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样的孝,最难,但孩子必须记住!谢付亮讲《论语》(2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3:42: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样的孝,最难,但孩子必须记住!谢付亮讲《论语》(22)                                                         2021-10-28 20:39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篇》第六章)

谢付亮简解

这一章接着上一章,也是谈孝道,但提问者不一样。

大意是,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到父母只担心自己的疾病,就是孝。”

孟武伯,就是上一章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其谥(shì)号。

“其”这个字,主要有两种理解。

一,“其”代指“父母”,“父母唯其疾之忧”的意思就是,对父母,只要担心他们的疾病,其它的不用过多忧虑。

二,“其”代指“子女”,“父母唯其疾之忧”的意思就是,做子女的,要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指出:“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

结合朱熹的分析,对比二者,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好,因为,第二种说法对子女的要求更多,也同后来《孝经》一书强调的一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即,人的身躯、四肢、毛发和皮肤,全都是父母给予的,自己不敢有任何的毁损和伤害,就是孝道的起点。

另外,孔子重视因材施教,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询问,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拿“问孝”为例,孟懿子问的时候,孔子回答说“无违”;孟武伯问的时候,孔子回答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什么那样回答孟懿子,我在上一章分析过,不再赘述。为什么这样回答孟武伯呢?

可能是因为孟武伯出身贵族,家庭条件优越,染上了很多不好的习惯,让他的父母很头疼。所以,孔子借此机会敲打敲打孟武伯,“小彘啊,你老爸老妈,很为你担心,别整天斗鸡玩鸟,四处闲逛,要好好学一学诗、学一学礼了”。当然,我是在这儿开个玩笑,并不代表孔老师这样说。

必须指出,这一章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意义很大,我认为每个孩子都要牢记这句话,和刚刚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一起刻在心里,并至少从三个方面努力将其落实。

第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比如,不能乱吃垃圾食品,不能肆无忌惮地熬夜,即便是为了学习而熬夜,也要尽力控制,毕竟,只有身体健康了,才有后面的一切。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为了抗击新冠疫情,一位位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保障了百姓生命安全,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第二,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要做的事,都要及时做好。比如,在校求学阶段,就要尊重老师,认真学习,拒绝或适度玩游戏,争取有个好成绩。若是扎扎实实地努力过了,也没有取得好成绩,那也没关系!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特长和天命不同,一定有自己发光的地方,只要打好基本功,慢慢地去探索,自然会释放自己的光芒。

再如,走出校园,参加工作了,就不要计较眼前得失,不要沾染不良习气,而是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目光长远,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所在企业或单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又如,到了结婚生子的阶段,就要结婚生子,不要老是让父母催婚、逼婚,这也是一种“孝”!

第三,任何时候,不要骄傲,不要蛮横,要竭力保持谦卑的心态,自然释放自己的善意。若是有能力帮助他人,就不要吝啬,例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中,马加爵杀害了四位同学,但放过了一位曾经帮他带饭的同学。善恶一念之间,生死也是一念之间,切记切记。

  凡事都有因果,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各种各样的“因”上下功夫,才可能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20:23 , Processed in 0.0077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