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末代狂儒”辜鸿铭:生于南洋,学在西洋,逃离北大,晚年倍凄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3 18:2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末代狂儒”辜鸿铭:生于南洋,学在西洋,逃离北大,晚年倍凄凉                                                         2021-06-23 11:01                    
                          

“诸位也许笑我痴心于清室,准确来讲,我并非忠于王室,而是忠于中国的政教,忠于中国的文明,我留着辫子,这是一个标记,我是要告诉世人,我是老大中华未了的一个代表。”——辜鸿铭

当一个旧的制度被推翻,庞然大物倒下时所发出震天轰鸣时,我们不仅要看到那些拍着手欢欣鼓舞的革命者,还需要看到那些居住在被推翻的大厦中的居民,哪怕那大厦腐朽不堪,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辜鸿铭就是那个随着清政府被推翻,在近现代“无家可归”之人。

生于南洋: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室友一边看《觉醒年代》一边跟我吐槽:“这个辜鸿铭哦,像个老学究一样,好固执啊,但他翻译能力真的好强。”很少有人知道,在如今人眼中如同老学究一样的辜鸿铭,并非受到传统四书五经洗脑的人,他最开始接受的是最为正统的西式教育。

1857年,辜鸿铭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在当时这里属于英国殖民地。乾隆年间,辜鸿铭的祖辈为了生存从福建迁往马来西亚,后来获得英国人赏识,他的曾祖父辜礼欢成为了当地行政长官,父亲辜紫云则在当地一所英国人开设的橡胶园中担任总管。

辜紫云的妻子是位外国人,生下来的混血儿就是辜鸿铭。1867年,橡胶园主要回到英国,因为太喜爱辜鸿铭这个小孩子,因此询问辜紫云能否将辜鸿铭收养带去英国,作为交换他们能够将橡胶园交给辜紫云。自己的孩子可以去当时最为先进强大的英国生活,辜紫云自然一万个乐意,才刚刚10岁的辜鸿铭就这样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学在西洋:

能被橡胶园主夫妇喜爱并带走,辜鸿铭在学习方面一定是异常出众,来到英国后他延续了对文学的兴趣,考取爱丁堡大学的文学系,一路读到硕士。如今有资料显示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并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

精通语言没什么毛病,但博士学位可能有些夸大,毕竟他对外从来都是表示自己仅为爱丁堡大学硕士,这些博士学位很可能与胡适的博士头衔差不多,都是后来一些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

1880年,在外漂泊了13年的辜鸿铭回到马来西亚,由于硕士学历以及在英国居住过的经历,再加上精通多种语言,很快辜鸿铭就在殖民机构中找到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却没想到一次乘船经历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决意回国:

在当初去英国之前,辜鸿铭的父亲曾叮嘱他:“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在辜鸿铭独自在异乡漂泊的过程中被不断想起,印象一次又一次加深,“中国人”三个字成为了他自己给自己的身份烙印。

1885年,在回福建探亲的游船上,能够跟外国人高谈阔论的辜鸿铭受到了杨玉书的关注,杨玉书是谁?广州候补知府,奉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之令前去打探中法战争的情报,没想到情报还没打探,先看上了辜鸿铭。

在杨玉书的引荐下,辜鸿铭成为了张之洞的幕僚,在承担对外文书工作的基础上开始海量学习中国文化。张之洞作为晚清的肱股之臣,也是洋务运动的推崇者,非常乐于见到这些后辈能够将中西文化相贯通,借着西方文化为中国走出一条生路。

辜鸿铭有才吗?有才,他是真正会读书,且乐意读书的那波人,读完书后还能学以致用。比如说他在学习中国文化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逊于西方思想,儒家经典其实跟西方的反战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自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严复紧接着翻译了大量西方著作,例如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同是翻译,辜鸿铭则选择将传统文学典籍翻译成外文,让西方人都来读读中国的传统文学。

儒家四部经典他翻译了三部,《论语》、《大学》、《中庸》纷纷出现了海外版本,在林语堂前去国外留学的时候发现,辜鸿铭的翻译本已经作为了国外许多大学的教材。这里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辜鸿铭非常受到国外文学界的认可。

翻译本那么多,为什么唯独辜鸿铭这么受追捧?因为他有自己的理解。在英国的13载岁月让他清楚明白该用怎样的语言,该去如何举例子打比方,才能让西方人读懂中国文化,它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传统中国人所不具备的。

在翻译过程中,辜鸿铭本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加深,1915年他出了一本名为《中国人的精神》的书籍,向西方社会展现出了与以往认知截然不同的中国形象:“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温良,温良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

这样的观念引起了饱受一战摧残的西方反战人士的共鸣,他成为了中国对外的文化形象代言人,也是当时中国最为“狂妄”的儒生。那个时候西方社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泰戈尔、托马斯泰、毛姆等上个世纪最为顶尖的文学创作者纷纷与他交好,前往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时必定要拜访他,他却不一定接见,因为怎么能够让西洋人想见谁就见谁?

逃离北大: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觉得,这样堪称“人生赢家”的辜鸿铭,似乎跟《觉醒年代》中的那个老顽固相去甚远。其实并不是,他们还是同一个人,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你无法仅仅只看某一方面就概括出一个完整的人。

辜鸿铭在学识方面是领先的,进步的,但在思想方面的确是顽固的,这也跟他的经历有关系。辜鸿铭并非是土生土长的华夏儿女,他是后来才开始接触到华夏文明的,因此在他看来,华夏文明与“天地君亲师”,与“仁义礼智信”已经老老困绑在了一起,用儒家思想治国的封建帝制就是华夏文明的本质。

他不是低层百姓,没有感受到清政府带来的痛苦,反而他在中国的成就,很大原因来自于清政府的支持,因此他的思维已经定格,无法转圜。他觉得封建帝制,觉得清政府就是中国的一面旗帜,所以他坚持留辫子,认为革命是“暴动”。

辜鸿铭对帝制彻头彻尾拥护,这让他哪怕拥有一定的学识,却注定在文风开放作为当时文人变革根据地之一的北大格格不入。蔡元培曾经担任过一段时期的校长,他知道辜鸿铭是个有真学识的人,因此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倡导下,辜鸿铭还是被他请来上课。

引语中的那段话其实就是辜鸿铭曾对北大学子们所说的一句肺腑之言,他知道自己跟这个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社会已经有些格格不入,但对他来说,封建帝制与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他文学道路的信念,如果放弃了对帝制的坚定,等于完全否定他自己,他无法做到。

辜鸿铭与北大最为尖锐的矛盾来自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中国各界的有识之士纷纷响应,但作为北大教授的辜鸿铭却公开在英国人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指责北大学生是“野蛮人”。

作为一个被列强压迫着的正在谋求出路的国家,辜鸿铭却在压迫自己的列强所办的报刊上公然诋毁同胞们的反抗,这让哪怕风气再开放的北大都无法容忍。辜鸿铭此人跟我之前写过的另外一位“被时代抛弃”了的人很像,那个人就是曾经做出过复辟举动的张勋,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坚持,忠心且热忱,只可惜与时代发展相违背。

在北大的最后一堂课上,辜鸿铭对北大学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教诸位学习英文,是希望培养对中国有用的人才,而不是美国化或英国化的洋奴,望诸位同学知我苦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923年蔡元培从北大离职,“末代狂儒”辜鸿铭也连忙逃离了北大。

晚年倍凄凉:

辜鸿铭少年意气风发,中年功成名就,到了晚年却倍凄凉。从北大离开后他选择去往日本,以为承袭了华夏文化的日本能够让他施展抱负;但呆了几年后,他却被日本已经展露出来的军国主义思想所震惊,只能无奈又回到国内。

1928年,辜鸿铭在北京去世,卒年71岁,属于他的热闹早已退场,在孤独的道路上蹒跚行走,最后也只换来一句:“性孤僻,发辫至死犹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7 10:43 , Processed in 0.0078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