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原标题: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
指导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献
《求是》杂志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此前,在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共有1.5亿人参与了讨论,提出意见118万多条。图为1954年6月15日,北京国营第一棉纺织厂工人们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的消息后,立刻出版黑板报宣传。 新华社记者 吴化学/摄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0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民法院党员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等组成的“宪法宣传周暨民法典进乡村”宣传小分队,来到渠县李馥镇凤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宣讲宪法。 人民图片 邓良奎/摄
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当地积极推动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进中心“找个说法”。图为2020年7月16日群众在诸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咨询。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2020年9月11日,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法院第五人民法庭法官来到双土镇保证村6组,巡回审理一件民事侵权纠纷,把巡回法庭搬到农家院坝化解民生矛盾。图为巡回法庭审理现场。 中新社发 饶国君/摄
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21:18 , Processed in 0.0094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