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前最后一首诗,调侃的语气,却写出了无尽的苍凉
2019-10-14 23:30
苏轼的后半生,一直都在贬谪之中,元符三年,朝廷大赦,苏轼被任命为朝奉郎,因此得以回京述职。得到这个消息后,苏轼非常振奋,于虔州出发,踏上了归途。
一、最后的绝句 西元1101年的五月,苏轼行至真州,决定在这里停留游玩一番,之后再到常州居住。六月,苏轼来到了金山龙游寺散心。 此刻的苏轼,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狂傲与不羁,多年的贬谪生涯,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收放自如,同时,也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65岁的苏轼,面容尽是一副衰败之色,然而他的眼神中并没有透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有的只是一片平和。 寺中禅香与佛音,在微风中弥漫,年迈的苏轼忽然回想起了自己的一生,良久,他在寺院的墙壁上写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一首六言绝句,比较少见的体裁。六十多年的生涯很长,然而,苏轼回顾起来,却非常短,短到只有二十四个字。 此诗很好理解,一二句采用对偶的句式,以及"比"的创作手法,描写了苏轼当时的心境,和对过往生涯的总结。 "心如死灰",出自庄子的《齐物论》,当时的苏轼,已经感受到了生命将近,然而他的心中却无悲无喜:这便是他的境界,回首望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没有如李白死前报国无门的不甘,没有杜甫对家国天下的牵挂,也没有陆游一般对山河未复的遗憾。仿佛洞穿了红尘中一切的事物,好似佛家所说的"诸相皆空"。 当然,无悲无喜并非是不爱不恨,只是苏轼知道,自己再也无力去改变什么,去挽回什么,既然拿不起,那便放下,这就是苏轼的豁达之处,从三、四也能看出这种豁达。 "身似不系之舟",则是苏轼为官生涯最好的写照,宦海风波险恶,不晓逢迎、不会结党附势的苏轼,就像没有系住的孤舟,在江海之中,被风浪拍的四处飘零。 三四句,苏轼回到了自己的生平功绩上,士大夫当以治国齐家平天下,我想大部分读书人,都想过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名留青史,如此方不枉世间走一遭。 二、贬谪生涯 但是苏轼一生的功业是什么呢?他写到:黄州惠州儋州。 这几个地方,都是他因开罪权臣而被贬谪外放的地区,苏轼却说自己的功绩在这几个地方。这样写,即是自嘲调侃,同时也是一番感慨,只是这声慷慨,独来洒脱诙谐,却透露着一股苍凉之气。 01.黄州 乌台诗案,苏轼被关入大理寺监狱,命悬一线,经过亲友多方奔走,苏轼才得以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尽管这个官职非常低微,但对于以为难逃一死的苏轼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局。 诗人不幸诗家幸,也正是因为这次劫难,使得苏轼的文风脱胎换骨,没有了刻意雕琢,也没有卖弄文采对时政讽刺,更多的只有对生活的感悟、对天地万物的思考,随手挥就,却暗合“大道”。 同时,苏轼因生死间徘徊一遭,心灵也得到了深刻的洗涤,在黄州期间,他为自己取了"东坡"的雅号,耕耘于田垄之上,沉浸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 02.惠州 黄州之后,因旧党得势,新党被打击,苏轼曾被重新起用,然而旧党新党,在苏轼看来,都是为打击政敌不顾原则、以私害公的一丘之貉。 苏轼从来都是一个秉公直言的人,不会因为旧党的示好,便加入他们的阵营。于是,他又上书,旧党处理新法的不当之处,旧党执政情况下,苏轼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再遭贬谪! 这次,他被外放到了环境恶劣的岭南,也就是惠州。因为岭南多瘴疠,许多官员因为被贬谪,心中忧郁,再加上水土不服,在岭南忧惧而死。 将五十多岁的苏轼贬谪至此,旧党用心歹毒昭然若揭,不过苏轼乐观豁达,不以为意,他到了惠州之后,尽心尽力,造福一方,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03.儋州 贬谪儋州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不断的外放偏远地区,年迈苏轼在各地奔波中,耗尽了生命之火,不过,这并没有耗尽他对生活的热情。 海南在当时十分荒凉,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比江南、中原地区堪称是云泥之别。于是,苏轼又开始经营儋州: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来办学堂。 对于儋州,苏轼有教化之功,百姓亦对苏轼感恩戴德,他们将许多道路、水井、桥梁以东坡命名,以这种最朴实的方式来缅怀苏轼。 三、小舟从此逝 再从苏轼的生涯回到这首诗。 诗的最后一句,仅三个地名平铺直叙,没有任何修饰和说明,但是却包含了苏轼最为坎坷的一生。苏轼将这些说成是自己功业,如此自嘲,足以证明,他已全然放下,这种放下,不是无可奈何的屈从,而是真正的堪破。 正如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写完《自提金山画像》的两个月后,苏轼在常州病逝,这艘在江海不系的小舟,湮没风浪中,从此不再飘零。所幸的是苏轼回顾一生,没有遗憾与愧疚,即便是生命的终结,也是圆满的,所谓“朝闻道,夕死而已”。 虽然苏轼用调侃的语气,轻描淡写的带过了人生中的磨难,可在我们局外人看来,这种诙谐,透露出了一种无尽的苍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