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彪的重点主义:自己只抓打仗,干部提升也不管,由罗荣桓定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21:35: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林彪的重点主义:自己只抓打仗,干部提升也不管,由罗荣桓定夺                                                         2021-07-15 09:09                    
作者:桅杆
林彪在战争年代被称为战神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其评价是黑白两极成为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其实,战争年代的林彪,在为人处事及性格等方面上也是黑白分明。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宿命,真的难以说清。笔者希望通过一些事例,探寻一个真实的林彪。今天谈谈林彪只管大事“重点主义”。
1946年5月22日,刊登《人民日报》刘白羽采写的《林彪将军访问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林彪将军的特点之一,是掌握着中心,而后围绕着它去做极深刻细致的思考,然后到实际中去考验。”这与后来罗荣桓概括并在东北广为流传“林总重点主义”是同一个意思。

1946年6月16日,林彪担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东北实行“一元化,林彪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当时正是四平撤退之后,东北局势一团乱麻,工作千头万绪。这对一直是军事干部的林彪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对此,林彪的诀窍是抓重点,除了统筹全局外,重点抓两件事:一根据地建设,上任不到20天,在7月上旬主持召开了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东北的形势和任务》决议(即七七决议),提出“要把发动农民群众,创造根据地摆到一切工作的第一位”。随后,东北局抽调1.2万名干部组成下乡工作团,推行土剿匪、建设等根据地创建的一系列工作。我方从此在东北有了“家”,大批东北翻身农民成为坚强后盾,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初入东北“七无(无党、无群众、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状况得到彻底改观。二是军队建设和打仗,在创建根据地的同时,林彪利用停战间隙,对所属部队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将进军东北及后来发展的部队统一整编为5个主力纵队和10个独立师部队的建制指挥体系得到了统一,为在东北实施大兵团作战创造了条件

【影视剧中的林总】
在根据地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及军队整编工作完成之后,林彪开始集中精力思考下步作战,突出“重点主义”即专于打仗。之外,林彪充分发挥三个副手的作用:根据地建设、二线兵团组建及训练等主要交由高岗负责经济建设及军工生产等主要交由陈云负责罗荣桓1947年5月从苏联看病回国后,林彪又让罗荣桓主抓前方军队思想工作和干部等日常建设工作。这些实际上都是大事,在林彪那儿都不是“重点”。即便如部队干部提升这种在一般人眼里“头等大事,都不是林彪的重点东野军事干部的提升或调整,每次都罗荣桓研究出意见,林彪基本上没有不认可的。

林彪被称为战神”,是个军事天才。对于人而言,通常的情况是某一方面过于专注,在其他方面往往迟钝麻木。林彪专注于打仗,对其他很多大事都不大在意,对自己身边的小事更是不问不顾。平时,林彪只要没睡着,基本上都在思考问题,思考打仗的事,或对着地图院子里踱步
有一次,林彪在院子里踱步,警卫员在房间里擦枪走火,子弹从窗户打出去。在场的人都吓了,而林彪只顿了一下,又继续踱步,似乎这事没发生,事后也没有追究一次在哈尔滨,林彪要参加一个重要活动,事先让生活秘书安排车。可临出发时,车没来,生活秘书也不知道去林彪担心迟到,带着两个警卫员步行两地相距虽然不远,但当时是战争年代,哈尔滨常有敌特活动,路上安全是个大问题。事后,林彪没有责备任何人。
1946年初东北局出一个规定,干部结婚必须具备“二八七团”3个条件,即28岁以上年龄,7年以上党龄,正团级以上干部。林彪到东北的第一个政务秘书叫季中权(后来官至卫生部副部长),非常能干,林彪也非常赏识。1947年,季中权谈了一个对象,想结婚,但年龄不到28岁,不符合结婚条件。季中权汇报时,林彪没有表态,既没有反对,也表示赞成。其实,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的秘书带头违反“二八七团”规定,会什么影响?季中权在林彪身边工作已经年多应该很清楚林彪对此类问题的态度。林彪原则性极强,自律性很强,可能是希望身边的人也和他一样自律,所以内心明如镜,不赞成,也不去说破。季中权见林彪没有表态,就把婚结了。从此以后,林彪对季中权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东北局会议照】
林彪的重点主义”就是打仗,就是对着地图或踱步的过程中,思考战役战术思想和方案。林彪是东北局书记,却不住在东北局驻地哈尔滨,而是住在距哈尔滨50多公里的双城,为的就是少受干扰,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作战问题林彪打仗组织战役战斗基本上不开军事会对每一次战斗或战役,都是先思考,形成方案并作出后,即下作战命令每次上报总部或下达给部队、署名“林罗刘”或“林罗刘谭”的作战电报,基本都林彪口述完成,其他领导是签个名,鲜有不同意见或改动。有时甚至是电报发出后再拿去让其他领导签字。辽沈战役这样决战性质的作战行动,东总也没有开会布置一下:林彪的作战方案形成后,参谋处拟定具体的作战计划,随后即下达作战命令。

种作战安排个很大的好处是利于保密作战方案只在林彪和参谋长刘亚楼等人的脑袋里,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知情人范围。仍以辽沈战役为例,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东总依据林彪的作战方案,形成作战计划东总不仅不开会,还派人将作战命令送达各纵队或师,而不是用电报部队接到命令就开始南下行动晚上行军、白天宿营;各纵队、各师都在原驻地留下一部电台,每天按常规继续发报;各纵队司令政委也只知道行军目的地,清楚具体作战计划。同时,东总还采取一系列欺骗行动:利用破获的敌人电台发假情报;报纸、开会及部队继续宣传“练好兵、打长春”;围困长春的部队更是作频频,每天白天向长春开进,晚上再悄悄地撤回。

林彪(左)和罗荣桓
令人叫绝是的,这些保密和欺骗行动,还真的把东北的蒋军蒙住了: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东北“剿总”的侦察飞机和情报网也觉察到一些迹象,但其技术侦察部门认为“军电台均在原地,电报频次也未见异常”,东北“剿总”由此判断在北宁线有大的军事行动”,认为我军的进攻目标是长春。可以佐证的是:东野大军已经在北宁线上展开,大战在即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还把妻子接到锦州团聚一个月不到,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非常狼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1-7-15 21:53:0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00:09 , Processed in 0.0083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