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是入侵物种,巴西农民说有”剧毒“,没想到传入中国后成了美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05:05: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原是入侵物种,巴西农民说有”剧毒“,没想到传入中国后成了美食                                                         2021-04-20 06:34                    
                          

中国有着非常辽阔的土地,并且也非常肥沃,这种中国成为农业大国巨大优势,除了本国内农作物品种非常丰富,也有不少农作物是舶来品,比如西红柿、马铃薯、荷兰豆等等都是从域外引入中国进行种植,中国土地的肥沃以及老百姓勤劳的双手,不仅能够将本国传统农村品做到高产量,也总是能够将那些由国外引进的品种,种植和收成得甚至比国外都要好。就好比从巴西引起的木薯,虽然起源于巴西,可却是中国将木薯的食用方法发扬光大!

一、中国“吃货”,国际驰名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年代,中国不仅成为国际上的美食国度,更加让人钦佩的还是中国的“吃货”实力,有很多“生物”在国外常常被称之为“入侵”,并且处理起来更是焦头烂额。

就如之前美国报道被鲤鱼入侵,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这种现象在中国处理起来稀松平常,要么清蒸要么红烧,或者酸溜鱼片;大闸蟹入侵欧洲地区,对当地水域造成严重污染,治理起来费钱费力还难以彻底根除,而大闸蟹在中国却是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各种吃法五花八门,但凡大闸蟹敢“入侵”中国,那什么治理费用都不用浪费,中国的“吃货”们就能够根除。

木薯也是一样,原本起源与巴西,而巴西人却不敢吃,因为木薯是一种根植科目,具有用药价值,而巴西的农民在一开始种植木薯,也是奔着药用价值。根据《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薯可以治疗消肿、疮疡、顽癣等症状,以及很多保健功能。而在现代的医学研究当中,一些部落以木薯叶晒干磨成粉之后冲泡饮用,而当地人因此很少犯高血压、糖尿病等。

而巴西人种植只是作为一种具有用药价值但又比较廉价的一种农作物,但却从来不敢在日常食用,并直言是由于木薯的毒性太大而不敢吃。因为木薯当中含有氢氰酸,这是属于剧毒,使用之后极有可能小命不保。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木薯当中含有氢氰酸,虽然在不同部位的氢氰酸含量有所不同,但在薯肉、块根周皮、茎秆、叶片都是存在着该剧毒物质。因此巴西人说不敢吃,那绝非是夸大其词。

二、中国变废为宝

木薯中含有剧毒物质,如果直接食用确实容易造成中毒现象,但专家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比较了水煮、烘干、微波加热、青贮4种脱毒方法,最终发现脱水和烘干这两种方法是最理想的解毒方法,而中国民间最为传统的手法“晒粉”方法,却成为了最优秀的祛毒方法。

众所周知,木薯被称之为“淀粉之王”,而中国传统的方法就是将木薯打成浆之后,用水将其中的淀粉洗出来,通过静置之后水跟淀粉分离,得出的浆体再经过晒干之后,便成为了木薯粉。这一套流程下来也就等于将木薯脱水和烘干,不知不觉却成为最天然的祛毒方法。

所以说,还是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老祖宗所留下来最传统的手艺活,却不料在最后能够变废为宝,而这样的手艺却是巴西所不具备的。因此,虽然木薯是起源与巴西,却由于不敢食用而渐渐在当地农民的种植中减少,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农民群众来说,都是希望好种植又有好收成的农产品,而巴西的农民也不例外,对于木薯的种植便越来越不积极。但在中国对于木薯的种植却越来越广泛。

三、好种植,好美食

木薯的种植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最主要是因为种植方法简单,日间也不需要怎么打理,与种植番薯差不多,不需要过多的肥料或者农药,重点是还非常高产。在老农的经验中,木薯的价格虽然比不上番薯,但产量很高,尤其是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土地比较湿润的地区,种植起来更加高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如今与木薯相关的产品,高达2000多种,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发光发热。值得一提的是,木薯不仅种植简单且高产,而且还一年四季都能够收获。更加令人震惊的是,木薯果实很大,却能够耐旱抗贫瘠,在非洲地区或印度安人居住的地区,也能够种植。

很好种植确实没错,但能否成为美食还需要“凭实力”,实际上,巴西人不敢食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木薯当中还含有“单宁”,这种元素虽然没有毒性,但却会与蛋白质反应而生成难以被消化的化合物。

而中国人却极少直接将木薯粉当成是主食来食用,一般都是做成丸子、零食类,就比如在甜品或者奶茶当中的珍珠、芋圆等,不仅口感非常Q弹而饱受大众的喜爱,同时也能够避免大量食用时引来的积食和消化不良。中国人真的是凭实力成为“吃货”,对于各种“生物”或者“种植物”上面,对于外国人来说常常是被“入侵”而产生烦恼,而中国人却往往能够“变废为宝”。

结语

木薯粉相关的产品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在食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木薯粉在工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木薯粉成为中国一道道美食之后,相信巴西人也不得不感慨中国人的智慧实力。对于西方人比较简单的烹饪方式,也往往难以达到中国美食的精致且多样性,历史文化不同难以相提并论。

需要注意的是,木薯粉成为Q弹可口的各种美食而饱受大众喜爱之时,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好比是奶茶中的珍珠和芋圆,食用时都需要注意一个量的问题,避免因为太好吃而吃太多,那边容易引起难以消化和腹胀的症状。虽然在美食面前很难自控,但还是需要理性节制一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19:24 , Processed in 0.0084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