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诗人三人结伴到宜昌西陵,发现“天生一洞”,各赋诗一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3:25: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诗人三人结伴到宜昌西陵,发现“天生一洞”,各赋诗一首                                                         2019-12-01 17:01                    

                          

大诗人三人结伴到宜昌西陵,发现“天生一洞”,各赋诗一首

到了宜昌,才猛然发现:原来路上走过的那些充斥了高楼大厦,商场也相当有规模,夜间也霓虹闪烁的地方都还只能叫县城而不是城市。具体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底盘的大小,但是,最根本的差别在哪里,我还真一时想不出来。总之,九码头长途车站一下车,我发出去的短消息就是“城市动物终于到家了,今天一定会很开心”。

三游洞距宜昌市区7公里,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公元819年,大寺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故得名“三游洞”。

北宋年间,苏淘、苏轼和苏辙父子又同游此洞,同样各题诗一首。于是分出“前三游”、“后三游”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峡口风景在此尽收眼底。下了楚塞楼往南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方形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因此得名“陆游泉”。

我们的船过葛洲坝以后缓缓进入南津关,西陵峡画廊由此展开。峡口的三游洞风景区的楚塞楼、至喜亭、张飞擂鼓台在船的右舷上方掠过。然后,就是一段秀丽蜿蜒的峡谷风光,两岸有断断续续的公路,还有些山谷里有瀑布清泉飞流直下,峡谷里每一个拐弯的地方必有人家。看见这些人家就忍不住患得患失地想:住在这里真是诗情画意,春风秋雨,朝云暮雾,看千帆过尽,可惜,实在是不方便,如果想逛街怎么办啊?

再上行十几里,长江拐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110度的急弯,或许这个弯让当地人想到了新月,所以,这个湾就叫月亮湾,那段峡叫明月峡,拐弯处的南岸有一个相当热闹的小镇,应该名字也和月亮有关吧。

  

明月峡一过,南岸就是著名的灯影峡。这个景观是由山顶的几块天然巨石形成。皓月当空的夜晚过峡,月光照映下的几块巨石很像传统皮影戏《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四人。另外一个经过这里的绝佳时刻是夕阳西下的傍晚,也有同样的观赏效果。然后,就看见江南的岸边一排仿古建筑,上写“三峡人家”,下船爬山的地方到了。

船上除了我,还有两个旅行团,都配有导游。我都观察过了,其中一个是广东的,看上去年龄都不大,他们之间很熟稔,似乎是一家公司的,他们应该都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另一个年龄大些。

西陵峡的一些大小河的团队是湖南人,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官员。下了船就行走在古栈道上,江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可是我心里还是糊涂的,除了知道要爬山,根本不知道还要干什么,呆多久,于是不即不离地跟着那个人数不多的广东团,如是行进了三五百米远,南岸出现了一个支流,景区到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2:33 , Processed in 0.0079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