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家寺院——承德普宁寺 2022年01月14日 08:43:22
来源:华人佛教
说起“藏传佛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藏传佛教”道场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事实上并不尽然。偏居一隅的承德普宁寺便是在汉地为数不多的藏传佛教道场,也因为有入乡随俗的习惯,所以普宁寺的建筑结合了汉藏两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同时使得普宁寺成为汉地佛教道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此行打卡的目的地便是汉藏合璧的皇家寺庙——河北承德普宁寺。
普宁寺整体预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每个寺院的建造大多会有一个缘起,普宁寺也不例外,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是乾隆为纪念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叛乱而修造,而“普宁”的意思是“自雪山葱岭,以逮西海之广大臣民安居乐业,永永普宁”。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清王朝政府历来信奉藏传佛教,从顺治、康熙、再到雍正、乾隆等皇帝,无不重视藏传佛教的发展,而普宁寺也是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家寺院。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普宁寺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藏式碉房建筑——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山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普宁寺释迦牟尼佛圣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普宁寺宗师殿(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大乘之阁内部分为三层,阁内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22.28米,腰围15米,重110吨,用木材120立方米,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是世上现存最大的木质佛像。普宁寺因此而闻名于世,其“大佛寺”的别称也来源于此。像内为三层楼阁式构架结构,中间为一根主木,四周组合多根边柱,外钉衣纹占板密封,分层雕刻。佛像比例匀称,纹饰细腻,绘色绚丽,生动地表现了观世音菩萨的表情和神采,为中国雕塑艺术之杰作。
普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大乘之阁的北西东三面,对称地构筑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及四座喇嘛塔,布局有致,造型优美。
普宁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普宁寺唯美雪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普宁寺,是“外八庙”之一,所谓“外八庙”是指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的总称。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陆续建成。包括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因为这八所寺庙当时归清政府的理藩院直接管理,且又地处北京和长城以外,故而称其为外八庙。现如今,除溥善寺被毁,其余都保留至今,普宁寺则是外八庙中保存最完整、最壮观、规模最大的建筑群。
普宁寺夜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在清朝末年,随着清政府的衰落,普宁寺也随之衰败。直到1948年承德解放,政府成立了外八庙管理处,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的普宁寺积极开展了维修和保护,对濒临倒榻的大乘之阁等建筑进行全面的落架修复,使之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1961年,普宁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德普宁寺(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自1986年以来,普宁寺每年都要接待60多万人参观朝拜,中外宾客对普宁寺宏伟的殿堂、整洁的环境和优美的景色赞不绝口。
经幡(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罕见的普宁寺酥油花(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孟和得力根) 如果你向往藏传佛教道场,又不便去西藏、青海等地,不妨去普宁寺走走,这里既能让你感受到藏传佛教的神秘,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汉传、藏传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承德普宁寺,汉藏合璧的佛教道场,去过便不留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