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湘潭有多繁盛?三句唐诗,让人眼界大开 2020-11-28 11:19
湘潭有多牛? 很多人以为得清朝中期之后,湘潭才真正崛起。 实际上,湘潭虽非武汉那样的九省通衢,但地近湘江,交通方便,贸易发达,历史上,亦有小南京之称。 不过,这些更多是本乡本地人心中的荣耀。 因为多数中国人,所知道的,只有历史和语文教科书里,讲到的那些知识。 (曾经的语文书) 湘潭,从初中到高中,在历史书里出现的次数,我记忆里,大概不会超过五次吧。 关于湘潭的诗与古文,似乎是一篇都没有。 我们晓得随风潜入夜,花重锦官城的成都; 知道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扬州; 知道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般的苏州; 知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武汉; 就算是隔得不远的岳阳,也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比湘潭出名得多。 实际上,古人写湘潭,也不少。 其中又以唐朝为多。 通过他们的诗,我们可以串起湘潭那些被后人遗忘的历史。 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时,写过一首《湘潭偶题》: 远山酋萃翠凝烟, 烂漫桐花二月天。 游遍九衢灯火夜, 归来月挂海棠前。 此诗由远及近,便如我们看电影时,镜头慢慢拉至了眼前。 它既写白日桐花烂漫,更写夜晚火树银花。 九衢二字,形容湘潭街市,大道纵横,繁华不已。 与二三好友,这里穿到那里出,走累了,就到路边酒肆茶馆,叫点小吃,浅斟慢饮,谈天说地,不亦乐乎? (湘潭老照片) 最后一句尤为点晴,游完回家,月儿映照着院子里的海棠花,远离长安是非之地,又何尝不是因祸得福呢? 李白在《长干行》里,借一女子之口,思念行商的丈夫: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虽然写的是她做梦狂风四起,吹断了湘江边上的大树,但湘潭几日到,却也正说明,那个时候的湘潭,正是商人们的必到之处。 中唐许浑《送客南归有怀》有写: 绿水暖青蘋, 湘潭万里春。 …… 长安一杯酒, 座上有归人。 便像如今,北上广深,灯红酒绿,逛不完的街,看不完的戏,很多人嘴里说着要逃离,身体却又很诚实。尽管总感慨没有归属感,却又认为故乡回不去。 其实当年也一样,长安便是唐朝的北上广,不论读书的,做生意的,穷游的,不到那里玩一玩,住一住,就觉得枉投胎在大唐。 (长安 剧照) 长安米贵,居不易,多少人苦苦煎熬也要死撑,尝过世上最美的酒,又怎么还会对白水感兴趣呢? 许浑此诗,实际是告诉他的朋友,眼界放开点,唐朝这么大,热闹不止于长安,湘潭并不差,生活压力小,你很快就会喜欢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