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可波罗说新疆有个“女儿国”,有吹牛和虚构嫌疑,女性难以接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4:44: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可波罗说新疆有个“女儿国”,有吹牛和虚构嫌疑,女性难以接受                                                         2019-06-15 11:48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可波罗对于哈密的记述。
马可波罗说,哈密是一个大县,境内有很多集市和城堡,当地盛产水果,“居民以此作为维持生活的食品,并供给过往的旅客”,居民是偶像崇拜者,有自己特殊的语言。这些记述应该不存在问题,也符合当地史籍的记载,但马可波罗调转话题,说:“这里的男子们纵情声色,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摆弄乐器,唱歌、读书、写字外,不做其他事情。总之,他们只知道寻欢作乐。”
甚至,马可波罗说:“每当有生客经过,想在他们的家中住宿时,他们就格外高兴,并且要求自己的妻子、女儿姊妹和其他女亲属招待客人,对客人的要求百依百顺,自己则离家进城,从城里送回各种各样招待客人的必需品,使客人觉得那些妇女和自己的妻子一样……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从生客处得到金钱。当客人留在家中时,男主人总不回来,他们认为将家中的妇女委托给客人,使客人感到像是在和自己的妻子一起享乐,这是出于敬客之道,是件体 面的事,因为客人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身心俱疲,需要舒适的享受。”

又说:“他们提供如此殷勤的招待,完全是符合他们的的意志,既可增加家庭的福利与自己的收入,又能平安地获得荣誉,使自己万事如意又何乐不为呢?这些妇女也十分漂亮,并且在这件事上完全服从她们丈夫的命令。”
显然地,马可波罗述说的这一切是个谎言,或者,道听途说而来。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似乎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有过这样的习俗,马可波罗来中国已经是元代了,元代的哈密发生这样的事情完全不可能。但是,为了将自己的“谎言”说得更圆满一些,马可波罗甚至编造了当时统治这一区域的蒙哥汗下令废止这一习俗的事情,声称被废止后,这一带的人收入来源减少了,生活水平下降了,大约过了三年时间,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去蒙哥汗那里,以全体居民的名义要求蒙哥汗恢复这一习俗。蒙哥汗无奈地答应了,那些请愿的人“都喜不自禁,一直到现在都保留着他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

我们不怀疑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但这些记述显然是道听途说甚至刻意杜撰了。马可波罗1274年底到达哈密的,在这之前,北宋使臣王延德也到过哈密,并著《王延德使高昌记》(又称《西州记程》),叙述高昌及沿途见闻和风土人情。这本书被收录于《宋史》中,是研究宋代西域诸族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南突厥、北突厥、大众熨、小众熨、样磨、割禄、黠戛司、末蛮、格哆族、预龙族等很多个民族,对哈密的记载亦非常详细。甚至说州将陈氏的祖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而伊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与北宋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根本看不到马可波罗所说的丝毫痕迹。
也许,真像一些人所说,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但根本没有在元朝任过职,甚至没有待过那么长时间,“混”得也不是太风光,书里很多内容有吹牛和虚构的嫌疑。
如今的哈密是新疆的地级市,这里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

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意思是内蒙古在新疆旁边,只要收复新疆就相当于保护了蒙古,而内蒙古下面就是北京,就相当于保护了北京。直接的意思是,如果丢了新疆,那么京师就不会安全,甚至保不住。在这里,人们能看到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而“门户”哈密更是重中之重。
在历史上,哈密古称西漠(西膜)、古戎地、昆莫,西漠是西边的沙漠,古戎很好理解,即古代的戎族,昆莫在这里不应该单指乌孙及其首领,还应该包括“候娄訇勒”(高车),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等民族。所以,哈密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但在汉及其以后,这里基本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和中心的。
两汉时期(前206~220年)西汉时哈密称伊吾卢,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伊吾卢和蒲类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开始哈密称伊吾。东汉永平十六年(73年)在伊吾设置宜禾都尉,131年顺帝又设伊吾司马,驻伊吾主持军事和屯垦。都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高级武官,宜禾是县,在今新疆巴里坤县,所属哈密市,但与今天酒泉的瓜州辖地亦有交叉。宜禾之名很好懂,不但适宜种植庄稼,且有民族团结、和睦相处之意。这多少能让我们看到两汉时期哈密人幸福文明的生活。
隋初,文帝派元晖出伊吾,联络西突厥达头可汗。以后达头可汗的使者和达头可汗本人都先后经伊吾到隋朝觐,受到文帝的特殊礼遇。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派裴炬和将军薛世雄率军屯驻伊吾。隋军在伊吾城东另建一座新城,号新伊吾(地当今日之哈密回城)。大业六年(610年),设立伊吾郡,并在伊吾城之东北设立柔远镇(地当今日之沁城)。隋末,伊吾属西突厥。

唐朝,哈密这里被称西伊州、伊州,后分别被回鹘与吐蕃人占领,北宋时这里归属西辽,至13世纪初,蒙古人崛起于漠北,哈密归附蒙古。但是,哈密当时没有并入高昌成为高昌畏兀儿的一部分,而是和高昌并存的一个地方政权。1251年,蒙宪宗在西州回鹘建别失八里行省州改称哈密力。但不管是谁来了,都不可能存在马可波罗所说的那种风俗。更为有趣的是,清代,人们又将宜禾这一名称叫了回来。
从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清朝政府在巴里坤置府开始,到咸丰五年即1855年,裁镇西府,改设镇西直隶厅,这82年时间里,巴里坤作为县级行政区域,一直被叫做宜禾县。《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中说:这个宜禾之 “禾”,还通假“和”,也就是说可以当 “和”字用的,比如宜禾,也可以写作 “宜和”的。这就使 “宜禾”不但有 “这里适宜谷物生长”,还有了 “这里适宜和平生活”,使这个地名的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0:06 , Processed in 0.0076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