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8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四大名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46: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7-20 17:01 编辑

                                                                                    中国四大名寺



                                       

        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位于登封市北2.5千米嵩山南麓,因坐落在嵩山之阳得名。少林寺景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

  少林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与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北宋名儒司马光、范仲淹、韩维、李刚、朱熹、吕晦等也曾在少林寺讲学。嵩阳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现有房舍百余间,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为五进院落。嵩阳书院大门外西南侧竖立一座大唐碑,为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很高的价值,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碑刻。

  少林寺总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中轴线建筑共分七进,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少林寺现存碑刻300多块,比较有名的碑刻有《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乾隆御碑》、《三教圣像碑》以及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碑刻、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撰文并书丹的《道公禅师碑》等,这些碑刻在书法和雕刻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少林寺共有500多平方米的千佛殿壁画就有320平方米,整个画面质精美,五百罗汉形象逼真,恣态各异此画是明代万历年间绘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色彩和线条依然清晰明了,是我国艺术品宝库中的珍品,堪称少林的“镇寺之宝”。在少林寺周围,除了塔林以外,还有唐、五代以来的古塔多处,其中《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五代后唐《法华禅师塔》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钟楼前这块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距洛阳市10千米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  

  白马寺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白马寺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  

  据《后汉书·释老志》、《洛阳伽蓝记》等书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浑身闪闪发光的金人,在宫里飞旋。第二天,汉明帝召来大臣们为他圆梦,一个大臣说:“我听说西方有一种叫佛的神,陛下梦见金人,一定是佛。”

  汉明帝是个非常迷信的人,于是,他便派人前往天竺国(印度)去取佛经,历经艰难带回了佛经原本----梵文贝叶经,并在白马寺的清凉台上译出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以及其他佛学著作。为了存放这些佛经和宣扬佛教,汉明帝下令仿照天竺国的佛寺模样,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寺。因为佛经是用两匹纯白的马驮回来的,寺院建成后,就起名为“白马寺”。

走进山门,两侧各有一座石碑,西侧为《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人称“断文碑”。东侧为《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人称“赵碑”。过东西对称的两碑,便是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天王殿系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均重修,为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

  天王殿后是一座大佛殿,长22.6米,宽16.3米,殿内还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钟,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饰盘龙花纹,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据传此口钟与当时洛阳城内钟楼上的大钟遥相呼应,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报时,洛阳城内的钟声也跟着响起来,因此,白马寺钟声被列为当时洛阳八景之一。

  大佛殿之后,是一座悬山式建筑“大雄宝殿”。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牟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毗卢阁外两侧有两座配殿,即摄摩腾与竺法兰配殿,分置二高僧泥塑像。白马寺东南有一座齐云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旧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白马寺南还有两座夯筑高土台,台上立着一块“东汉释道焚经台”字样的通碑,这就是“六景”之一的焚经台。

   

  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 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

  开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国弘法。如清朝顺治年间的木庵禅师,漂洋过海,扬名东瀛,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世传人;新中国成立后的转逢老和尚,足迹遍及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现任住待道元法师也曾应邀前往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是一处古丰富、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杭州灵隐寺又名云林寺。

  杭州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印度僧人慧理见这里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灵名隐。 灵隐寺自创建以来,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成了现在的规模。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主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天王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边为四大天王,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韦驮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过天王殿为庭院,院中古木参天,正面是大雄宝殿,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说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第子善才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释祖像后壁为《五十三参》彩绘群塑,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表现的是佛经中财童子历经磨难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名师),终于得证佛果的故事。

  杭州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古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7-20 10:35:04 |只看该作者
赞!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4-7-20 15:06:25 |只看该作者
好帖 欣赏了 还有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7-20 15:25:16 |只看该作者
好帖!皆是令人向往一游的地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4-7-20 18:15:57 |只看该作者
闲云出山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4-7-21 05:15:42 |只看该作者
赞!地大物博妙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2-11 10:50:44 |只看该作者
赞!好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5-11-14 19:25:40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7-20 10:35
赞!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

说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5-11-14 19:26:12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4-7-21 05:15
赞!地大物博妙心。

说得好!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5-11-14 19:26:21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5-2-11 10:50
赞!好贴!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0 21:15 , Processed in 0.01062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