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休人员注意,养老金计算公式来了,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4 04:29: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退休人员注意,养老金计算公式来了,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2022-02-23 10:07                    
             养老金对于老年人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到退休后生活品质的高低。然而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每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领取金额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个单位的员工也会有差异,那么养老金具体是如何计算的?差距存在于哪些因素呢?
因此,很多临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老人,都格外的关心自己养老金有多少。对此,很多老人只是停留在了关心这个层面,却并不知道自己能领多少钱,或者领取金额对不对,在全国来说自己的养老金到底属于什么水平?这些全都一无所知。其实养老金的计算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公式。
大家都知道养老金累计交够15年就可以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了,但是你会算吗?当然在搞清能领多少时需要先达到领取条件才行。

领取条件是什么呢?
1.需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
经常有人问:自己退休后到底能领多少钱?每个月或每年这样交社保到底划不划算。今天,就帮大家一起算一算。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看得明白,将一步一步的计算给大家,大家在计算自己的时候,只需要代入相应的数值就可以了。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有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来确定的,比如5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 139。
其中,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一年12月)。
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直接受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影响的,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地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要高。
本人缴费基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主要决定因素是自己的缴费基数,本人缴费基数是有上下限的,不是你想缴纳多少就能缴纳多少。一般情况下,社保缴费基数是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那么相对应的缴费指数为0.6-3。比如某地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当年的缴费基数则为3000-15000元。
本人缴费年限:本人缴费年限就是自己缴纳社保的年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缴费年限指的是累计缴费年限,不是连续缴纳年限。

这里我们就举个例子,就一目了然了,举个例子。
赵大妈,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为5500元,在公司按照历年社平工资的60%缴纳2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0.5万元。
基础养老金为:5500×(1+0.6)÷2×25%=11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05000÷195=538元;
综合所得,赵大妈退休当月养老金为1100+538=1638元。
所以,即使缴费25年社保,退休时养老金1600元左右是完全可能的,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决定养老金的高低跟,缴费工龄、个人账户余额、退休时社保工资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这4大因素决定你养老金的高低!
假如赵大妈想要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该怎么办了.。
1是尽可能提高缴纳基数
第一种方式就是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的缴纳社保金。如果可以的话,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工资作为缴纳基数,现在交的钱越多,最后能够拿到的钱也就越多。还有就是那些没有工作的人,也要想办法给自己缴纳社保,毕竟最后受益的还是自己。

2延长缴纳年限
虽说50岁就能够退休是件幸福的事情,自己能够拥有大把的时间享受生活了。但是这也就意味着社保的缴纳年限不高,最后领取到的钱也不多,一般缴纳15年是达到最低标准,但是缴的时间越多,拿到的钱就越多,所以即便是自己已经达到了15年的标准还是应该坚持缴纳下去。就算是辞职换单位也应该考虑好社保的问题,中间断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是换工作之前就跟下一家单位谈好,尽量不要留空挡。
总结下来,大致规律就是:
1、交的时间越长,领的越多;
2、交的钱越多,领的越多;
3、城市越发达,领的越多。
最后,也想跟大家再唠叨两句,关于退休养老金,有些因素是咱们可以人为控制改变的。
比如∶努力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或者个人参保的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去选择更高档次的社保缴费;不要缴满15年就停保了,尽可能的多参保;提前做好养老规划,选择社平工资更高的城市退休等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7:43 , Processed in 0.0071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