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理探究】地理老师发现的中国地图里暗藏的天机已经泄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09:4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惜晖 于 2021-2-28 09:48 编辑

【地理探究】地理老师发现的中国地图里暗藏的天机已经泄露!                    2021-02-28 06:20                    

欢迎转载转发分享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每日每篇精品推文

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怎么办?来读长河飞舟的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 山西 河北
汉中 中原 山东
巴蜀 荆楚 江东

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 1000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我们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天下名关——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夹在崤山与黄河之间,旁边就是三门峡,与中条山隔河相望。也就是说,无论从南边还是北边,除非大范围迂回,否则很难绕过这里。它牢牢扼住了关中与中原的咽喉。只要守住这里,中原势力很难进入关中。战国时代,就有好多次多国部队攻打函谷关未遂的事情。
除了南边的秦岭之外,关中西边是陇山,北边也是群山环绕,只有东部边界的黄河算是稍稍容易过的地方了。所以战国时期秦魏对河西之地展开激烈争夺,争的其实就是关中的门户。
另外,除却函谷关,关中东南有武关通向中原,西南有散关通向汉中,西北萧关则是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上的重地。这四关史称“关中四塞”,差不多是进出关中最直接的四个直线出入口。其余的路,走起来就不大方便了。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关中就成了进可攻、退可守,安全而又富庶,这就难怪“得关中者王天下”了。

山西(西边和南边的黄河边界很明显,大家注意一下东边的太行边界)
02:山西
从关中向东,便是山西。所谓“山西”,是说太行山脉以西,指的是黄河“几”字右下角的直角弯与太行山夹出来的一个长条地带。
这也算是一个被包起来的地方。东面太行山脉极长,其间只有著名的太行八陉与东面的河北相通。它西面和南面的黄河内岸还有吕梁山、中条山为屏障,北面便是中华与蒙古草原的重要分界线阴山山脉。阴山以南,云中、雁门这等重要关隘把守着中国的北面门户。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整个山西地区,就像楔子一样插进关中与河北之间,是整个中国北方的枢纽地带。战国时秦图大业,商鞅力主首先攻魏;楚汉相争韩信略定北方,也自山西始。日后更有不计其数的大战在山西地带展开。
但山西内部的地形,就不像关中那么好。虽然一条汾河贯穿南北,可其间大小山脉交错纵横,使得山西很容易分裂成小的政治集团,所以历史上经常由外部力量统一山西。而山西一旦统一起来,由于它四面均易守难攻,就成了一个极佳的战略地带。

03:河北
从山西向东,来到河北。河北,自是指黄河以北。它南面是黄河,东、西、北三面又分别由渤海、太行山、燕山所包,据此亦可割据一方。
然而河北之地,没有关中八百里秦川的富庶,也不如汾河流域各平原丰饶,反而还饱受黄河改道的水患。自古它都不是一个经济发达地区。
但有一点,河北民风彪悍。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自古闻名天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河北更是中国骑兵的重要产地。因此,凭借河北精兵,妥善运用,亦可与天下争雄。

04:山东
由河北向南跨过黄河,便是山东。
前面讲关中、山西、河北,都说了四面屏障。可是对山东来说,没有。它除了东面的渤海、黄海算是安全之外,其余三面,几乎无险可守。整个山东地区一马平川,一打就穿。战国时乐毅一口气吃掉整个齐国,然后田单又一口气将整个齐国吃回来,这种事情,也只有在山东地区才会出现。
但山东却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这里很富。
山东渔盐之利天下闻名,而且山东也是中国传统的工商业发达地区。平原之上,粮食自然也相当充足。此地便成了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基地。
对于山东的战略地位,清代地理大家顾祖禹在他的名作《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山东以自守则易弱以亡,以攻人则足以自强而集事。“堪称至理。

05:中原
山东向西,便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自古战事最为激烈的地区——中原。
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尽管没有什么割据势力是从中原起兵的,但任何有野心的人物,心里都装着一个中原之梦。
至于中原地区究竟是个什么概念,说起来却有些复杂。我们只得将其再细分,划成四个小区域。
三川 河内
南阳 淮上
西北,为三川河谷。所谓三川,指的是黄河、伊河、洛河冲积出来的小平原,中原重镇洛阳正位于其上。三川地区除了北临黄河之外,三面环山。山间亦有险关,西面是函谷,东面是成皋,南面是伊阙,北面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孟津。这四处都是历史上的知名地带。函谷自不必提;当年刘邦为了给韩信的战略包围赢得时间,顶住项羽的疯狂进攻,守的便是成皋;战国时秦国与魏、韩争夺伊阙,白起斩杀二十四万人,足见此地之重要;周武王”八百诸侯会孟津“,虽有传说成分,但也能说明孟津的地位。三川河谷,可谓中原的重中之重。
西南,为南阳盆地。此地地势虽说不上有多险要,但确实是兵家必争的枢纽之地。它北面,是中原重地洛阳;西北面的武关是关中门户;南面的汉水、方城山又是荆楚的门户;另兼西接汉中、东临江淮,四通八达,不可不取。历史上,围绕南阳盆地两大重镇宛城、襄阳,发生的战争故事数不胜数。
东南,为淮河上游地区。此地最大的特点,河流众多,淮河、汝河、颍河、涡河、汴河等等,水运发达,堪称中原水系的命脉所在。我们知道在古代,河运极其重要,走水路比走陆路便宜太多。因而掌握这片地区,对于本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又加上南面靠着大别山,是中原少见的有所屏障之地。
东北,是太行山与黄河夹出的一个区域,是关中、山西、河北、中原之间的一个过渡地区。汉代在此置河内郡,郡治在今河南沁阳地区。在即将讲述的刘秀统一战争中,此地便被刘秀定为兵马、粮草的转运中心。可见这里与中原其它地区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点击查看更多劲爆小视频。
以上讲到的五大战略要地,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基本属于我们概念中的北方。在历史进行到公元前后,中国北方的生产力水平,远胜南方。因此以上五个地区,是之前历史的主体地区。但下面的四个地区,将在日后的历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整个中原:
西北洛阳附近为三川河谷
西南以襄阳、南阳(即宛城)为中心为南阳盆地
东南为淮河上游
东北黄河流域为河内

06:汉中
中原西边,为汉中。汉中地区,是秦岭和巴山之间夹出来的一个长条地带。秦岭隔开了汉中与关中,巴山则把汉中与巴蜀分在两侧。
汉中这个地方,在九大战略要地里面差不多是最小的。单独占据汉中,很难成事,必须要向关中或者巴蜀挺进,才能把根据地建得更加厚实。所以汉中的意义,主要在于与关中和巴蜀的联系。
汉中与关中隔着秦岭,其间只开了四条谷道曲折相通。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陈仓道自不必说,韩信暗度陈仓之策已是中国战史的经典,它的北口正是关中四塞之一的散关。褒斜道并不出名,但却开发最早,当年司马错正是从此道进入汉中,进而拿下蜀地的。傥骆道最为险峻,极少用兵,更加少为人知。而子午道却由于《三国演义》的宣传而极其有名。它实际上是公元5年才开发出来的,而且相比其它的谷道也有些绕远,当时不太受重视,所以魏延才觉得能起到奇袭的效果。
至于汉中与巴蜀间的巴山之中,谷道更少,只有两条。其中直通成都的叫金牛道,由于路途最短,最直接,所以为兵家必争。道上的剑门关也是古代名关之一,李白《蜀道难》中创造的名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说这儿的。金牛道东边,还有条米仓道,就需要从巴中、阆中,绕到成都了。

07:巴蜀
下面我们就顺着这两条谷道穿过大巴山脉,来说说巴蜀之地。
就防御的角度而言,巴蜀比关中更加稳固。其南面是云贵高原,西面是青藏高原,敌人根本不可能攻上。仅有的两条通路,在北边和东边。
北边我们说过了,掐住剑门关,守住米仓道,便可保巴蜀腹心成都的安全。而巴蜀的东面门户,在重庆。重庆是全国有名的山城,因此从东面陆路进攻巴蜀,几乎不可能,只能走长江水路。而巴蜀又位居长江上游,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顺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难,加之有三峡阻隔,可谓万无一失。
所以说,巴蜀之险,几不可破。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崇山峻岭太多,外面不容易进去,里面也不容易出来。因此巴蜀最容易出现局部割据的势力。然而,一旦巴蜀脱出局域,则变得极其重要。与东面的荆楚相连,则占尽长江天险,足以与北方抗衡;与北面的关中、汉中相连,则可顺流而下,直取荆楚、中原。加之成都平原也是一个巨大粮仓,使得巴蜀虽不是兵家必争(因为很难打下来),却是得之可安天下的重地。

08:荆楚
从巴蜀向东,跨过长江三峡,便是荆楚之地。这是整个南方的枢纽地带。与巴蜀相连,则顺江而下,江东岌岌可危;与江东相连,则据守三峡,足可困死巴蜀;又凭借长江、汉水之险,堪与北方对峙。任何一个立足于南方的政权,如果不拿到荆楚,就不会任何前途。因此,有人统计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里有七十二回提到荆州,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历史越往后发展,长江流域越发重要。

09:江东
我们再从荆楚顺江而下,便来到了我们九宫地域的最后一站——江东。
由于长江在安徽境内拐向东北,所以长江中下游的皖东南、江浙一带,历史上又称江东。此地是中国地图上水网最密集的一个地方。因而北方铁骑要想从此地跨江南渡,几乎不可能,必须取道荆楚。因而江东政权只要在西线防住荆楚,便足可割据一方。若能拿下荆楚,便有望争雄天下。春秋时期吴国可以置其余大国于不顾,盯着楚国打,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没想到侧背出了个越国,才骤然灭亡。若吴越连成一体,则大事可图。
又由于发生在江东内部的战事极少,北方由于战乱所致的流民大量涌入江东,使得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是越来越发达。江南鱼米之乡,三江五湖之利,此地便渐渐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所在。
江东政权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与它隔江相望的江淮之间地区,常常是各方势力的真空地带。它便很有机会跨过长江,在江北淮南之地建立根据地,为北进中原做好准备。

10:简论
关中、河北,居高临下,为天下之上游,西北、东北之边患,泰半源于两地。
山西又为关中、河北之上游,自古山西攻河北易,河北攻山西难,如高欢之并尔朱,则追亡逐北之余也。刘秀之入河东,则所对皆乌合之众也。
山西的优点是形式完固,自成一国,应有尽有,春秋时晋以此立国争霸,缺点是出击不如关中、河北平坦方便。山西吕梁、太行包住的中间类似于一个葫芦,葫芦腰容易被切断。
山东似一小关中,故齐之地,东有大海,西有大河,南有穆陵关,亦非全无险要可守,且擅渔盐之富,也是根据地的一选,后期运河发达,更是掐死北方咽喉,朱元璋取大都,则先定山东,断其运道,不过确实是利攻不利守。
洛阳西有崤山、函谷,东有荥阳、虎牢,北有黄河、孟津,南有龙门、伊阙,看似天险,实为天牢,因为从四处险固进至洛阳城下,都只须一天,战略纵深狭小,所以张良反对在此建都。
后来李世民灭王世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攻占洛阳周围的据点上,等到占领四处险要,反而方便唐军阻断救援,王世充空有河南、安徽的大量援兵,只得做了瓮中之鳖,就连来救的窦建德也屯兵虎牢关下,被李世民寻机一并灭了。唐军河阳之溃后,李光弼弃洛阳守河阳,就是把史思明关进了天牢,任自己揉捏。可见洛阳看似天险的迷惑性害人不浅啊。
此外,方城山似在伏牛山与桐柏山交界之处,南阳盆地北端,而非南端。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比喻说法,二地貌似相距甚远。
楚灭申、邓,得方城,强则从此进取中原,宰割陈蔡郑宋,弱则退入方城,据此自守,晋人悬师在外,束手无策,且由于山西南下不易,晋人行动常比楚人慢半拍,直至用孟献子之策筑城虎牢,取得战略前沿。
荀文若曰:昔汉高据关中,光武定河内,皆深根固本以致天下。
后汉之世,寇恂则比于萧何,邓禹则差强张良,耿弇则仿佛韩信,但又都是缩水版。
以下内容来自问答平台知乎:
01:为什么东周时的齐国灭亡之后,今山东省地区再没有作为独立而有重要影响力的割据板块出现过?
齐鲁的战略形势就是因为地理吃了亏。黄淮海平原一马平川,华北一体,山东丘陵地势稍高,但实在没有资质可以摆脱和燕赵淮泗一体的大格局。
山西同属华北。但西有黄河,与同样黄土高原的关中隔断,东有太行,与河北山东隔断。所以北方分裂,关中与河北为两个中心争夺北方,山西夹在其中,谁有了晋阳这个砝码,谁就基本稳赢了。
山东齐鲁不同。东边靠海,虽是边角,但没有秦楚那样大后方战略纵深。
更加没有肴函那样雄视天下的险要,他的命运只能被定格在附属于以河北为中心的关东集团,或臣服于以关中长安、河南洛阳为中心的北方、大一统天下。
偶然有几个例外爆表的超常表现。但也就蹦达那么几下。
但是说齐鲁之地内乏强兵,这就太绝对了。
齐国的崛起,占了开发优势、边角地理天然决定,以及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一点。齐国开发的好,和中原一样甚至后来居上,现在也是,人口前几的人口资源大省。
人口分布密集,人口资源充足。
最直观的表象是什么?
人口多,从事农业人数足够,经济发展支柱完备,兵员充足,一整个逻辑链条下来,结果就是军事能力强!
岂不闻战国齐技击,魏武青州兵乎?
综上两点,这样一个有强大军事潜力的地方,同时又没有险要的地方,想控制他怎么办呢?
把他分割了!
齐鲁地大。秦并天下三十六郡,齐地分为齐郡、琅琊郡、薛郡三地。
刘邦出于其他考虑把整个齐地封给了大儿子刘肥,希望凭借齐王七十余城的强大力量牵制吕氏。后来铲除诸吕,内有周、陈勋戚,外有齐王宗室,朱虚侯居中协调,一举事成!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
可惜最后帝位没落在齐王支系上,给了戍边母家地位低微的代王文帝。
吕后已经早于文帝开始把齐国瓜分削弱了。

汉代的情况,看这张图就够了。齐鲁之地被青州、兖州、徐州瓜分,三州治下十数个郡国。这样你还能希望他作为整体有啥作为?

再给大家看看齐鲁在春秋战国时的大致范围。面积要比现在山东一省要大得多。还有它最盛时的声威,青州齐鲁本地,河北河南三大区域交接交通枢纽:兖州大部。再控制淮泗。这不是和秦国一样的东西二帝,还有别的人选吗?!

这是剧本乐毅伐齐的疆域全景。当然,这时候是齐国刚吞并宋国,很快就五国伐齐。齐国过度扩张成了众矢之的。之后复国达到了它的理想疆界。

战国时三晋错综复杂的交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是大难点,我曾经研究过,韩魏易地,赵魏易地,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就这样,自秦汉之后,对这个有军事潜力、无险要地势的齐鲁,历代进行了尽可能最大化的分割治理。他想割据有所作为都难。
天下大分裂时一般作为以河北为中心的政治集团附属组成部分。大一统就被管的死死的。

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中晚唐淄青镇成为全国最大藩镇,为祸百年。
之后的时代,全国政治中心东移,长安、洛阳、南京、开封、北京。京杭运河,南北沟通。山东位于南北两个政治中心,南京北京交通必经之路。给控制的不能再死了。实在蹦达不了了,乖乖听两个老大哥的话。
综上,因为历代对齐鲁地区行政地区的规划施行分割压制政策,加上自身外无险要的特点。
齐鲁地区本身很难以在历史进程中以自己为核心根据地统治天下,说白了就是不适合做京畿,全国政治中心。
偶然的几个历史机会凭借军事潜力起家可以,比如:魏武帝借兖州之地,青州之兵起家。但发迹后,仍旧必须要把政治中心迁往河南内地,天下之中。
02:为什么秦汉以降,崤山、函谷关作为关隘的防御效应远不如先秦时期那么大,以至于后世史书上都不再怎么提及了?
文:三种不同的红色
先说说函谷道的问题。
函谷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广义上的函谷道,指的是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长140里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直狭小,事实上,它虽然非常险峻,倒也没有到“深险如函”的地步,中间也有好几个地方可以离开这条函谷道而转入他途。
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狭义上的函谷道,这条道路长度仅仅15里,它其实是稠桑原上的一条裂缝。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原北面流过,紧贴着原壁,所以东来的行人要进入关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从这条裂缝通过。这条裂缝中,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真正的是“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古代形如函谷关之险要,往往用一个词来形如,叫“丸泥可塞”,这四个字真不是夸张,函谷确实是丸泥可塞。
函谷关就位于这条裂缝的开口处,也就是今天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在稠桑原的东面,也就是函谷关的关前,就是弘农河(提起这条河,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但它有条支流却是大大有名,叫做断密涧,即李密丧命之所,将军犯地名啊)。今天看来弘农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因此弘农河就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渡过河之后,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原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的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无论敌人有多少兵马也无法摆开,这是函谷关又一险要之处。

这是函谷关的模型。两边高地即稠桑原,中间裂隙即函谷,关城建在裂隙口,关前即是弘农河(模型没有显示出来)。
到今天,由于水土流失函谷已经基本湮没,但还有遗迹可寻。在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有一条沟壑,长7里,深有17米,这就是当年函谷的遗迹。

这是谷歌地图上的函谷遗迹,那条纵贯东西的大沟就是当年函谷,王垛村所在就是当年的函谷关。
从地图上来看,稠桑原上道路纵横,毫无天险可言,那为什么古代非要钻那条函谷呢?那是因为古代的稠桑原上都是森林,——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了,“稠桑原”,可知其上桑树是何等密集。其实不单单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崤山到潼津,古代称作“桃林之塞”,又叫“松柏之塞”,可知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春秋时晋国曾派人驻守桃林之塞,以遏制秦国东进。其实驻守的地方就是后来的函谷关。——正是由于原上森林密布,人不得通行,只能在原体的一条裂缝中行走。所以只要扼守住这条裂缝,就能断绝东西交通。

这是今天函谷的模样,这么窄小的一条沟壑,自然是千百年来缺少维护塌方淤积的结果,但从这里却可以明显的知道什么叫做“丸泥可塞”。
函谷关为什么后来荒废了?
那是因为在汉武帝年间,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300多里,挪到了新安。
为什么汉武帝要把函谷关挪到那地方去呢,按照传统的说法,说楼船将军杨仆,数立大功,但深以自己为关外之人而羞耻,因此向汉武帝请求,不愿封赏,但愿为关内人。于是为了照顾他,汉武帝就把函谷关向东移动了300多里,把杨仆的家乡圈了进了。现代有一些学者(如辛徳勇)不认同这种说法,说简直胡扯,杨仆算个神马东西,汉武帝犯得着为了他挪动函谷关?汉武帝挪动函谷关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扩大关中的领地。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是汉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关城,并命名为函谷关,把原有的老关城毁弃,在其上建立了弘农县。
这样,从汉武帝开始,所说的函谷关就不再是战国、秦朝时说的函谷关了,而是新安县的那个。
但是,新安的函谷新关形胜远不如故关,在战略上的意义大大降低,而且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因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了,比如赤眉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绕过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也就是函谷故关),由于弘农没有防御,因此得以轻松进入关中),所以新关的知名度远远小于故关。
正因为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关,所以新关虽设,但故关的战略任务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弘农县来承担罢了。但函谷关的荣耀毕竟雨打风吹去,我认为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新关迁置之外,故关(即弘农)附近的地形变化也应该是重要原因。
函谷故关的天险,实际上依赖于两点,一是黄河紧贴着稠桑原北壁而走,不留一点空隙。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人不得通行。但这两点都是非常容易发生变化的。
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质疏松,非常容易流失,特别是在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现象非常明显。一开始时,黄河紧贴着稠桑原,但随着河流不断冲刷,河道不断下切,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而这河滩一旦形成,函谷关的天险就将不复存在,因为人们都从河滩走了,千军万马不再挤函谷那条裂缝了。
河滩的这条新路,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了,曹操征伐关中,因嫌函谷险恶,于是命令许褚于故关以北十里处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关城,史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这条道,其实就是在黄河裸露出的河滩上形成的。随着新路的开辟,函谷故关的战略重要性极大的降低了。
汉代弘农县城在函谷故关的关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时将县城移往黄河边,其实就是为了封锁河滩上的那条新大路。从此之后,县城就一直在黄河边上,直到解放后,因为要修建三门峡水库,才将灵宝县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地方。
另外,稠桑原上森林的消失,也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那些森林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已经无从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森林的消失,必然导致函谷关丧失其战略意义。
再说潼关。
潼关之名首见于史册,是曹操大战马超,所谓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是也。因此有理由相信,潼关始建,应该在东汉末年。

函谷关、函谷新关、潼关关系图
潼关的地形也非常险要,它位于渭河与黄河的交汇点,春秋时称渭汭,对面就是黄河的重要渡口风陵渡。在黄河的南面,有两条河流,西面的一条叫潼水(这也是潼关得名的原因),东面一条叫远望沟,在潼水(及其支流禁沟)与远望沟之间,是一个塬,宽有两公里,高六、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在塬的北面就是黄河,和函谷关一样,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没有任何空隙,使得每个向西行进的人,都必须通过原上,而再无其他路可走。
要登上塬,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行,叫做黄巷坂,这条路和函谷一样,南面紧靠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一孔道,宽仅数米,也是丸泥可塞,非常险峻。这条黄巷坂,当地人也叫“五里暗门”,“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时,央视有一纪录片《孙子兵法》,片中编导人员走访潼关,在五里暗门经过,即使在屏幕中看,其险峻也是令人心惊胆战。
前面说函谷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函谷道仅仅指稠桑原上的那条孔道,但广义的函谷道指的是从函谷关到潼关整个140里长的道路,这140里的道路,其起点是15里函谷,其终点就是黄巷坂这条5里暗门,都是丸泥可塞的险峻之所,可谓造物奇绝。
沿着黄巷坂上了塬,就到了潼关。和函谷关不同,潼关并不是建在孔道的起点,而是建在了孔道终点的高原之上。
在潼关之西,就是潼水及其支流禁沟。其中禁沟深数十米,其险峻超过了潼水,是潼关西面的屏障。然而,禁沟虽然阻断了东西,但禁沟之内仍可南北通行,当人们从黄巷坂登上塬头,经过潼关后,就由潼关南行,抵达禁沟,然后再从禁沟北上,到达禁沟与潼水的交汇点潼河沟口,出潼河沟口后,就可以沿渭水直奔长安了。

潼关形势图1
当然,这是汉朝建立潼关时的情况,事实上,潼关和函谷关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黄河的下切。汉朝初建潼关时,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只能登上高原,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不断加深,河床不断下降,原来的河床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从而导致天险不再,行人从黄巷坂出来,不必再登塬,从河滩上过去就行了。如此一来,原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聋子的耳朵。因此从唐朝开始,就给潼关挪了地方,从塬上移到了河滩,而把原来塬上走禁沟的旧路废止了。
由于禁沟向南可以直抵秦岭,并通向武关,倘若敌人自禁沟北上,就可以到达潼关背后,因此禁谷的防御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作为潼关防守的配套,在禁谷之中建立有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在唐朝时是禁止人通行的,禁谷的所以名为“禁”,就是这个原因。黄巢攻潼关,就是派军队自禁沟北上,绕到潼关背面,两面夹击,从而攻破的。唐军之所以疏忽了对禁沟的防守,就是因为这条沟平时禁止通行,从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忘记了这里可以通行。明朝李自成攻潼关,也是自潼关南面绕道至关后,两面夹击从而破关,但却不是走禁沟,而是走是南山的山麓。因为明朝时禁沟是一条重要道路,明军不可能不防守。
因此,潼关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东有黄巷坂之险阻,西有禁沟之天堑,自然是天下雄关,关中门户。

潼关形势图2
细细考究函谷关和潼关的兴废,有政治因素,也有千年之间地形变化的因素。
为什么一开始秦人设关时设的是函谷关,而不是潼关?
这里我认为有两个因素。
一是从政治上讲,函谷关之始建,是在战国时,这时潼关已经是秦国领土。秦人设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既然在函谷关有非常险要的地形,那就没有必要退缩一百余里了。
二是从地形上讲,函谷关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地方,就是它永远只面向一个方向的敌人,敌人永远只能从东面来,而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点是潼关比不上的。潼关在地形险要方面不如函谷关,敌人可以从禁沟来(如黄巢),可以从秦岭南麓而来(如李自成),也可以从北面蒲津来(如曹操)。从这个意义上讲,函谷关的地形是要优于潼关的。

那为什么后来潼关又取代了函谷关呢?
也是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的,汉武帝为了扩大关中领地,加强中央集权,将函谷关挪到了新安,从而降低了函谷故关在政治上的分量。
另一方面,也是地形和环境的变化。由于黄河的下切,使得稠桑原北侧可以通行,使得西向关中不再需要经过函谷关。同时,稠桑原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天险不再。失去了森林和唯一通道地位,函谷关就已经失去了军事上的意义,所以它必然要被取代。
在这种情况下,潼关作为函谷关的替代就出现了。虽然后来潼关也出现了黄河下切的问题,但潼关胜过函谷关的一点是,它不必依赖于森林作为自己的防护。所以黄河下切产生了新的道路,对于潼关来说只需要移动关城就可以继续镇守要津,作关中门户。
来源 长河飞舟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
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01:35 , Processed in 0.0110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