钱的东西被偷盗的现象也就能理解了。至于传说瓦良格号曾遭爆破的说法,那是完全子虚乌有,因为黑海造船厂当时有严密的保护和监视,不可能让别人破坏,它是船厂的资产怎么可能任由别人破坏呢?海军工程人员进过全面勘验后并考虑其破坏程度,综合评估其完工率为40%,具备恢复续建的基础,由此可见当时苏联的军用船舶工业水平还是很高的。


2004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了研制中国航母的报告。2004年8月13日,总装备部向海军、船舶重工集团通报,航母工程正式启动。瓦良格号是中国航母事业的起点,在这艘6万吨航母身上,中国航母真正从理想变为了现实。但要把濒临报废的瓦良格号改建为如今的辽宁舰,这艰辛的过程是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的,欢迎明天收看中国超级航母第二集——改建瓦良格。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9-4-23 11:15:25 |只看该作者

俄最强盾舰来华受阅 这款炮犹如终结者机器人

俄最强盾舰来华受阅 这款炮犹如终结者机器人

2019年04月23日 00:54:31
来源:虹摄库尔斯克

在参加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国际海上阅兵式的战舰中,俄罗斯海军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可以说是最受关注的一艘新型战舰,这不仅仅是因为该舰从北方舰队的摩尔曼斯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还因为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型大型水面舰艇。所以该舰的到来受到了中国媒体和军迷的追捧!
在该舰的武器系统中,有一款看上去非常科幻的武器系统——“佩剑”弹炮合一近防系统。该系统外形就像是一座拥有双管炮的机器人,在双管6联装30毫米机关炮的当中有一个方形的光电探头,就像是机器人的脑袋!看上去很俄式、很硬核!

图为“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以及“佩剑”近防炮

那么这种科幻的近防系统性能到底怎么样呢?中国海军为什么不设计双管近防炮呢?会不会引进这种“佩剑”近防炮呢?这里笔者为大家一一作答!
其实,“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上的“佩剑”系统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我们中国海军也有其同类产品,那就是装备在2艘956EM型现代改进型导弹驱逐舰上的“卡什坦”弹炮合一武器系统。

图为中国引进的“卡什坦”近程防御系统

说到“卡什坦”系统可谓是大名鼎鼎,意译叫做“栗树”系统,是苏联时代“短剑”弹炮合一系统的出口名称,由2门AO-18K(GSh-30K)6管30毫米近防炮、8枚待发的9M311K( SA-N-11)防空导弹和可以存放32枚防空导弹的弹库组成。当发射架上的8枚导弹打光后,能够自动从导弹库中提取8枚导弹再装填,火力持续性非常强。
但是这套非常有效的防空系统却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重量太重。全套系统重达19.4吨,这样的话除了像航母、巡洋舰、驱逐舰等能够安装的外,很少有护卫舰或者更轻量级战舰能够安装。

图为中国引进的“卡什坦”近程防御系统

为了满足中小型舰艇的装舰需求,俄罗斯近年来推出了简化版的“佩剑”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出口版叫做“棕榈树”。这种近防系统也就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选择的型号。“佩剑”系统最大的改变就是将“短剑”/“卡什坦”那个32发导弹的弹库给取消了,只保留了系统上安装的8枚待发导弹,并将雷达系统去掉,只留了光电系统。这样将重量降低到了6.9吨,大大增强了系统的适装性。
不过,取消弹库后这种弹炮合一系统的火力持续性大打折扣,加上“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采用的是一边一座弹炮合一系统的设计,并不是布置在军舰的中轴线上,使得每侧弹炮合一系统都必须独立面对来袭的导弹。而中美等国的战舰一般将近防系统布置在舰艇前后中轴线上,使得舰艇面对来袭的导弹,可以使用前后两座近防系统进行集火射击,火力准确度更高。

“佩剑”实际上就是简装版的“卡什坦”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为什么中国没有对这种看上去很美好的弹炮合一系统进行仿制!其实,我们曾经射击了类似的JRNG-6型近程武器系统,外形和“卡什坦”系统很像。不过,这是纯粹的外贸产品,我们自己的舰队近防绝对不会选用的!
因为这种近防系统的火炮部分采用的是AO-18K型6管30毫米近防炮,本质上是比较落后的AK630近防炮的底子。在现代级驱逐舰的测试中,我们发现了两根管子一起射击不但震动非常大,而且散布非常大,很多弹药都是浪费的,射速也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图为中国自行研发的简装版“卡什坦”

因此,我们放弃了并不可靠的双炮设计,而是一门心思地搞730、1130等高射速近防炮,并配合采用双模制导发射后不管滚体弹导弹的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加上合理的装舰布局,使得中国舰艇的近防效果要远远大于俄罗斯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
所以,中国武器装备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一味抄袭,而是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需求,仍然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6 03:08 , Processed in 0.0092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