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历史上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03:4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什么历史上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                      

2022-02-22 11:08                    
           192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并列的说法,当时的提法是四大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稍后不久又将开封加入,于是形成了五大古都的说法。1930年代开始把杭州纳入古都之列并且影响很大。1988年地理学家谭其骧提议安阳为古都,后安阳被认定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说。2004年11月5日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宣布:古都郑州可与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七大古都一起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

这其中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列为最早的四大古都之一,同时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国时期的东吴、以及此后的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都曾定都于此。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1949年9月在北平(今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届领导集体。9月27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采用公元纪年、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这次会议在确定国都时与会代表们从11个候选城市最终选出了北京,而在其他10个首都备选城市中就有南京。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邻近经济发达的上海,自身的经济基础也相对雄厚。当时南京的各项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是最为完善的,所以南京在当时11个首都候选城市中呼声是很高的。然而参与政协会议的王家祥一句话就使南京被彻底排除。王稼祥指出:“凡建都金陵(南京)的王朝(包括国民党政权)都是短命的”,不过王稼祥马上又指出作为共产党人不会相信这一带有宿命论色彩的说辞。

定都于南京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南明都是割据政权。南京只在明朝初年一度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然而明朝在南京只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两代帝王后就迁都了。定都南京的王朝还无一例外都是短命王朝:东吴69年、东晋102年、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南唐38年、太平天国11年、南京国民政府21年。这其中南京国民政府的21年中1937年至1945年这8年实际上还是迁都于重庆的。唯一逃脱这一宿命的明朝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定都于南京的。

历史上除了东晋之外就没一个王朝在南京定都上百年的。正如王稼祥同志所言作为无神论者的共产党人当然不相信宿命论,然而定都南京的王朝之所以短命其实是有深刻的逻辑原因的。有些人喜欢把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归结为是风水的原因。风水学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学问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然而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没真正把这门学问研究透彻过,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谈风水的人不过是在宣扬封建迷信而已。我本人其实对风水学也没怎么研究过。

因此我不打算从风水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我打算从历史演进逻辑的层面解释定都南京的王朝之所以短命的原因。首先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南京的地理位置其实是有缺陷的。这并不是说南京的地理位置在军事防御上一无是处,否则任何一个王朝也不会建都在一个明知必然守不住的城池。南京的地理位置北有长江天险、坐拥富庶江南:一方面可以把长江天险作为军事防御上的天然屏障,一方面可以利用繁华江南的财富供应政权和军队。

有长江天险保护的南京在地理上也算是一个形胜之地,可南京就是再怎么形胜也比不得洛阳、长安。北临黄河、东临洛水的洛阳东面是丘陵地区关隘林立、南北均有山体阻隔,周围还有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等八个关口,若遇危险即可西进函谷、潼关退守长安。相比之下长安的地理形势更为形胜:东有洛阳为屏障、背靠八百里秦川、南可退守巴蜀。以洛阳、长安之形胜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然而这种地理形胜是南京所不具备的。

南京的屏障只有北面的长江天险。尽管自古以来长江就被称为天堑,但北方军队从华东平原径直南下到达江边却非常容易。地处长江下游的南京地势主要以低山缓岗为主,只要一过长江就几乎意味着无险可守。南京城由于江面甚宽,所以直接横渡难度颇大,然而南京上游渡口多、战线长。漫长的战线恰恰为敌军提供了可以任意攻击:南京守军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平均投入在上游漫长的战线上,所以进攻一方往往会集中优势兵力攻击防守最薄弱的点。

一旦进攻方的军队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西面直逼南京城下。南京城的西面无险可守,南京城的东南方又是大海,所以在那个年代根本没任何可供回旋缓冲的战略纵深。历史上晋灭东吴、隋灭南陈、宋灭南唐都是在渡过长江后几乎未遇到什么抵抗就拿下了南京城。我在上文提到南京的优势在于背靠长江天险、坐拥江南财富,可实际上坐拥江南财富对早期的东吴、东晋不过是一种奢望。中华文明的进程存在一条从北方黄河流域不断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的历史脉络。

夏、商、周三个早期王朝的统治中心均位于北方的黄河流域,直到秦始皇混一华夏之时如今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还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整个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直到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才对江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也就是从这时起奠定了日后江南地区的发展基础。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的士族百姓纷纷南迁。经过东晋、南朝的开发建设之后到隋朝统一南北之时中国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已基本接近于北方。

隋末唐初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只是基本接近于北方,如果真要比起来还是北方略占优势。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夕南北方之间的人口比例已发展到一个关键点:一比一。安史之乱的爆发进一步导致中原人口的南迁,也就是在这时中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安史之乱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位于北方的黄河流域,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东吴、东晋定都南京时江南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可作为割据政权的东吴、东晋总不能定都在当时繁华的中原地区吧?

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就已转移到江南地区。然而中国古代最大的外患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若定都江南不利于对北方边防的巩固,所以自古以来除了偏安一隅的王朝只有朱元璋时代的明朝短暂建都于江南,只要是一个大一统王朝都不敢把都城建在江南,因为这对北方边防而言几乎意味着毁灭性的灾难。如果一个大一统王朝将都城定在南京就意味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将完全集中在以南京为核心的江南地区,那么北方地区的国防体系和经济水平将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凋敝的状态。

定都南京其实就适合于像东吴、东晋、南唐这种割据政权。一个大一统王朝定都于南京是不利于对北方地区的掌控的。如果是被从中原被赶到江南的偏安王朝则往往容易被江南地区的风气所腐蚀。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自安史之乱以后这里又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南唐、南宋、南明这些偏安江南的王朝往往从皇帝到大臣都养成了奢华享受之风:他们对北方地区的战火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心只想着如何守着这半壁江山花天酒地。

近代定都于南京的国民党政权和这些古代王朝一样存在地理形势上的问题、官场风气的问题,不过南京国民政府所面临的形势又与古代王朝略有不同:定都于南京的古代王朝所面临的唯一外患就是来自于北方,至于东面的海洋在那个航海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是无法跨越的。海洋的存在导致定都南京的古代王朝在面对来自西北方向的敌人时缺乏战略纵深,但在面对海洋的东部方向上则从来无需担心会有外敌打过来。然而古代王朝不需要担心的这个问题却是南京国民政府需要担心的。

在南京国民政府所处的这个时代海洋早就不是防御外敌的天然屏障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一而再再而三从海上入侵我国。地处长江下游、面朝大海的南京几乎没什么战略纵深可言: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拿下上海之后南京实际上已是门户洞开。如果说南京距离长江入海口就隔着上海一个大城市的话,那么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的首都北京距离渤海湾不是也就只隔着天津一个大城市吗?可北京所靠近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周围环绕的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实际上构成了扼住进海通道的战略纵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0:10 , Processed in 0.0076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