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都是千古绝唱,你更欣赏哪一首? 2019-12-27 19:01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自古便有公论,唐人天真浪漫,生活中处处皆是景,由景生情,抒发性情,自然而由美。宋人当然也浪漫,但却少了几分唐人的天真,多了几分理性,主要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让两朝诗文也产生了根本上的不同。 比之于唐,宋人以哲理入诗,在对人生和世界的探索上,则更胜一筹,苏轼和王安石,他们的身份不只是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都是哲学家,所以他们的诗中,往往都富有很强的哲理。 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东坡先生这首诗写庐山,是千古名篇,恰巧唐朝也有个诗人写过庐山,也是千古名篇,那人叫李白。 李白和苏轼,代表着唐宋诗的巅峰,又刚好都写过庐山,把两首诗对比起来读就非常有趣,李白狂放而浪漫,全篇都是眼前所见,恣意挥洒。而苏轼这首《题西林壁》,让人读完总会陷入深思。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是写眼前所见实景,但却写出了庐山高低起伏的不同形态,作者所处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庐山是完全不一样的。 末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景中抽身出来,谈谈游山体会,这是典型的即景说理,苏轼在远近高低不同的地方看过庐山之景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看到的每一处景,都是实景,但眼前之实景,实际上是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只能看到一峰一岭,而不能窥其全豹。 这就好比人生在世,哪怕你是皇帝,是整个帝国的掌控者,但你所知的天下事,又何尝不是被朝中的重峦叠嶂局限住了。世间的人们,处于不同的身份地位,扮演者不一样的社会角色,看待问题的出发点自然不同,那么看到的结果也必然不同,要摆脱眼前的蒙蔽,才能看清全局,可这又谈何容易,就如同你不可能飞到天上去俯瞰庐山一样。 王安石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是一个改革家,也是个实干家,作诗和做事一样干净利落,起笔就说理,同样是借景说理。 前两句写“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约8尺为寻,诗中说千寻,可见此塔有多高,实际上是写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站在这千寻之塔上,他看见了旭日东升的辉煌,此时的王安石初涉仕途,还很年轻,岂不正如初升的朝阳,蓬勃大气,充满信心。 后两句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二字用典,西汉人喜欢把奸佞小人比作浮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年轻的王安石站在最高层,自然能拨云见日。这两句诗作为名句,其精巧结构也让人拍案,换作普通人恐怕就要写成:只因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 苏轼和王安石 这两首诗,都是难得的说理佳作,苏轼更侧重于思考眼前所见,找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王安石更有气势,“不畏浮云遮望眼”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理想和抱负。 多年以后,王安石变法,在变法过程中,苏轼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王安石新法中大多不合时宜的部分给予否定,而当王安石真正站在最高位的时候,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终究还是让他被浮云遮住了双眼。 这对本该联手成就彼此的旷世奇才,也因此成为死对头,让人扼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