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八国联军手中买回国宝,日军出十根金条他也不卖,捐出获奖千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03:0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八国联军手中买回国宝,日军出十根金条他也不卖,捐出获奖千元                                                         2020-08-26 15:23                    
                          

清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这一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八国入侵京城。大言不惭地对11国宣战的慈禧吓得携光绪一路西逃,她没有时间带走紫禁城的各类国宝。
8月八国联军从紫禁城、颐和园抢掠的国宝不计其数。据一些八国联军晚年的回忆录中说,在抢劫中国的国宝时,俄国人和法国人,往往对很笨重的东西如纯金自鸣钟、纯金水缸等感兴趣,不能拿走,宁可大卸八块。

而英国人和日本人属于团伙作案,比较有组织性,日本人抢劫的战利品都要上交,这些日本兵也最狠,将大清朝户部仅有的300万两白银搬走。
《清裨类钞》记载,储存于翰林院的《永乐大典》大部分被八国联军葬身火海,八国联军还把《永乐大典》干脆拿去当砖头使用。

这一年的冬天,在黑龙江双城子,"长发福"杂货店的老板杨鉴堂正准备上板关门时,从远处来了一个沙俄军官,满嘴酒气,他把一件包裹往柜台上一放,冲杨老板说,给我十根金条,这些归你了。
包裹里有一件雕龙的玉瓶,沙俄军官直接说是从圆明园抢来的,还得意忘形地向他讲述自己在京城的烧杀抢掠的暴行。老杨开的不是古董店,但他打量了一下雕龙玉屏还是大吃一惊。

玉瓶为青白仔玉,长颈,瓶腹扁圆,颈部雕有一只蟠龙,龙爪前伸,护持宝珠。其实这只玉瓶取材一个典故“骊龙护珠”。传说,骊龙平常深藏于深水之下,宝珠含在骊龙嘴里。老杨还看到壶上雕有一首诗:捞取和阁盈尺姿,他山石错玉人为。一珠径寸骊龙护,守口如瓶意寓兹
题诗者的名字太熟悉了,正是乾隆。这便是乾隆最喜欢的国宝。乾隆还特别题诗一首,命玉工雕在壶上。老杨小本生意,但为人一身正气,他不忍目睹中华文物流落异邦,将店铺抵押换了3根金条,好说歹说给了沙俄军官,换回乾隆宝瓶。

从此杨鉴堂和儿子杨景韩两人开始了长达72年的护宝生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杨家有一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战乱不断,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军阀和日寇先后到老杨家搜索乾隆宝瓶,均一无所获。老杨临终前,对儿子说,乾隆宝瓶是国之瑰宝,再困难也不能卖。
杨景韩有时将国宝戴在身上,有时就埋起来,1929年有个军阀盯上了宝瓶,突然来家搜查,他没在家,军阀将他家的屋里屋外翻个遍,等他回来挖出宝瓶,居然毫发无损,随后他带着宝瓶定居山东。在过山东一路的关卡时,杨景韩一路上提心吊胆。一次,他遇到一队骑兵临时路检,挨个搜身,急忙将玉瓶藏入附近水塘之中,躲过了一劫。

1938年2月,日军一个小队长从汉奸那里打听到杨家有宫里的宝贝的消息,他来到老杨家愿意出十根金条换乾隆宝瓶。杨景韩说宝物在来山东的路上弄丢了。日寇哪里肯相信,将他吊起来拷打,后又掘地三尺,也没找到,只得作罢。其实,宝瓶已被他藏到了猪圈里。
到了六十年代,有一阵子大炼钢铁,他把乾隆宝瓶藏在猪圈躲过检查。直到1972年,已经80岁的杨景韩,将两代人守护了72年的乾隆宝瓶从猪圈挖出来,愿意捐献给国家。这件被八国联军抢来的圆明园国宝最后被烟台博物馆收藏,并成为镇馆之宝。

为表彰杨家人守护国宝的行为,奖励了1000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大钱,当时一般工人工资仅仅36元,一斤面粉两毛二,一斤猪肉八毛钱,七十年代100元钱可以供8个人吃3个月的。如果非要合算,相当于如今的15万元左右。
这件国宝遇到了老杨一家是幸运的,圆明园究竟有多少国宝被抢劫,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资料表明,中国国宝流失海外的,大约有160万件,被全世界的200多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收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1 22:08 , Processed in 0.0080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