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6 23:51
前言 有人问道:后蜀国灭之际,花蕊夫人说“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是事实吗?
历史上的事情很多都说不太清楚,诗词作品也是如此。经过历代的传抄,有的作者都有争议 ,例如《生查子·元夕》有人说是欧阳修的作品,有人说是朱淑真的作品;而李白的《静夜思》短短20个字就有很多不同版本,有的是:抬头望山月,有的是举头望明月。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据说不止一位,至于花蕊夫人的这句诗是不是她写的,当然也说不清了。
一、诗话中的故事
关于花蕊夫人的故事在宋朝陈师道《后山诗话》有记录:
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备后宫。太祖闻之,召使陈诗。诵其〈国亡诗〉云: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太祖悦。盖蜀兵十四万,而王师数万尔。陈师道,北宋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这里的后主是后蜀指孟昶,太祖是指赵匡胤。陈后山说,花蕊夫人姓费,四川青城人,仿效唐朝的王建写过百首宫词。后蜀灭亡后,被宋太祖收入后宫。
宋刻《鑒戒錄》載前蜀興聖太子隨軍王承旨 【 失其名。】 詠後主出降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繫旗。二十萬軍齊拱手,更無一箇是男兒。」此與花蕊夫人詩大同小異,必有一誤。王士禛见过宋刻《鑒戒錄》,这本书中说前蜀的降臣王承旨有一首绝句: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诗中说前蜀皇帝投降的时候:衔璧牵羊倒系旗,手下20万士兵一起拱手施礼,没有一个像个男人。这个古诗另外在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中也有记录:
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云:”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 “从这两个故事来看,后蜀的花蕊夫人借鉴了前蜀诗句,后面两句几乎是照搬了。
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诞降辰。
满殿香花争供养,内园先占得铺陈。李存勖就是那个喜欢唱戏的皇帝,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主人公。
世传其(按指花蕊夫人)宫词百首,清斯艳丽,足夺王建、张籍之席。盖外间摹写,自多泛设,终是看人富贵语,固不若内家本色,天然流丽也。这个评价很高,意思是说花蕊夫人自是富贵人,写的是身边事,当然比王建、张籍这些外人写得要好多了。看人富贵与自己富贵终是不同。
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宴无非列近臣。日午殿头宣索鲙,隔花催唤打鱼人。《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胡仔把这首是与王建同题诗作比较,认为王建差点火候:
苕溪渔隐曰:王建《宫词》云:“御厨不食索时新……”花蕊夫人《宫词》云:“厨船进食簇时新……”二词记事则异,造语颇同;第花蕊之词工,王建为不及也。其三 南唐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二十万人齐拱手,更无一个是男儿。(承旨)薛雪《一瓢诗话》说夸赞道
落句云:'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何等气魄?何等忠愤?当令普天下须眉一时俯首。"如果是花蕊夫人化用前人诗句,后两句几乎直接是”拿来主义“,则”何等气魄?何等忠愤?“云云不是其高明之处。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良辰美景,一对玉人相依而坐.....赏月而歌,多么美好的日子。难以想象“一旦归为臣虏”时的凄凉与悲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