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2年中印战争,尼赫鲁向美国求援,却被丁盛少将一天打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20:25: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2年中印战争,尼赫鲁向美国求援,却被丁盛少将一天打服                                                         

2022-01-05 13:33                    
                                       

自1959年8月,印度在中印边境制造摩擦开始,中印关系就陷入到了空前紧张之中。

周总理几度亲自前往印度访问,谈判无果,印度总理尼赫鲁非但不知收敛,反而还向苏美求援,进一步挑起中印矛盾,妄图以3万兵力侵袭我国边境,最终直接导致我国被迫打响“中印自卫反击战”

战争开始之前,负责前线指挥的丁盛少将就严阵以待,亲自制定了“关门打狗”的策略,战争结束之后,丁盛少将哭笑不得,

“就这个水平,还来挑衅,还没有国军能打!”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究竟是怎么回事?丁盛少将究竟是如何“关门打狗”,挫败印军阴谋的呢?

作为同样秉持不结盟原则的第三世界的国家,我国与印度本来是应该站在同一个阵营里的,大家都觉得我们应当同仇敌忾,谁也不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搞窝里横。

就连毛主席都表示,

“我想了三天三夜,也不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来打我们?”

直到那一段历史过去,我们才明白印度所贪图的根本就不仅仅是领土,还有苏联的技术和美国的钞票。

1959年郎久事件发生之前,印度在国际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彼时苏联的眼中根本就没有它,美国虽然给予了这个国家一定的资金,可是12年的资助加起来才21亿美元,只能说聊胜于无。

可是1959年印度和中国闹事之后,苏联不仅给予了印度15亿元的贷款援助,还免费给予了他们大量军火,就连最新型的米格21喷气战斗机都卖给他们了,可以说一瞬间苏联和印度就成了好兄弟。

至于美国就更离谱了,在1959年中旬至1962年初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累计给他们提供了41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了解了,印度之所以能够底气十足地跟中国对抗,不是因为这个国家自己有多强,而是因为它的背后站着美苏两个大国。

印度也不是真的想救一点土地来和中国闹矛盾,而是借着跟中国闹矛盾这个由头,从美苏两国中大捞油水。

事实上,在美苏冷战氛围逐渐浓烈的当时,印度是少有的能够“两家通吃”的国家。

所以1962年尼赫鲁才有底气将3万部队陈列在中印边境,才有信心就领土问题跟中国开战。

既然他们想打,那就打!

我国也最终决定让丁盛少将带领部队去解决问题,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的时间大致在1962年10月20日至10月28日,而第2阶段的作战时间,则主要是在11月16日至11月21日。

第1阶段的战斗结束得非常迅速,以我军的大胜而告终,而第2阶段由于尼赫鲁突然增兵,所以一度给我军造成一定的损失。

不过最后在丁盛少将“关门打狗”的策略下,印军也没有支撑多久就陷入溃败,至此之后,印军更是再不敢和我军撄锋。

那么丁盛少将在1962年11月16日,究竟是如何在瓦弄地区进行关门打狗的呢?

原来,在丁盛少将初步勘察过现场后发现,印军在驻扎阵地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战线拉得太长

彼时印军的部队前沿直逼瓦弄战场,而后沿却紧紧地挨着印度本土,这种驻扎方式看起来还不错,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用来应对印度本国的那些酒囊饭袋是绰绰有余了,可是在身经百战的丁盛少将看来,这种驻扎方式可谓是漏洞百出。

丁盛少将先是派遣了一个营的兵力到印军的大后方,让他们埋伏在那里,防止印军到时候撤退,紧接着又派遣了一个营的部队挡在了印军的最前面,以此来麻痹印军。

当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丁胜少将直接率领自己麾下的主力部队,直扑印军驻扎在机场附近的指挥部,这样不仅让那些指挥部无法安稳指挥部队,同时还将原本连成一条线的印军给从中截断,分成了混乱的两部分。

可以说此举与联合国军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仁川登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在印度军队3万人被我军杀的丢盔弃甲的时候,尼赫鲁还在后方运筹帷幄,在他看来,印度在这一次与中国的对抗中占据了四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是后勤补给优势。

虽然说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印边境,但是中印两国在战争中的后勤补给难度可谓天差地别。

印度就不用说了,地形一马平川,运送起东西来,轻轻松松,可是中国要想将后勤补给从西藏运到战场上,那可就比较艰难了,运一车油上去路上折损就得半车,这损失谁受得了?

第二大优势是地形优势。

就以瓦弄地区为例,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瓦弄地区,周围都是高林密布、断崖横生,不仅水流湍急,而且易守难攻,印度军队已经在那里驻扎了20年,可以说是有着丰富的本土作战优势。

然而那平均4千米以上的海拔对我国军人来说就比较不友好了,再加上位于陌生的复杂的环境中,尼赫鲁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

第三大优势是装备优势。

我们前面也说了,印度借着与中国作对的机会,从美苏两国中捞到了不少好处,而这里边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清一水的美苏装备,可别看尼赫鲁一共只派出了3万人,这三万人装备的可都是美械苏械。

至于第四大优势,则是防守优势。

早在决定跟中国闹掰、向美苏讨援之前,印度就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自占据瓦楞地区过后,印度更是在那里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瓦弄地区本身就是易守难攻的天险。

另外每年11月底喜马拉雅山周围就要迎来寒流了,只要印度能够将战争的节奏拖下去,恶劣的天气环境就会成为中国军队的又一阻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尼赫鲁自然能做到“胸有成竹”。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印度总统尼赫鲁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眼中的精锐部队在中国军队面前连一个月都撑不了,还没等到寒流降临呢,印度军队就被击溃了,所谓的补给优势、地形优势、防守优势以及装备优势也都成为了笑话。

在瓦弄地区反击战之后,我军又乘胜追击,陆续进行了里米金之战、都登地区作战以及班公洛地区反击战,几场战役打下来,中国军队彻底成了印度军队的梦魇,我们以722人阵亡为代价,全歼了印军三个旅,另外还重创了印军4个旅,累积杀伤印军4885人,俘虏印军3968人。

这其中还囊括了不少的印度高级军官,可以说仅仅这一战就打掉了印度的家底,打垮了印度的士气。

其实从环境的角度来说,这场战争中我国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我们不仅不适应高海拔作战,同时由于应对得比较仓促,在部队机动指挥以及协同方面都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可即便如此,我们的军队依旧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作风,以及勇于奉献的革命意志,为我们的国家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我们的领土主权。

或许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

“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写得很清楚,我们的国家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这个数字在我手里不能变成950万、930万,在任何人手里都不可以。”

印度想要战争,为的是谋求可耻的利益,可是我们国家在面对战争时,为的是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两个国家在一开始的诉求就不同,我们是正义的,或许也正因如此,这场战争在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03:54 , Processed in 0.0085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