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伯承临终前,交待华国锋一个特殊任务,邓小平得知后沉默许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19:5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伯承临终前,交待华国锋一个特殊任务,邓小平得知后沉默许久                                                         2022-01-05 11:15                    
                                         
  1986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到了第八个年头,全国上下的工作重心都已经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各种以前从没有过的摩天大楼,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在华夏大地矗立起来,在改革建设进行火热的深圳,更是出现了平均5天就有一层高楼落成的深圳速度。
  

快速建设中的深圳国贸大厦

1986年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和深化的重要一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向全体党员代表传达了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会议精神,瞄准高精尖科学技术领域的“863计划”开始启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构想也在实验和筹备之中。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达深圳视察经济建设

正是在我国经济腾飞的历程中如此关键的1986年,刘伯承元帅却躺在病床上与病魔进行着斗争,无法看着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小康生活而努力,更无法像以前一样为腾飞中的中国经济继续鞠躬尽瘁。

刘伯承元帅晚年

刘伯承元帅临终前将平日主持工作的华国锋同志的手紧紧的握住,然后表明自己还有最后一件事情要拜托华国锋,刘伯承元帅非常用力的想很大声,但是身体条件只能让他小声的告诉华国锋自己的嘱托。
华国锋离开后前去拜访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转达了刘伯承元帅的嘱托,邓小平得知了老朋友刘伯承最后的一项要求后,心痛的留下了眼泪,刘伯承最后的嘱托竟是让邓小平来主持自己的追悼会,否则绝不入八宝山。
邓小平与刘伯承的情感由来已久
邓小平与刘伯承的年龄相差12岁,但人生的经历却把他们连在一起,尤其是他们的革命理念和革命道路是非常相似的。

在外留学时期的邓小平

邓小平在1924年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刘伯承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人几乎是同一时期同一批的党员骨干。
邓小平早年在法国留学,1926年前往苏联莫斯科学习,刘伯承也在之后的1927年前往苏联莫斯科学习,当邓小平在1929年回到江西进行革命工作的时候,刘伯承也在不久之后的1930年被调往上海工作。
虽然两人的历程在时间点上非常地接近,但遗憾的是,两人从来没有见过面,这段时间的经历也是成为了日后两人携手时共同的回忆。

年轻时的邓小平与刘伯承

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是1931年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学校里,只不过这次见面仅仅是两人见了一面,并没有产生思想的火花,之后两人便一个前往瑞金,一个前往军区了。
两个人真正的相识还要是1935年的遵义大会上,在遵义开的这次会议是关乎党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的命运的,刘伯承和邓小平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邓小平的身材比较瘦小,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和蔼可亲,易于接近的,但邓小平的性格却是坚定迅速的,做事的时候非常果断,不拖拉。刘伯承的性格却像邓小平的外表一样,平易近人,将邓小平当作亲兄弟对待。
两人发现双方的性格与谈吐十分相投,于是建立了友谊的关系,双方都对对方非常认可,互相以亲友相待。

艺术作品中的红军形象

之后便是经历了红军长征和反对张国焘分裂行为,两人在各自的战线上奋斗着,最终两人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邓小平到达陕北与红军主力会师,刘伯承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坚持了北上抗日的方针。
最终在1937年年底,两人终于在太行山的山脚下聚首,从此开启了之后的搭档生涯,两人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成为了一组黄金搭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一同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争时期的黄金搭档
1937年,刘伯承与邓小平在太行山根据地相见,这是两人第一次在一起工作。同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国家的命运危在旦夕,刘伯承和邓小平这对组合也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共同领导和指挥八路军129师。两人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太行山时期的邓小平与刘伯承

1942年,抗日战争进行到了相持阶段,日军无力继续西进,只得困守平原地区,我军同样也损失惨重,在依大山而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坚持抗日,战士们虽然物质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依然苦中作乐,斗志昂扬。刘伯承也快到了自己的50岁生日,为了给刘伯承祝寿,也为了振奋广大军民的士气,邓小平决定给刘伯承办个祝寿活动。
组织很快同意了邓小平的申请,129师官兵和根据地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坚持斗争,正好借此机会来让大家感受一下欢庆的氛围。但是,刘伯承却坚决不同意,表明现在正是抗战的艰苦时期,不能铺张浪费,更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的生日就搞这么大的庆祝活动。
工作人员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遇到主角不同意,大家也都很无奈,邓小平得知后,主动跑到刘伯承跟前,来请刘伯承给大家做个讲话。

年轻时的邓小平

果然还是邓小平最了解刘伯承大哥的脾气,邓小平说这次生日大会是党组织批准并要求的,主要是借你生日的机会给广大军民们带来些欢庆的气氛,庆祝一下坚持这么久以来的功劳,顺便也提振一下士气,而且大家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
刘伯承回复说,既然是党组织的意思,那自己便只能遵从,正好给坚持战斗的将士和百姓犒劳一下。
就这样,刘伯承的生日大会举办了,太行山根据地到处悬挂着彩旗,到处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战士们和百姓们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广大军民对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我党领导的《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等报刊媒体也刊发了刘伯承50大寿的消息,各方宾客汇集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许多远方的客人寄来祝贺函电,我军根据地中的喜庆气氛与日军阵地中弥漫的厌战,颓废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此之前,日军曾举大军向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为了统一战线,担任政委的邓小平决定前往太岳地区进行工作,但此时的太岳地区正面临敌人两面夹击的攻势。邓小平出发前,刘伯承专门找到参谋长李达,让他务必保证邓政委的安全。

图九 邓小平与刘伯承合影

在邓小平一行人必经的道路上已经布满了日伪军,邓小平等人不能在白天进发,只能悄无声息的趁着夜色前进,远在根据地的刘伯承则和邓小平一样彻夜未眠,一直在得到邓小平一行人已经安全通过的消息后,刘伯承在放下心来安然睡去。
日军的扫荡越来越紧密的进行着,我军的反扫荡斗争也在英勇的展开着,邓小平和刘伯承分开指挥战斗,双方都十分牵挂对方的安全,经常用电报保持联络。
在一次战斗中,邓小平部和其他根据失去了联络,总部和其他根据地已经开始了突围战斗,邓小平部却迟迟无人应答,刘伯承十分焦虑,不断派出调查员了解外面的消息,同时一直用电台尝试呼叫。刘伯承担心邓小平的安危,担心失去这一位搭档,一直在等待电台的回复和调查员的报告。
直到得知邓小平已经突围的消息,刘伯承的心情才逐渐舒展开来,正是两人之前的相互关心和相互挂念,使得两人建立了跨越生死的友谊。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两人再次在解放战争中携手合作,在解放战争前期,敌攻我守的情形下,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四个纵队,大约13万人的主力部队从后方一路奔袭,直插敌人腹地,进入到大别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军事行动,毛主席本人也说这是一招险棋,一支部队深入敌人后方,必然会遭遇层层围堵,同时也会遭遇敌人多个方向的围攻,遭遇的每场战斗必然都是实打实的硬仗。
邓小平和刘伯承通力合作,在大别山根据地与敌人奋战,同时中央也调动其他方面军队积极配合刘、邓大军的行动。在刘、邓大军的牵制下,我军取得了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等几个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大别山根据地

经过几年的共同奋斗,邓小平与刘伯承这组黄金搭档在大别山上战斗到了1948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与敌人硬碰硬,在1948年离开大别山的时候,当初四个纵队13万将士仅剩下不足五万,不到来时的一半。
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人是四川老乡,从1937年在太行山,到1948年离开大别山,两人在战争年代搭档合作了十余年,敌人从封建军阀势力到日本帝国主义,再到国民党反动派,都被两人携手一一击败。
邓小平为刘伯承主持追悼会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病逝。在家人们照料好事宜后,邓小平先来到刘伯承的灵堂前,以一个老友的身份向刘伯承敬献花篮,邓小平在灵堂前回忆起了往事,从在瑞金两人见到的第一面算起,到现在可以说是一生的挚友了。
邓小平回忆起在遵义会堂上两人的初次熟识,又回忆起在太行山共事的岁月,刘伯承是个乐观的人,在艰苦的太行山上,我军将士多以小米为主要粮食,生活条件困苦,强大的日军虽无力西进但仍然盘踞在华北平原上,国军在遭遇了正面战场的消耗后,也困守在西南山区地带,无论南北,似乎没有一支中国人的力量能够向盘踞在华夏大地上的日军发起进攻,将他们赶出中国。

纪念馆中的刘伯承元帅蜡像

但刘伯承始终是乐观,他认为我们虽然条件艰苦,但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日本人虽然占据了产量多的地区但一旦与我们消耗下去,必然会国力不支,最终会败退。刘伯承始终以乐观的精神激励着邓小平。
几周后,国家层面的正式追悼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按照刘伯承的嘱托主持了这场盛大的追悼会,邓小平在大会上回忆了与刘伯承共事的岁月,赞扬了刘伯承的为人与功绩,赢得参会者的一片呼声。刘伯承的家属和邓小平的家属都出席了追悼会,这是两家人友谊的象征。
追悼会后,邓小平将对刘伯承的会议和思念变成了文章,写在了纸上,文中说“我与刘伯承已经共事13年了,从在太行山上的129师开始,到在大别山上的中原野战军,我们之间一直是合作的很好的,虽然我们两人性格爱好各有异同,年龄也相差很多,但两人在一起共事时的心情也始终是愉悦的。”
这篇文章整理后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两人之间的友谊,正如刘伯当初所期望的那样,刘伯承元帅的追悼会在挚友邓小平的主持下举行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1:47 , Processed in 0.0085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