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岂不更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5 04:14: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岂不更好?                                                         2021-06-14 16:33                    
                          

这个问题和一种习惯有关,即使现在的中国人,都有一种衣锦还乡或者是落叶归根的想法。其实,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会希望能够在故乡度过余生。这种故乡情怀,是一种十分浓烈的情怀,甚至于,如果没有死在故乡,就被称为客死他乡。这不但对自己是一种耻辱,对于祖先也是一种不孝。这种情怀,在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体现。

但也有一部分人,比如军人,这些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很难做到落叶归根,而且在军队中,也不会希望手下士兵想要落叶归根,所以,军队会以一种马革裹尸的壮烈,来作为自己的追求。但如果有机会,还要回家的。那么,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一定要回老家而不在京城或者就任地呢?

第一,通信交通的不方便,让故乡的情怀不断地酝酿对于一种绝大多的情怀,主要体现在那些退休的官员身上。因为在中国古代,长时间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如果没有大的动荡和战乱,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范围,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会生活在一个地方。

而对于官员来说,一旦入了宦海,就意味着漂泊不定,人们为了想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就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些官员,很多都是从地方干起,从小吏干起,然后一步一步孜孜不倦的往上爬,除了建功立业以外,也磨掉了自己的青春。而他们对于故乡的思念,大多数只是成为一种书信往来和文章寄托而已。

这种思念,却无法的到足够的宣泄,古代的不便利,如果做官的地方离自己家乡很近,那自然再好不过了,要是很远的话,不可能有很多机会回家。而情感的寄托,除了书信以外,更无其他。

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情感,一定会不断酝酿,当酝酿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一种共识,生前无法回到故乡,死了也要埋在故乡。除了个人的情感寄托以外,文化环境也是一种重要原因,儒家文化再封建社会始终是主流,而儒家文化讲究的就是忠孝,并且大部分的封建王朝,也将忠孝作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来进行宣扬。那么,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一定希望手下人尽忠又尽孝。

可是,出现冲突,封建统治者就会选择一种方法,来弥补这样的缺陷,那就是致士,也叫作退休,这和现在如出一辙,你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这就是尽忠。而统治者也通过高官厚禄,来奖励这样的忠诚。但如果因为尽忠而不能尽孝,那么孝道,又该如何宣扬?于是,当官员父母去世,就会被丁忧,这种是法律上的强制措施,而且守孝三年是常态,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仕途的不畅。

但同时,也会得到一些美名。这些美名,同样又是仕途的一个重要垫脚石。当官员致士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就必须告老还乡。但皇帝一般会赐予致士官员一些告老还乡的荣耀,这就是衣锦还乡。一则是一种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种皇恩浩荡的集中体现。一般情况下,如果被皇帝赐了衣锦还乡的荣耀,就算是不愿意还乡,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何况,大多数人非常乐意拥有这种荣耀。这是惨痛经验,玩政治的人能够全身而退的,已经是相当厉害的,其实像郭子仪、李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很多人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很可能会不小心就躺了枪,这种躺枪的几率,非常高,而且很可能躺的莫名其妙。有些人本来好好的退休,很可能就在政治斗争中,被翻出黑料,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被干掉了。就算是死了,比如李勣,也逃不过被挖坟掘墓的下场。

相对来说,还是离政治中心远一点更合适,至少躺枪的几率会小很多。虽然普天之下,都是皇帝老爷的地盘,但因为古代交通消息闭塞,离得远,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因此,大部分退休的官员,还是喜欢选择回到故乡,无论是情感寄托,还是保护自己,回到故乡都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6:38 , Processed in 0.0067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