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巴金、高晓松为何集体爱广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00:24: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 于 2019-5-16 00:27 编辑

鲁迅、巴金、高晓松为何集体爱广州?                     2019-05-14 23:58                    


◎作者:乌桐

◎来源: 公众号“蒲荔子”

蒲荔子按:据《广州舌华录》统计,鲁迅在广州只待了254天,下馆子的次数却达到了43次,和许广平一起吃遍了广州的美食。
而郁达夫、巴金、郭沫若这些人,来到广州后,也把城里城外都吃了个遍,在不同的馆子里谈笑、痛哭和大醉。
在巴金眼中,广州是一座“十分可爱的”城市。
我们决定八一八这些民国吃货的广州故事。
高晓松曾在一期节目中说过,全中国最喜欢的城市,让他选十回,依然是广州。

他还说,只要在广州,比如来拍电影,他都减片酬。

因为广州好吃的太多了......

然而,何止是高晓松。
早在1927年初,鲁迅到达广州不久,便写信告诉好朋友章廷谦,自己不想做名人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

当时,他隔三差五与妻子许广平、朋友许寿裳一同出门下馆子。
《广州舌华录》统计,鲁迅在广州只待了254天,下馆子的次数却达到了43次,以刚来的几个月尤其集中:

图片引自《广州舌华录》

起初他在中山大学任职,授四门课,每门课讲三个多小时。
但翻开他在这段时间的日记,授课和演讲的内容只有寥寥几笔,每天到哪里吃,倒是记得一清二楚:
陈记茶楼的猪红粥,美利权的冰激凌,安乐园的雪糕、太平馆的烧乳鸽,陶陶居的茶点,美洲饭店的夜膳……
这些民国时期广州盛行的美食,都被他从头到尾吃过了。

乳鸽

而早在厦门时,鲁迅便与许广平通信,告诉她自己想“尝一点龙虱。”
龙虱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吃起来的滋味非常鲜美。
而且......颜值也不落俗套:

而当它们煮熟之后,通常可能是这样:

椒盐龙虱

作为广东的特色美食,没吃过的人可能觉得有点难(ě)看(xīn),爱吃的人却觉得味道好棒,百吃不厌。
作为资深吃货,鲁迅对其早已垂涎三尺,从厦门一路想到广州,满怀着舌尖上的憧憬。

《广州舌华录》 深入讲述广州美食与文人雅客故事种种,新书即将首发于广州

然而,他在广州吃得最多的,还是当时妙奇香酒家的招牌菜——豆豉蒸鲮鱼

豆豉的咸香,烘托着鲮鱼的鲜嫩,十分爽口,简直是鲁迅的酷爱,使他一次又一次成为他们的回头客。
而茶楼里丰盛的餐点,对所有来广的北方游客们来说,都有着魔鬼般的诱惑

民国时期陶陶居广告

3月18日午后,鲁迅和许广平一同在陶陶居喝茶为这座百年酒楼大咖添上了值得纪念的一笔。

百年老店陶陶居,至今位于西关第十甫步行街

至于另一位名噪一时的作家郁达夫,当时的他在这里写新作,写累了,就直接上茶楼叹个茶
茶楼里目不暇接的点心,给他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虾饺、烧麦、叉烧包、凤爪、排骨、叉烧肠、萝卜糕、芋头糕、伦教糕……应有尽有。
当时的茶点,按规定是每周更换一次,俗称“星期美点”,煎、蒸、炸、烘,包、饺、条、卷,花样繁多,数不胜数,很难吃到重复的样式。
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吃腻的一天。

顺德特产伦教糕

直到晚年,鲁迅还对玫瑰白糖伦教糕念念不忘。

郁达夫

郁达夫在1926年底来到广州,身上没钱,着实一名落魄的“广飘”,也不懂粤语。
但他还是在短短四十五天内,想方设法,游遍全广,把城里城外都吃了一遍。
天性忧郁的他,也在不同的馆子里哭过、笑过、醉过。三十岁那天,他便纵情大醉一场,直接睡在了粤东酒楼里。
至于水果,广东有最鲜美的荔枝,汁液肥嫩,满口余香。
鲁迅对此连连称赞,在对友人的书信中也直说自己“大吃荔枝”。(《鲁迅全集•书信》)

除此之外便是杨桃,鲁迅对其口感的形容则是 “极爽”,吃过之后四处写信告诉朋友 “不可不吃”
在他看来,将杨桃的滋味告诉北方人,是一件很大的功德。

而当郁达夫第一次吃到杨桃时,那种清新的喜悦,也让他感到震撼;第一口咬下,好像吃不太习惯,多嚼几次,就开始“真香”了,只觉“酸爽无比”。(郁达夫《病闲日记》)

晚年巴金

然而,在巴金眼中,广州不仅仅是一座美食之都,还孕育着一种特殊的生命观,让他学会镇定,学会不怕死(巴金《在广州》)。

1938年的3月,他来到广州,当时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整座城市弥漫着被日军轰炸的恐怖,很多时候,人们只能在无奈中等死。
但让巴金深有感触的是,市民们会用日常生活来抵御灾难和恐惧。

除夕逛花市是广州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1938年除夕,在敌军空袭警报中,广州市民依然踊跃购花

白天时,人们遭受着空袭警报和轰炸的恐吓,到了晚上,却能像往常一样去“大三元”酒楼吃饭,若无其事地说说笑笑,十分愉快。不久前的经历,就像发生过一样。
当月光铺在珠江水面,长堤上又一次摆满了小贩的担子,两次轰炸后,夜市依然像平时那样热闹。

艇仔粥

脆嫩的烧鹅与乳鸽,鲜美的艇仔粥,可口的肠粉......烫呼呼、软糯糯的滋味,很快就驱散了市民的恐惧。失血的城市,瞬时间恢复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世道再混乱,处境再糟糕,吃饭总归是一件头等大事,不是吗?

烧鹅
无论灾难来还是不来,都要认认真真吃好一顿饭,从从容容地活一场。
因此,在巴金眼中,广州是“十分可爱的”。美好丰富的日常生活,让它拥有一种特别的坚韧与勇敢,也让他学会“以一颗安静的心来接受死”。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生在苏州,住在杭州,食在广州。”

江南水乡

苏州之地育人,杭州之居养人,而广州有着“五步一茶楼,十步一酒楼”的美誉,自然是天底下吃饭喝茶最怡人的地方。

郭沫若

很多年后,当郭沫若回忆起第一次来广州的经历时,一连就用了五个吃字——
“吃了荔枝,吃了龙眼蕉,吃了田鸡饭,吃了烧鸽,吃了耗油板面。”(《创造十年续编》)

鲁迅与许广平

这群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到广州后没有一个不是到处吃喝,也没有人不曾表达对广州美食的热爱。
而五月身在广州这座美食之都的你,减肥计划可以暂时搁一搁了!
从5月16号到23号,整整一周时间,筹备已久的广州亚洲美食节,终于要来了。

此次美食节共设置了5大系列42项活动,包括亚洲美食文化长廊、美食文化展示、美食论坛、文艺展演等,可以吃,可以看,还可以玩!

本次美食节的吉祥物——形似奶黄包、憨态可掬的小羊“亚美”

届时,广州将变身为吃货天堂——

中国八大菜系、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美食、亚洲各国特色美食、世界特色美食……只要你想吃的,通通都有,让你不出广州,吃遍亚洲

作为重头戏之一的“美食与文化文明论坛”缤纷的亚洲盛宴吧。

-END-

参考文献

1.《广州舌华录》费勇、韩帮文主编 广州出版社

2.《鲁迅全集》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3.《日记九种》郁达夫 外文出版社

部分素材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即时告知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20:31 , Processed in 0.01125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