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一生仁慈宽厚,始终相信:我三伢子是干大事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9 16:24: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母亲文七妹:一生仁慈宽厚,始终相信:我三伢子是干大事的                                                         2020-12-18 21:06                    
                          中国传统理念上总会有“好女人旺三代”的说法,如今看来真的有着很深远的含义,即便在普通百姓家,一个女人能否勤俭持家都决定着三代人的幸福,虽然这个时代赋予女性的权利更多、要求更少,可女性对于家庭的重要程度从未降低。
她们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妻子,在多个角色的不断转化中,淳朴又高贵的家风不断被传承,有太多风云人物的启蒙都是源于身后那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或妻子。
曾经,改变中国命运的毛泽东也有一位值得人们敬仰的母亲——文七妹,她本是富家女还是文天祥的后人,虽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对于子女如孟母般的教诲让四个孩子都最终得以成就
只可惜,临终之时她却未能见上心爱的大儿子毛泽东最后一面。

一、文七妹与她坚守的文氏家风
富饶俊美的湘潭韶山冲,湘乡县地处其中,文七妹就出生在那里的唐家圫,这位大山里的平凡女子却因为文氏祖上的存在而养成了温婉也刚强的性格,这也为她婚后的人生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文氏家族经过历代的努力之后,日子过得富足,家族上下几十口人更是其乐融融,尤其在文七妹的祖父文作霖去世后,妻子文贺氏勤勉持家更促使文家养成了一种可贵的家风,这也被后人尊称为文氏家风。
当年的文氏一家崇尚顽强向上、刻苦耐劳、勤俭持家、耕读并重。虽不是一方权贵,文家却还是靠着这样的家风传承出了一种难得的贵气,这一点在文七妹出阁之前就深埋于心。而文七妹与大山那一头毛家的结缘还有着不小的偶然。
祖母文贺氏在家中德高望重,孝顺子孙更是希望她能在死后安眠于风水宝地之中,就这样,文家一路找到了当时韶山冲并看中了那里的好风水,为了达成心中愿望,文家才将女儿文七妹许配给了韶山冲毛恩普的儿子毛顺生,而文七妹的命运也就因此而改写。
来到韶山冲,虽与家乡唐家圫都处于韶山滴水洞一带,可婆家有些冷清的生活让文七妹最初嫁人时特别不适应,好在有父亲的开导,文七妹逐渐成为了文静又恬淡的女子。
当丈夫毛顺生17岁、文七妹20岁时,毛顺生开始在外奔波,而文七妹则挑起了当家重任。

源于从小到大受到文家大氛围的熏陶,文七妹少了当时当家主妇的泼辣却拥有着难得的温婉,默默操持家务、抚养儿女。
最重要的是,文七妹是特别虔诚的佛教信徒,她对身边的人和事有着不一样的忍耐、慈悲、布施、平等,哪怕自己的生活很是困苦却也依然愿意对贫苦人抱有同情心。
就这样,文七妹与毛顺生前后孕育了五男二女,只可惜,其中四个孩子都夭折了,唯独剩下了三个儿子,也是如今人尽皆知的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文七妹始终传承的文氏家风对于她的这几个儿子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母亲的温柔守护对毛泽东一生的深远影响
在毛泽东对于幼年的回忆中,母亲始终是特别温暖的存在,她本是当地的大家闺秀也是文天祥的后人,虽没念过书却有着不一样的宽广胸怀。
平日里的母亲是家中最忙碌的人,侍奉公婆、抚养孩子,屋里屋外的生活琐事与农务都被文七妹打理得井井有条,宽厚的性格让她既能忍受孩子们的调皮也能忍让丈夫的粗暴专横。
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毛泽东有着这样一位好母亲,幼年时光依旧是难得的美好,而母亲文七妹也源于有家风纯正的文氏做后盾,给了毛泽东衣食无忧且可以受到教育的好生活。

在毛泽东出生不久,因为父亲外出当兵,父母便商议将他寄养在外祖母家,9岁之前,毛泽东几乎常年都是居住在那里的,外祖母一家不但热热闹闹还从不存在区别对待这样的封建偏见,外祖母对毛泽东这位外孙甚至比其他文姓后代还要慈爱,这也让毛泽东从小就感受到了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美好、诚挚。
有了文家强大的后盾,母亲文七妹对于毛泽东以及其他两个儿子的关怀真的是无微不至的,在三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总是伴随着严父慈母的存在,父亲毛顺生十分传统且不善于表达,因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三个儿子,还常常要求年幼的孩子干农活、记账。
文七妹从来不会因为看不惯丈夫的种种做法而言辞犀利,相反,哪怕父子发生矛盾,她也会在中间充当和事佬,用自己的温柔维系着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对于文七妹的乐善好施,丈夫毛顺生总是有些看不惯,而当文七妹看到自己的儿子毛泽东在外也会积极尽己所能帮助贫苦的人,她从不吝啬还会支持儿子这样做,甚至在一次毛泽东将取回来的猪钱分发给了沿途看到的贫苦人,文七妹都不曾抱怨毛泽东的大手大脚反而特别肯定儿子的做法。
就这样,当毛泽东辞别父母准备远赴他乡读书、见世面时,文七妹依旧深情地说:“我三伢子是有出息的,将来是要干大事的。”
这才是最无私与纯净的母爱,不夹杂一丝一毫的利益在其中,而文七妹竭尽所能为孩子们营造了最温暖的幼年时光,也让他们的内心在一生的时光中都充满力量。

三、临终母子未能见面,思母之情激励毛泽东砥砺前行
从远离家乡踏上求学之路时起,毛泽东也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人生,而她的母亲文七妹依旧是大山里普普通通的一位主妇,母子连心却也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文七妹从不会抱怨儿子在外奔波不曾在身边尽孝,相反,毛泽东做出的任何决定,母亲都是极为支持与赞同的。
其实,毛泽东对于母亲的感情一样很深,在他积极投身当年中国的革命运动中时,一有机会还会将病重的老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来照顾,母子俩的聚少离多从不曾将这份母子情冲淡,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都会默默思念着对方,这样遥远的思念是彼此给予的温暖与力量。
只可惜,1919年10月5日,文七妹重病离开人世,母子俩却没能见上一面。在文七妹离世前一天,毛泽东还在领导湖南人民开展驱张运动,当他接到了母亲病重的紧急家书急忙赶回家时,母亲已经过世两天了。而据家人说,文七妹在临终之时依旧呼唤着毛泽东名字,心心念念同样是见到大儿子最后一面。
在母亲的葬礼上,毛泽东写了一篇《祭母文》与两幅挽联,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被他表达得淋漓尽致,没有人会质疑文七妹身为母亲的伟大,因为有了她的至真至纯,也才为毛泽东的一生辉煌奠定基础,在此之后,思母之情更是激励着他砥砺前行。

结语
一生育有三男一女,兄妹四人也都取得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高度,大儿子毛泽东的人生成就有目共睹,二儿子毛泽民是中国国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三儿子毛泽覃同样为中国武装革命做出贡献,养女毛泽建也是革命烈士。
文七妹始终是一位韶山冲的普通女子,她没有多么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甚至对于外界是非一无所知,可就是这样一位女子,甘愿用自己的善良去温暖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儿女们前行的路,这就是耀眼的母性光辉。我们身为后人,在敬仰伟人毛泽东的同时,更不要忘记他的背后有一位平凡却伟大的母亲——文七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3:33 , Processed in 0.0085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