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匠因乡里禁酒,给毛主席写信抱怨,收到暖心回复:秋后可喝一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19:58: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木匠因乡里禁酒,给毛主席写信抱怨,收到暖心回复:秋后可喝一点                                                         2021-01-13 21:50                    
          1952年夏天,韶山大坪一带出现粮缺猪贱等情况,就是粮食紧缺了,韶山地区的乡政府为了节约粮食,就提出了禁酒的措施。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啥一缺粮食就禁酒。
因为那个时候的酒大多都是粮食酿的,在缺乏粮食的时候禁酒是古代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因为缺乏粮食而推行禁酒令,喜欢喝酒的孔融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甚至还与曹操进行了一场关于禁酒的大讨论,最后是以孔融被杀而结束。
在韶山乡政府下达“禁酒令”后,乡里有一位叫张有成的木匠,是一个“酒蒙子”,对于乡政府的禁酒措施也是十分不满,一气之下,便给在北京的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反映了乡下禁酒及粮缺猪贱的情况后,抱怨了几句,发发牢骚。
这种敢写信跟毛泽东抱怨没有酒喝的人,全中国估计也找不出来几个。
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家乡韶山的来信十分谨慎,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拉关系找工作的,想要到北京来看他的,他都是极力反对的,丝毫不会顾忌同乡的情面。
这个张有成,不过是韶山的一个木匠农民,跟毛主席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竟然敢写信向毛主席抱怨没有酒喝?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接到张有成的来信,毛泽东若有所思,7月7日耐心的回信安慰道:
  有成兄,前后来信都收到了,谢谢你。
  你于阴历五月初一给我的信很好,使我晓得乡间许多情形,粮亏猪贱,近月好些否?
  文家诸位给我的信均收到,便时请你告他们一声,并问他们好。
  乡里禁酒是因缺粮,秋收后可能开禁,你们也可以喝一点了。
  此复。顺问安好!

对于乡里禁酒的政策,毛主席不清楚状况,也不能贸然插手地方政府的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当时毛主席就给他的堂兄毛宇居写信询问道:
  宇居兄:
  接张有成兄的信,乡里缺粮猪贱,不知现在好些否?
  方便忘将乡情赐告。
在没有收到毛宇居回信的情况下,毛主席已经给张有成写了回信,也就是上面那封,不但耐心的解释了乡里禁酒的原因,还暖心的安慰道“秋收后可能开禁,你们也可以喝一点了。”
可见,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张有成的关心,让人不禁心生疑惑?
这个张有成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让毛主席如此挂念,连喝不上酒这点小事都要向主席“报告”?主席还要写信安慰?
说起来,张有成跟毛泽东并没有过多的交情,有人说他是毛泽东的发小,其实是有点夸大了,他只是唐家托的一个普通村民,会点木匠活,跟毛泽东认识,但也仅此而已,所以,只能算作是同乡好友。
张有成为人老实厚道,善言谈,有胆识,家住在湘乡大坪村,因为会点木匠活,距离唐家托很近,跟在唐家托的文家关系很好,文家需要做木匠的活,都找张有成来帮忙。
而文家就是毛泽东的外祖父家,因为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在生下前两胎的时候都夭折了,生下毛泽东后就把他送到娘家唐家托去抚养。

由于毛泽东从小生活在唐家托,所以跟张有成熟悉一点,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到唐家托去走亲戚的时候,也碰到过张有成在文家干活,对张有成的手艺非常赏识,自己家里有制作家具等活计,也来找张有成。
毛泽东对张有成很亲切,但是也仅此而已。
毛泽东16岁离开家乡去求学,基本很少回到乡里,一直到毛泽东1925年回韶山开展革命活动,才又与张有成等人亲近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韶山的乡亲们纷纷给毛主席写信,很多跟毛泽东沾亲带故的人都很想念毛主席,能够有这样的亲戚,谁都会感觉有面子的。
然而张有成却迟迟没有写,他自认为自己跟毛主席的交情不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给他写信,万一人家想不起我张有成这一号人物,那面子往哪里放啊!
毕竟现在的毛主席,已经不是过去的毛泽东了,平时工作日理万机,哪里还能想起曾经的同乡友谊。
然而,在韶山的张有成却并没有想到,毛泽东其实并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当唐家托的文涧泉和文运昌等人到北京时,毛泽东就主动跟他们询问了张有成的事情,并且提出想要邀请张有成来北京叙旧的想法。
这是相当罕见的事情,如果看了毛主席在建国后给他人的来信,就会知道,在毛泽东给家乡亲友的回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不要来京”,并且一再声明:“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

对于没有打招呼就来北京的,毛主席甚至说到要自己解决路费,而那些想要找工作的,更是搬出了“不介绍、不推荐、不写信、不说话”四不主义。
毛主席的表兄文运昌想寻求一份工作被毛主席拒绝了,另一位表兄文涧泉在回北京的时候,想要坐飞机回去,也遭到毛主席的拒绝,让他坐火车回去。
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待遇是,此时此刻,毛主席竟然主动邀请张有成到北京去,实在是有点让人想不通。
1951年9月,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来到张有成的家里,告诉他一个“大消息”,让他准备准备进北京去见毛主席。
张有成甚至有些不敢相信,韶山冲与唐家托那么多的主席亲戚,好多人想去都去不了,怎么会邀请他去北京呢?
甚至一度怀疑是毛宇居在开他的玩笑,当毛宇居义正言辞地说到,此去只有三个人,除了毛宇居和张有成外,还有文梅清,这才让张有成意识到不是开玩笑。
毛宇居是毛主席的堂兄,有些文化,因为很多毛家的亲属都是朴实的农民,连字都不会写也不认识,所以,毛泽东写信给家乡的时候都是发到毛宇居那里,然后由毛宇居转达给父老乡亲。
当时的毛宇居已经70多岁了,却成为毛泽东联系乡亲的“信鸽”,乐此不疲地把韶山乡亲的话传递给毛主席,也把毛主席的思念传递给大家。

而文梅清则是毛泽东的表兄,是唐家托文家人,少年时跟毛泽东的关系很要好。
早在1951年夏天文涧泉与文运昌到北京后,毛主席就询问到:“十七哥怎么没来北京?”毛主席嘴中的十七哥就是文梅清。
文涧泉回答说:“你又没请他来,他如何好意思来?”
此时文梅清也是文家诸表兄中尚且健在的、唯一没有来过北京的了,所以,毛泽东才邀请毛宇居带着文梅清一块来。
毛泽东在邀请他们三人一块来北京的时候,再三交代,十分想念你们,但是工资有限,招待不起太多人,只要你们三个来了就好。
这更让张有成感动了,自己不姓毛,也不姓文,想要攀点亲戚也攀不上,主席竟然会邀请自己去?
尽管不确定为何要自己去北京,但是张有成还是十分高兴,他本来就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在韶山待了一辈子了,有机会去北京,那还管他三七二十一,于是找了一套干净的衣服,到北京去不能丢主席的面子。
1952年9月23日,毛宇居、文梅清和张有成三人到达了北京,一下火车就被安排进了中南海。

毛主席和大家亲切的握手,张有成自认为自己跟主席交情不深,因此一直往后“稍”,毛泽东在与毛宇居和文梅清打过招呼后,就主动将手伸过来对张有说:“张一哥,好不容易把你盼来了,欢迎欢迎呀!”
再一次让张有成感觉受宠若惊!
后来他们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往事,毛主席说:“一别20多年,想不到我们还是见了面,这要感谢你。那一次若不是你胆大沉着,掩护了我,我差点命都没了哩!”
这一句话可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难道张有成救过毛主席的性命?难怪毛主席一再邀请他到北京来。
毛主席说到这里,张有成才想起来,自己好像真的救过毛主席的命,只不过时间太长了,如果不是毛主席主动提起来,他可能都忘了。
这个事情,要说到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不但举办了农民夜校,还创建了中共韶山第一个党支部,领导农民打土豪,斗恶绅,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张有成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农运斗争中来。
然而毛泽东的这一系列革命活动,引发了地主豪绅的敌视,多次密报反动当局,要他们派人来抓捕毛泽东。
有一次,毛泽东在开展农民运动期间,遭到湖南军阀当局的针对,要来抓捕他。

毛泽东得到消息后,立即向湘乡跑去,为了躲避敌人的追踪,毛泽东情急之下跑到了大坪村里的张有成家里。
张有成一看毛泽东的样子,就已经猜到了七八分,立马把毛泽东藏了起来,敌人很快来到了这里,询问张有成有没有见过一个穿蓝长衫、蓄西式头的人,张有成说:“看见了,他从山上往湘西跑了。”
敌人一听,直跺脚说道:“那你怎么不抓住他?”
张有成憨憨地说:“一个教书先生,抓他干啥?”
一句话把敌人给唬住了,在他们看来,张有成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可能说谎,反而耐着心跟张有成解释说:“啥子教书先生,那是共产党!”
张有成一听,立刻戏精附体,哆哆嗦嗦地说:“我怎么晓得他是共产党。”
在张有成精彩演技之下,将这些敌人骗得团团转。
敌人走后,毛泽东从藏身之地出来,对张有成连声道谢,为了不连累张有成,那边还有工作要去处理,决定马上离开张家。
张有成担心毛泽东现在出去有危险,不但把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给了毛泽东当盘缠,为了护送毛泽东,还找来一顶轿子给毛泽东打掩护。
张有成把毛泽东乔装打扮成一个郎中,和毛福胜等人抬着轿子掩护毛泽东大摇大摆地出去。

在途中遇到另一伙敌人的盘查,问张有成“看见毛泽东没有?”
张有成再次戏精附体,放下了轿子后,以一个老实人的表情说:“什么毛泽东、毛泽西,我没看见!”
敌人又问张有成轿子里抬的是谁,张有成就说是:“郎中先生!”
敌人想要掀开轿子来看,张有成就说:“我们家病了人,十分病到九分,得赶快抢救,你们胡缠干吗?”
这时,毛泽东也在轿子里泰然自若地说:“我是本地的郎中,又不是见不得人的,要看就让他们看看吧。”
听了毛泽东的声音,再加上张有成老实巴交确实着急的样子,也就没有多心,给他们放行了。
越是看起来老实的人,骗人才越不容易让人起疑心,可以说,如果不是张有成,毛泽东那一天还真就有可能有危险。
放过了张有成一行人,这些人又跑到毛泽东的家里去抓人,结果扑了个空,也许他们一辈子也想不明白,布下了天罗地网,毛泽东又是如何逃了出去的呢?
估计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是一个农村老实人给他们上了一场谍战大剧。
张有成也是事后才知道,这些拦路的人是湘潭县派来的,奉湖南大军阀赵恒惕的命令来找毛泽东,并且下了命令,抓到后不用上报就可以就地正法,当时回想起来,还有一些后怕。

但是时间长了,张有成早就把这些事忘了,在土地革命时期,每天都需要跟反动派斗智斗勇,谁还记得这些哩。
张有成虽然忘了,但是毛泽东没有忘,不管后来遇到了怎样的凶险遭遇,他都没有忘记当年张有成的救命之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一直找机会让张有成到北京来,但是新中国百废待兴,他也有很多事务需要繁忙,而且自己也没有过多的钱就给老乡当路费,让他们到北京来。
到了1952年,才邀请张有成到北京来,在京期间,张有成受到了毛泽东的特别礼遇,在一次家宴上,毛泽东把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叫到身边,向她们做了介绍,尤其郑重介绍了张有成。
毛泽东知道张有成爱喝酒,因为木匠干活很辛苦,喝酒才能解乏,毛泽东也亲自作陪,与张有成等人把酒言欢。
张有成就这样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除了在北京游览名胜古迹外,还特意安排了他们到天津去看收回来的外国领事馆等洋建筑。
现在依然能够看到,毛泽东与毛宇居、张有成、文梅清四个人在中南海舍和堂的合影,在照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张有成朴实的农民形象。
在张有成快要离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送给张有成很多礼物,没有虚的,一件呢子大衣,一双皮鞋,一顶帽子,一口皮箱,全是实用的东西,据说还有一箱茅台酒。

临别之际,毛主席握着张有成的手,惇惇嘱咐他:“每年要给我写几封信,不写别的事,就写家中事,村里事,高兴的事和恼火的事。”
最让张有成感受温暖的,还是毛泽东的 “格外”照顾,在张有成回到家乡后,人民政府每个月发给他150斤的大米,让他再也不用为温饱的问题担忧了。
平时也就喝喝小酒,干点木匠活,但是1952年夏天,闷热的天气里,乡政府为节约粮食而禁酒,于是想到了离京前的嘱托,有“恼火的事”就给主席写信,因此就有了文章开头,张有成写信给主席,抱怨没有酒喝的事情。
张有成从来没有写信求主席什么事,既不让主席给安排工作,也没有让主席给特殊照顾,所以,他给主席写信,丝毫不会顾忌,而主席也难得看到张有成的率性。
对于乡政府禁酒的事毛泽东随后就向别人打听了,但是在不置可否的情况下,还是安慰这位喜爱喝酒的同乡大哥,表示秋收后开禁就可以“喝一点”了。
让人读来忍俊不禁,这个张有成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也就他敢给毛主席写信抱怨没酒喝。
只不过可惜的是,秋收过后的当年冬天张有成就病逝了,谁也不清楚他到底喝没喝到酒。
第二年,张有成的弟弟张四维写信给毛泽东,才得知“好大哥”张有成去世了,在1953年9月8日给张四维的回信中深情的写道:“有成兄病逝,深为悼念。”
参考文献:赵志超《毛泽东和他的三位乡亲》湖南文史 2001-08-15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17:49 , Processed in 0.0080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