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才能创作出“留得下”的经典艺术作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12:28: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怎样才能创作出“留得下”的经典艺术作品       2021-11-20 21:58                    

      每次听到《我的祖国》这首抒情、优美的歌曲,我就想到一个问题:近几十年来所创作的文艺作品,有几部能经受住时间的淘洗而成为传世经典?其整体艺术水平能否超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歌曲而言,有几支能够和《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敖包相会》《娘子军连歌》等媲美?就歌剧而言,有几部能超越《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作品?就绘画中的红色题材而言,有几幅能赶上《开国大典》和《毛主席去安源》?至于戏曲剧目,仅以古代题材的剧目来衡量,能有几部达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春草闯堂》《女驸马》等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水平?诗歌、小说、电影等艺术形式莫不如此。正因为“新”不如“旧”,才使得“老歌老唱”“老戏老演”成了当前艺术表现的一种不正常的“常态”。
按理说,当今应该创作出比起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好的艺术作品,因为我们处在价值观念、生产关系、经济方式、生活样式等方面急剧变化的时代,而这变化会给文艺界提供极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因为强大了的国家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开放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创作经验;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文艺创作人员衣食无忧,可以心无旁骛地潜心创作。可我们呢,却没有向这个时代、向为我们提供创作条件的人民献上更多精品佳作。

许多人将原因归结到客观环境上,但今天的创作难道比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更多的掣肘?近几十年,难道谁曾经历过所创作的真正反映时代精神、摹写民众生活、扣动人们心弦、让百姓心灵产生共鸣的作品由于受某个政策的禁锢而被扼杀?这样发问,并不是说我们的文艺政策已经尽善尽美了,而是说创作成就不大的主要原因还应该从主观上去查找。
要创作出精品力作和“高峰”性的艺术作品,需要我们的创作者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对民族、对时代、对未来的高度责任心。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民族实现强国富民、社会和谐、人民文明的伟大梦想的征程中,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应该具有提升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昭示美好前景、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要起到这样的作用,艺术家本身应该是富有理想、道德高尚、胸襟宽广、公而忘私之人。然而,现在许多艺术家却带着一种投机的心理来选择题材。抗战胜利70周年快到了,便选择抗战的题材;脱贫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候了,则写一个干部如何扶贫的故事;倘若是为某个地方创作作品,便拼命地从该地区的历史与现实中挖掘好人好事,还美其名曰打造“地方名片”;甚至某个领导说了一件事,赞扬了一个人,也会依此而创作。这些题材是否为自己所熟悉,是否适合某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是否反映大众的心声,是否表现时代的精神等,是不多考虑的。只要能获得国家或省市级“艺术资金”的资助,只要能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专项拨款,只要能搬上舞台或荧屏、银幕,其他的都不用管。在这些人的心里,哪里有民族的大义,哪里有艺术家的责任?眼里看到的只有名和利。
二是要有正确的艺术观。艺术观就是创作的指导思想,只有指导思想正确,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如果指导思想是错误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再别致、再娴熟,也不会做出好的作品来。那么,正确的艺术观是什么呢?“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人民性”,它是艺术观中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所谓人民性,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的生活,抒发人民的情感,表达人民的欲望甚至痛苦。“人民”的概念当然是较为宽泛的,但是,其主体还是工人、农民、士兵和普通的市民,我们应该多以他们为文艺作品的主人公,努力塑造出他们真实、鲜活的形象。

“人民性”在正确的艺术观中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如“民族性”也极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对它的解读却大不一致。有人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有的持截然相反的意见,认为只有世界的、人类的,才是民族的。笔者以为,只要你颂扬的是善良、仁爱、忠诚、友谊、宽厚等人类共同秉持的美好品质,而不管你描写的是什么民族、什么地域、什么时候发生的故事,都会受到本民族观众的欣赏,也会受到其他民族的赞美。
三是要沉到生活中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在许多作品之所以不为人们所接受,主要的原因是“不像”。不要说“神似”,就是“形似”也达不到。人的形象不真实,故事情节不真实,情感不真实,社会风貌不真实,时代的精神更不真实。因为虚假,所创作的许多歌曲,不要说大家跟着学唱,听了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所上演的许多舞台剧、电视剧或电影,情节漏洞百出,连人物讲出来的话都不像是“人话”。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生活,许多故事与人物是作者独自坐在书房里,或三五人坐在咖啡厅里,凭空臆造出来的。为什么现在的文艺作品改编的多,原创的少呢?因为对生活实在不熟悉,连杜撰的本领也没有,只好用现存的“饭”,他“炒”一下,你“炒”一下。正如上文所说,现在的社会不缺故事,不缺人物,缺的是寻找故事与人物的眼睛,缺的是沉到底层社会、与普通百姓打成一片的态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何能产生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原因之一是作家、艺术家脱下西装、放下架子,真诚地到村子里做农民,到厂矿里做工人,到兵营里做战士,到商店里站柜台,一年、两年,他们完全融入百姓的生活,自己也成了百姓中的一员。

当然,表现内容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表现什么”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根基性的问题,我们的文艺创作才会走上健康的道路,才能创作出大量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经受住时代考验的经典之作。
*文章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本文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在网易、腾讯、搜狐、今日头条、百度、凤凰等各大媒体平台搜索“中国封面”,看到历史、看到中国、瞭望世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6:59 , Processed in 0.0071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