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历史的缩影 | 专访林铭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6 00:1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历史的缩影 | 专访林铭述                                                         2020-03-25 17:21                    

                           

提示:点击播放林铭述采访视频6分钟

提到林铭述,大家想起的常常是“中国建筑摄影第一人”,这是对他拍摄的建筑作品的认可,但也容易让人忽略他在其他摄影类别中展现的才能。学音乐出身的他,一头扎进了摄影,并通过拍摄建筑为人所熟知,这一路走来,他对音乐、对摄影、对建筑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采写:代亚杰

受访:林铭述

问:林老师您好,看介绍您是因为父亲特别喜欢古典音乐,所以才学习音乐。 后来赴美师从世界最著名的三大演奏家之一加菲尔德的这段经历,对您来说是不是特别美好?

林铭述:学音乐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虽然是一个很著名的建筑师,可他酷爱音乐,收集古典音乐几乎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他一边创作一边听音乐,音乐给了他很多灵感。没能跟父亲学建筑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遗憾,但似乎画了个圆,我又回到建筑行业里来了。虽然不是建筑师,但我是建筑行业中的一个小分枝,最下游的一个点,是最后的终结者。

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有了音乐我的一生非常充实,即便是在美国发生车祸。改学摄影其实就是把音乐图像化了,音乐、建筑、摄影是相通的,从形而上学的观点说,艺术都是一通百通的。比如说巴赫、莫扎特的音乐,都可以用计算机算出规律来,巴赫的复调平均律都是以数字为基础。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谢林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梁思成先生非常聪明得改了一个字,他说建筑是“凝动的音乐”,我觉得这更融洽地说明了建筑、音乐和摄影的关系。

问:您接触的这些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中,在不同的艺术形式转换上,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林铭述:本质上来讲,这种转换是潜移默化的。音乐是灵魂性的东西,它渗透在艺术创作中。为什么叔本华把音乐看作是艺术最高的境界?因为它是无影无踪,离开语言的。所有的艺术几乎都难以离开语言或者一个具体的形象,但音乐不是,它是第四维空间,是一个时间的艺术。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具象向抽象发展的过程,越主观,就越个性,这就是创作的过程。

问:您说音乐是一个抽象的艺术,是线性的时间艺术。这跟照片的瞬间性完全不同。时间的线性艺术和瞬间性艺术中,您觉得共性和差异性在什么地方?

林铭述:美术上有不同的派别,音乐也是如此。比如从莫奈的印象派到马蒂斯这样具象印象派,这个时期音乐上产生了像德彪西、拉威尔等印象派的作曲家。印象派的画的边缘是模糊的,它通过光影来表现画面,音乐在这个阶段也走向了抽象。我们在现代的建筑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东西,比如我们在凤凰传媒中心看到的建筑,它是一个莫比乌斯环的形状,这个环没有边缘,这是什么?无调性。主音没有就结束了,这就是现代音乐的特点。特别是瓦格纳的《崔斯坦与伊索尔德》这样非常著名的歌剧,他在歌剧的序曲里面找不到结尾了,后面慢慢发展到更远,就是无穷无尽的音乐的流动。

问:建筑摄影的画面要有一种均衡感和秩序感,拍摄一个建筑的时候,您是否会首先提炼一下对这个建筑的感受?

林铭述:对大部分建筑来说,我可能要预先做一些功课。在看建筑的过程中,你和建筑师是在用心灵交流。我对建筑摄影有兴趣,是在看到了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时候。这个作品是伟大的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O.Gehry)设计的,他采取了解构主义,比方说把一个金属圆筒分解开了,然后用电脑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这个解构主义的东西非常巧妙,它和过去的概念不一样,过去总说作品一定要从实用角度出发,但他是先有形式,再把实用性尽可能地放在这样一个优美形式中。所以我在拍摄过程中常常被眼前的建筑所震撼,它有光影,有一个空间的震撼,不是听别人说就可以知道的。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摄影往往是建筑最后的终结者。有一些建筑师也承认这点,他们在请我拍照的时候,说摄影是建筑最后的终结者,需要我把它拍好。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要用这个照片拿去参加比赛,参加评选。所以安藤忠雄就说:刚刚盖完的建筑,如果拍得话,应该比建筑本身更美。这种更美有时候会出乎建筑师自身的意料,我会觉得很幸福,你懂我的意思吗?我真的会觉得很幸福。

问:一座著名的建筑有时候已经超出了建筑本身的价值,比如通过在不同群体展示,可能会放大建筑本身的社会价值,可能会带来建筑的设计师和摄影师都没有想到的传播。您在拍摄一组作品、一个建筑的时候,是否考虑作品背后的社会价值?

林铭述: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比如我们现在到西班牙去,很多人是为了看圣家族教堂,为什么?因为建筑是一本石头写的书,整个社会在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全部在建筑中被凝固了。今天我们去故宫,我们和那个时代人不在同一个时间,但是我们在同一个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艺术是这样的,皇权是那样的,所以它绝对地超出了建筑本身的意义。建筑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世界,一个历史的缩影。另一个方面就是前瞻性,建筑艺术有一个特点,它不完全是为了当代人设计的,它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比如,西班牙的圣家族大教堂在一百年前可能会有很多人看不惯,现在变成了经典大家都跑去看。

我觉得这些年,中国的建筑发展的很好,特别是这几年的一些本土设计,这些例子对未来是有指向性的,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复制一个圆明园,我觉得这是毫无意义的。房地产最后几年开发的时候,毁坏了很多古建筑非常可惜,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古建筑,不让这些悲剧再重演,另一方面要有前瞻性,有更好,表现一个城市特征的作品出现。

问:您之前说过建筑摄影是建筑的再创造,这里的再创作不仅仅是对一个建筑的呈现,具体有哪些技术上的表现和思考,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

林铭述:我觉得摄影是完全依赖现代科技的一门艺术,离不开照相机,离不开镜头,建筑摄影又是对器材要求比较高的一个行业。所以我觉得首先你要对摄影器材有很明确的了解,而这个了解恰恰是为了怎么拍好建筑服务的。

建筑摄影第一点要完整地表现建筑师他自己的意图,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看很多建筑照片都不规范,不符合透视规律,或者是歪歪斜斜的,我就觉得很难受。只有把横平竖直的透视关系表现好,你才能把建筑表现出来。

第二点是应该表现得更美,这种美就要夹杂一些自己的主观意识在里面,但主观东西不能过多。一幅建筑作品,必须能让人看出这是哪个建筑,否则你到其他类别参赛。

问:除了建筑摄影,您还拍了特别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您的内心深处是不是一直心向远方?喜欢尝试不同类型的拍摄?

林铭述:对啊,其实人文和纪实摄影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因为纪实的真实性、记录性,其他任何艺术达不到。所以我们说纪实的照片常常是一图胜千言,这在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比如越战的一张照片,就是在越南一个村燃烧弹爆炸后,一些小孩子哭泣地跑过来,这张照片在结束越南战争中起到巨大的作用,这就是纪实照片的重要。我个人很喜欢纪实摄影,但是拍的时间不多。

问:除了拍摄以外,你现在是不是也经常带学生和给人分享一些拍摄的经验,我看您网上还介绍到一个“四全拍摄法”,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

林铭述:我最近教学比较多。教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可以总结自己的拍摄经验,所以我也出了几本书。比如音乐和摄影的关系,我出了一本《摄影的跨越》,另外还有几本是讲中国古建筑,都是比较有意思的书。

近年来我也经常带摄影团到国外,通过旅游来学习摄影。这个对我的益处很大,一方面我可以到世界各国旅游,拍摄很多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教一些学生,大家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至于你刚才讲的四全拍摄法,恰恰在我这个过程当中总结一套方式。简单地讲就是全焦距、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

全焦距就是说我们在拍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我们称之为广域这样的镜头的组合。

第二点就讲全方位,就是要避免糖水片。糖水片就是在一个点,大家凑在一块拍一个东西。你可以从它开始,但以后一定要脱离糖水片。要在构图上简洁,均衡,同时用各种各样的角度,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拍摄。

第三是全天候,就是对光线和色调的运用。简单来讲,不要只选择某一种光线来拍摄,一定是阳光45度角的时候最好吗?晴天是最好吗?不见得。任何情况下都可能有好片子,不要因为下一场雨,刮一次风,甚至是闪电雷鸣就却步了,恰恰这个时候会出好作品。

最后讲到全过程,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现在摄影如果没有后期,基本上就不能达到一个艺术水平,所以如果拒绝后期的话,是短见的。拍摄的时候,就要有一个后期的思维,想到后期的结果,所以我们称之为全后期的统一,这才能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所以这就是我的“四全”拍法。

问:您现在获取知识和信息方面,您现在最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会看什么样的书?日常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林铭述:我们会有一些朋友,一些圈子,有很长时间的友谊,比如说我跟周国平差不多有50多年的友龄,他对我有一定的影响。

平常我看书大多数属于音乐、美学或者是历史方面的书比较多,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听音乐,每天尽可能地抓时间弹钢琴,听音乐。只要有好的乐团、交响乐、歌剧,我都一定会买票去看。我记得有个国外杂志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你喜欢哪个城市?我说是北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北京可以很容易地听到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家和交响乐队的演奏,歌剧。我常常跟人讲我去听一次音乐会特别地幸福。

问:听说您还在音乐学院做老师?教一些摄影课程。

林铭述:对,今年我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他们的选修课,我取了一个名字叫“光影的韵律”,报名的人非常多,每个礼拜上一次课。我特别高兴能回到母校,跟学习音乐的学生接触。同时我跟年轻人交流,知道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心态,挺有意思的。

问:摄影金像奖的评委,有没有您希望看到的作品类型?或者说您会挑选什么样的作品?

林铭述:现在整个摄影里面有很多高手,我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够提高我们中国建筑摄影水平。每次比赛都能够发现一批优秀的建筑摄影师,而且这些建筑摄影师也可以逐渐地引导未来建筑拍摄的潮流。我希望他们能把建筑作品非常完美地还原出来,同时也加上主观意识让它更艺术化。可能会有一部分作品更加创意,那我希望一定是利用建筑的元素,让人看出来这是在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意。当然也欢迎用各种手法进行拍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3 19:28 , Processed in 0.0079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