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0

宋朝冷门词人的一首词,只有短短4句,开篇10字就成千古经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1-8-1 03:51:30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朝冷门词人的一首词,只有短短4句,开篇10字就成千古经典                                                         2021-07-29 09:35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是流传千古的著名词句,他出自宋朝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代: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那么,这句词好在哪里?王观整首词又是写的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本词解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流像是眼波顾盼,山峰如同眉峰蹙起。
本词的开篇10字,不仅仅是这首词中最有名的句子,而且还是流传千古的经典词句。
本词作者王观虽然在宋朝也是著名词人了,但是对于当代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非著名词人,比起大家经常谈论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来说,知名度要低得多。
尽管如此,他的这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仍然成为千古名句。我想,这离不开这句词生动新奇的比喻。

目如秋水、眉如远山是已经存在且流传甚广的说法,王观巧妙地将2对本体和喻体都调换位置,让本体变成喻体,喻体变成本体,让读者觉得既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
于是,就变成了本句中将水比喻成眼波,山比喻成眉峰了。
眼波横是脉脉含情,眉峰聚是离愁别绪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山水本来是客观存在的,我自己游山玩水的时候就没有觉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之所以会这样觉得,是因为他自己眼波含情,眉间锁愁
再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描写易水寒冷,是因为觉得荆轲赴秦行刺是一件十分悲壮的事。既然悲壮,当然不可能风和丽日。
"欲问行人去边?眉眼盈盈处"——想要问远行之人去哪里?原来是那山长水阔之处。
这里使用了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本词的主题"送别"。
其实,在本词的题目《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就已经说出了"行人"要去的地方,那就是浙东。

而王观又用了一句词来自问自答,目的是为了增强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就好像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当有同学昏昏欲睡之时,老师就会点那个同学起身回答一个问题,被问到的同学,马上就精神为之一振。
"眉眼盈盈处"与前一句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遥相呼应,说明"行人"要去的地方有很多山水。
这样的遥相呼应,使得词作更加具有整体性。
本词上阕的笔墨主要集中在写景方面,到了下阕,就主要集中到抒情方面了。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才刚刚送走春天,又要送你离开。
"才始送春归"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春天归去,也就是暮春时候。
"又送君归去"点明了事件,要与好友告别。
春光消逝,本来就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再加上"又送君归去",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了。
但是,王观却并没有任凭自己沉溺于离别之苦,与好友无语凝噎。而是,与好友畅想去到浙东后的生活,叮嘱他好好享受那里的春光。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如果你到了江南赶上了春天,一定要和春光同住。
王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江南的春天比北方更晚一些。虽然北方的春天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鲍浩然去到浙东后,可能春天还在。
这首词没有用典,没有生僻词,读起来流畅易懂,却又新颖别致。
2、关于作者王观
王观出生于1035年,比苏轼的1037早了两年,因此,王观可以说跟苏轼是同时代的词人。
王观的词集名叫《冠柳集》,意思是超过柳永,可惜后来失传。但是也足以见其自信轻狂了。
我还读过王观别的词作,觉得他确实挺乐观的,我都想送他一个"词中小李白"的称号了。

比如说,他在《红芍药·人生百岁》中写道"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这不就是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吗?
还有他的"酒逢知已,好向尊前朝日醉。满劝瑶觥",不就是李白的"呼儿抢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吗?
王观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8 18:24 , Processed in 0.00829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