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国后毛主席为何多次拒见毛岸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30 05:53: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建国后毛主席为何多次拒见毛岸青?                                                         2021-03-28 11:18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因心脏病病逝于北京的301医院,享年84岁。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确实是极为低调的,在他的一生中有着许多的遗憾,而其中最大的遗憾无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毛主席了。
确实,这让人很不理解,为什么建国之后,万世太平的时期却见不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了呢?难道是因为主席建国后工作更加忙碌,没有时间去接见自己的儿子了么?还是如外界传言的那样,毛主席不喜欢他的这个儿子?
其实原因不会是这个简单的,主席为我们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相继牺牲了至亲的生命,主席虽然是我们国家的保护神,同样也是拥有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也会渴望亲情,尤其是晚年,是多么希望和寻常人家一样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呢?
更何况毛岸青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曲折不平的,即便这样毛主席需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比起“小家”“大家”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毛岸青

是遗憾,也是愧疚 毛岸青是毛泽东的第二个儿子,同时也是唯一活下来的儿子。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毛岸青生长于长沙东乡板仓的外婆家中。在岸青满月的时候,毛泽东奉命去离开长沙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后的日子里,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分合合,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在岸青四岁那年,毛泽东奉命发动秋收起义,只能匆匆告别妻儿,挥手而去,从此天各一方,直到二十年后,父子才得以重逢。
在岸青七岁的时候,母亲杨开慧被国民党湖南省省长何键抓捕,并残忍杀害,岸青兄弟三人之后开始东躲西藏,由于形式的不断变化,兄弟三人历经人间苦难,岸英也曾说过:“那段时间里,什么都见过,除了没有给别人当过儿子,真的是和《三毛流浪记》没有什么分别了”。
杨开慧

小弟岸龙不幸病死,岸青则是被特务抓捕,受尽折磨,遍体鳞伤,这病根就在他的身体里深深埋下。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青在中宣部从事俄文翻译的工作,因为他曾在苏联学习,俄文功底扎实,故工作上还算是比较顺利,但是感情生活就不太如意。
毛泽东为此还和岸青谈心,对儿子说:“你谈恋爱找女朋友的时候,别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说你是个俄文翻译,这样不挺好的么,我觉得你适合找一个工人或者农民出身的人,这样对你来说是合适的,你的要求越高,人家的能力越强,就可能会看不起你,这样就不好了。”
这样看来,毛泽东真的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父亲,他的话平平淡淡却实实在在。比起那些大搞“选美”活动相比,主席的做法实在令人敬佩。那时候机关逢周末假日,会举办舞会,而跳舞等这些对于岸青来说,那可是信手拈来,每次在舞会他都会成为中心人物。
也正是因为这样,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而这些风言风语被江青听了去,于是,江青开始借题发挥,以此为借口,找岸青的茬儿,甚至不给岸青解释的机会就会破口大骂,尽管毛主席知道此事后严厉地评了江青,但是这对于岸青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毛主席

加之岸青得知最疼爱自己的哥哥牺牲在了战场上,本来神经不能再受刺激的他一下子又病倒了,而且病情十分严重,毛泽东决定送他去苏联静养,这也是他第二次去苏联。
他的内心很是孤单,嫂嫂刘思齐在苏联学习抽空去看了他,与其谈心,岸青向嫂嫂提出想要回国的意愿,并带给父亲一封信,毛泽东看后,思考一番,同意岸青回国在大连疗养。之后毛泽东前去大连,探望儿子,见儿子气色红润很是兴奋。
他和儿子轻松地谈了很长时间的话,岸青同时也是很是开心得到了欣慰,在与父亲的谈话中,毛岸青向父亲讲了自己的一个梦,便对父亲说:
  “爸爸,您说奇怪不奇怪,几十年没有梦到母亲了。
  昨夜她来看我了还笑眯眯地对我说:岸青啊,我不能再给你爸爸抄文章了,你可要多多练字呢,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此时一旁的毛泽东也是沉默许久,神情凄然,房间安静地只能听到主席的抽泣声。
毛岸青与毛主席等人

与儿子的一场谈话,引起了毛泽东的无限思绪。毛泽东与杨开慧这段恋爱,到如今只留下岸青这一牵挂,看着病中的儿子,想起了自己逝去的妻子开慧,儿子岸英,岸龙,身为人夫身为人父的主席,内心怎么会不痛呢。
也是在这次的谈话中,岸青和主席说了想找个女朋友,岸青认为医院的一个护士不错,但是主席调查后告知岸青不合适,于是岸青开始焦虑,病情加重,于是主席和岸青说:“你认为你嫂嫂的妹妹邵华如何呢?”
毛泽东这么一问正合岸青的心思。岸青与邵华认识颇久,哥哥与嫂子婚后,邵华作为嫂子的妹妹自然经常来这里玩,如今邵华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可谓是风华正茂,而岸青原本就与邵华相谈甚欢,如果能亲上加亲,自然是更好不过了。
听到消息的岸青可谓是喜出望外,毕竟自己只和哥哥岸英说:“要找女朋友就找嫂嫂的妹妹好啦”。
在岸青疗养的日子里,毛泽东会经常写信给岸青,信的开头都是:岸青我儿。可见毛泽东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父亲啊!
毛岸英

忙于工作的主席,无法亲自去探望自己病情时好时坏的儿子,只能拜托邵华常去探望,照顾岸青的生活。日久生情,之后在毛泽东的见证下岸青与邵华在大连完婚。毛泽东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就这样落地了。
就是这样关心孩子的主席,又怎会不爱自己的儿子,谣言也只能是不攻自破了。对于建国后主席多次拒见岸青,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毛泽东的一生为新中国牺牲了太多,连自己的骨肉也只留下了一个岸青,是遗憾的。
对于杨开慧还有毛岸英等,而对于岸青,是充满愧疚的,作为父亲,没有照顾好他的生活,没有在他精神崩溃的时候伴在身旁,对于受疾病折磨的儿子无能为力。
其实对于这一点毛主席的机要秘书谢静宜曾经就提到过,当时毛岸青在外地养病,您怎么不去见他呀?
主席说: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想去探望呢,哎,看到岸青的身体状况就会心痛,就会想到他的母亲,他的兄长......
毛主席

是期望,也是保护 毛泽东对于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视,从小便鼓励子女要,脚踏实地,博闻强识,学人之长,克己之短。坚决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态度。我们所认为的是身为毛主席的儿子女儿该多么的幸福,什么也不用愁,工作生活都会被戴上“主席儿子”的帽子,从而受到“特殊待遇”。
真实的事情却不是这样的,虽然他身居主席的位置,却从不为子女去谋取职位。建国初期,毛岸青被安排到政务院工作,对此,毛主席非常不认同,认为岸英自身没有什么能力,还不能担此重任,而是应该到农村,工厂,部队去锻炼。
可见,毛泽东坚持党性原则,不谋私利,教子有方,实则典范。
毛泽东不为子女安排工作,不搞特权,不仅仅只是因为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他要保持原则,坚决不能开这个口子。更是对子女的一种保护与期望。
毛主席

毛泽东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给岸青岸英的信中写到:
  “趁着现在还有学习能力,多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尽量少谈政治。当然政治是要谈的,但是现在还是需要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社会科学辅之。
  将来还可以颠倒过来,以社会科学知识为主,自然科学知识为辅。总之需要注重科学,因为科学知识才是真谛,将来会让你受益匪浅。人家恭维奉承你,这样有个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是也有坏处,就是易长骄傲之气,容易自鸣得意,有不脚踏实地的危险。
  你们自己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好还是坏,取决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愿意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
从信中,可以读出毛泽东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参与政治,但即便这样,也是会遵从于孩子的想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对于毛岸英的离去,无疑是悲痛的,这个沉重的打击,无论是给毛岸青还是毛泽东都是临头一棒。毛泽东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整天没说一句话,之前的一次次分离不都安然无恙地回到自己身边了么,这次怎么会.......
毛岸英与毛主席

因为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彭老总请求破格将岸英的遗体运回中国,恰好同时朝鲜首相来电安慰,他说岸英同志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将岸英葬在朝鲜。
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尽管对于岸英有无限的眷恋,还是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
岸英牺牲后,身为妻子的刘思齐十分悲痛,身体拖垮,前去苏联治疗,毛泽东写信给苏联治疗的刘思齐关心其的病情,询问身体是否好些了呢?久不见甚是想念。而后又劝其再婚,大爱无言,挚爱无声。
这正是一位伟人,一个年迈的父亲对于未再婚儿媳的真诚和高尚的情操。对于自己的女儿李讷也是十分挂念,他主动给李讷写信希望李讷可以给自己回信告知她的近况可好么。
李讷
建国后,毛泽东多次拒绝接见毛岸青,现在想想也能明白了,毛泽东同志所期望的是自己受尽折磨的岸青我儿能够简单健康的生活,远离政治,内心不要再有烦恼,因为身为父亲的毛泽东怕见到儿子后忍不住让其离开。
同时又不愿身体虚弱的岸青来京工作,继续劳累,也许平淡如常的日子就是毛泽东同志对岸青最大的“保护”了。这也正让我想到了今年票房爆火的《你好,我是李焕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了”。
正如其所言。主席也是希望岸英健康快乐吧!
毛岸英

是毛泽东、也是毛主席 1950年,5月7日,8日,毛泽东连续两天共回复了32封信。信中出现最多的文字就是:“不要来北京。”从回信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内容是请求毛泽东解决工作问题和经济困难的占了大多数。
按照传统观念,毛主席率领共产党打下了江山,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怎么也要沾沾光,他们会认为,毛泽东帮他们个忙,安排个工作,是小事一桩,于是纷纷写信给毛泽东。其中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烈士的兄长杨开智也写信要求到北京工作。
毛泽东在给杨开智回信中提到:“希望你能够听从中共湖南省委分配的,与你能力想对应的工作,不要有其他的无理要求,不要想着来京。湖南省委给你什么工作你就做什么工作,一切要按正常的规矩行事,不要使政府为难。”
并认为还是不放心便告知湖南军委委员,强调:杨开智等不要来京,按其能力分配工作,在有其荒谬的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以进行帮助。
杨开智等人

毛主席的回信,言语谦虚,态度坚定。从信中可以读出两大特点:
一、按规矩办事情,走正常的程序,坚决不搞特殊化。
没错,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甚至是现如今的时代思想,都会有这样一人成功,大家沾光的想法。当然了毛主席也不例外。毛泽东的亲朋好友中,务农的想进城,没有工作的想要有工作,已经有工作的想要换一个更好的工作,在地方工作的想要进首都工作......
毛泽东确是不分亲疏,统一对待,一律婉言拒绝。譬如,毛煦生,在给毛泽东写信的人中,他算是比较“执着”的了。他原本是湖南平江人,和毛泽东没有实际的亲戚关系,属于“一起扛过枪”的战友。
毛主席

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南起义新兵中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毛旭生正是新军辎重营文书。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毛煦生在一个半月里,接连向毛主席发三封信件,强烈要求能够到北京工作。
毛泽东于1949年11月15日回信道:“前后的几封信件已经收到,现回,望海涵。先生还是留在乡下工作比较好,不要来京。”之后毛煦生还继续来信,要求来京工作。
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再次复信:“来信已收到,北京人浮于事,不好安置,先生不便远游,仍留于乡下工作更为合适。”
毛主席

二、言辞诚恳,语气谦逊,从未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毛泽东在复信中称对方为“兄”,自称为“弟”,信中出现最多的则是“尚乞谅之”。因来信大多来自湖南,毛主席也偶尔转给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时,虽是下属,但也是商量的口气。
即便是这样,毛主席也绝非无情。1950年7月19日,毛泽东给从未谋面的吴启瑞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吴启瑞的生活确实困难,允许你的三个孩参加苏南干部子弟班,好减轻你们的困苦,请持此信与当地的机关负责同志商量是否可行。
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珍重,并代我问候你的八个孩子。毛泽东帮助吴启瑞,不仅仅因为她是自己曾经数学老师的儿媳,而是因为她实在太困难了,一个单身母亲,还带着八个孩子。毛泽东的复信,对于这位艰难挣扎的母亲来说,是雪中送炭。
毛主席

毛泽东一直强调“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落后,工业处于萌发阶段。亲朋好友求助的,如果确实困难,他想办法给予帮助,但如果想要换个工作的,他则安慰开导做思想工作。
身为毛泽东,他有亲人,有朋友。身为毛主席,他有责任,有国家,有人民。
无论是哪一个身份,都在尽力去做好,面对亲戚朋友的来信求助,毛泽东深知自己还是毛主席,如果他将这裙带之门打开,那还如何去约束自己的下属坚守原则呢。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坚决不开裙带关系的口子,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
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并非共产主义精神。
毛岸青与家人

说到现在对于毛泽东多次拒绝接见毛岸青也逐渐理解了,因为毛泽东不止是一个父亲,还是全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对于这个留下的唯一儿子也是愧疚和遗憾的,同时也是希望他能够过上平淡的生活,以此来“保护”。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根据种种记载的推测。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一个父亲对儿子重于山的父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7 01:03 , Processed in 0.0079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